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城市污水厂尾水氯消毒及其余氯控制技术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城市污水消毒处理的必要性。预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氯消毒将是我国城市污水消毒处理的重要方法。阐明了氯在杀死细菌的同时产生具有三致作用的消毒副产物,并且在尾水排入水体后,余氯会对水体生物体产生持续的毒性影响,为保护水生生物,需在氯化消毒后加以脱氯。对各种脱氯药剂进行分析,并指出氯化-脱氯工艺的不足,提出对于我国城市污水厂消毒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2.
本文对1996~2000年间大庆水库浮游植物的监测结果进行了评价。大庆水库共发现浮游植物6门36属,其中属数最多的是硅藻门,共15属占41.7%;其次为绿藻门,共11属占30.6%。大庆水库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78-3.15,水质为轻污染到中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63.
昨日下午,广州市治理机动车排气噪声污染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主持召开了协调小组全体成员会议。据悉,广州将以环保标志为平台,即将在车辆密集路段启动车辆限行管理,并把排放指标纳入公用事业车辆的准入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4.
为了使修复材料在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中更持久、稳定的发挥作用,制备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并研究其释放性能.采用水泥、砂和水作为包覆材料制备不同规格的材料,通过周期性浸出试验方法研究外包覆层组分配比及厚度对其释放性能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与其释放性能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释放规律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与单一包覆型缓释材料相比,稳定释放速率由初期释放速率的10%~15%升至60%~80%.②外包覆层厚度相同时,稳定释放速率随包覆材料渗透性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最小值为10 mg/d,最大值约为380 mg/d.③外包覆层组分配比相同时,材料稳定释放速率随其厚度的增加呈幂函数降低,使用寿命随外包覆层厚度的增加呈指数上升,采用自然临近点插值法预测材料最短使用寿命约为100 d,最长的可达10~15 a.外包覆层厚度导致渗透性能的改变是造成其释放特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④相同外包覆层厚度下,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稳定释放速率随包覆层渗透性的增加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并且外包覆层厚度越大,其稳定释放速率随渗透性能变幅越小.研究显示,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能够在长时间保持稳定的释放速率,构建的外包覆层组分配比与其释放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可指导实际地下水修复工程中修复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65.
地下水回补过程中,含水层沉积物中部分微量组分(As、F等)可能因为环境条件改变释放进入地下水中造成次生污染.为探究回补入渗后含水层F-释放的次生风险,依托潮白河南水北调回补区及我国北方8个具有高F地下水的典型区域,应用PHREEQC软件模拟回补入渗对含水层萤石矿物溶解平衡及地下水F-浓度的影响.研究含水层沉积物典型矿物组分、回补水源与地下水水质差异对F-释放次生风险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由于回补水源水质、地下水水质及含水层矿物差异,回补后不同地区地下水中F-浓度的呈现趋势有显著差异,部分地区由于地下水水质差异大,F-浓度存在上升及下降两种趋势.②地下水Ca2+浓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回补后F-浓度呈下降趋势,增大回补量有利于降低F-释放风险,而对于Ca2+浓度高、甚至萤石饱和的区域,增大回补量会增加F-释放风险.③地下水中F-浓度同时受到萤石及其他含钙矿物的控制,当含水层存在萤石矿物且其他含钙矿物较少时,回补后F-释放的风险增大.因此在具有F背景的区域,对地下水Ca2+浓度较高的含水层或除萤石外含钙矿物含量有限的含水层进行回补时,可能导致地下水F-浓度升高引发回补次生风险.对于回补水源、地下水与含水层矿物组分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是保证地下水安全回补的关键,回补后F-释放反应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将加深F-释放次生环境风险的认识.   相似文献   
66.
耿宏志  郇环  李鸣晓  张莹  从辉  席北斗 《环境科学》2018,39(11):4972-4980
以北京市潮白河冲洪积扇区域为研究区,选取两个典型剖面(S6和S8),通过测定不同采样深度(0~10 m)包气带反硝化强度值,分析了包气带反硝化强度的垂向空间分布特征,并识别了包气带反硝化强度垂向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典型剖面上各包气带土样的反硝化过程NO_3~--N浓度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这3个主要阶段; S6和S8剖面包气带反硝化强度取值分别为0. 002 6~0. 018 5 mg·(kg·d)~(-1)和0. 001 7~0. 023 3 mg·(kg·d)~(-1),总体反硝化强度水平较低;剖面垂向空间的反硝化强度总体呈现"S"型变化趋势; S6和S8剖面包气带反硝化强度的主控因素包括黏粒、硝酸盐、亚硝酸盐,并与以ACE和Shannon指数为代表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反硝化菌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nir K在一定深度范围内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67.
众所周知 ,当X射线照射到人体以后 ,会产生电离并产生生物效应 ,杀伤或杀死细胞 ,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并且具有累积效应 ,在工业X射线探伤中 ,危害最大的是累积效应 (即指每天均接受小剂量的X射线照射的积累 )。目前 ,我国沿用的X射线卫生安全防护的标准是GB4 792 - 84。根据这一标准 ,职业人员的全身、眼球、造血器官或生殖器在一年中所允许照射的剂量当量是 5雷姆(5 0 0 0毫伦 ) ,也即每天允许的剂量是 0 0 17雷姆。如果仅为手脚或关节受到照射 ,则年剂量为 75雷姆 ,每天为 0 2 5 5雷姆。按照现在探伤室在工作中使用X光…  相似文献   
68.
现代人由于生活在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故想到了掩饰的办法——利用芳香,以“香”来抵制“臭”,片面地认为香气具有缓解精神症状、提神醒脑、消除焦虑等神奇效果。殊不知这种“香”中夹“臭”,从化学角度讲,实在是加剧居室的空气污染,使有毒物质悄悄地袭击现代人。 据国外报道,在号称香水之都的法国巴黎,一些大公司已明令禁止男女员工使用香味浓郁的香水,理由是防止空气污染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健康。在日本,一些公司继禁烟后,又规定禁止女职员浓妆艳抹,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过多打扮而分散自己和周围同事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为减…  相似文献   
69.
70.
本文论述室内气体及化学性环境污染的危害、特征、联合作用及表现,并指出防治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