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酸雨对植物新陈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5个方面系统地综述了酸雨对植物新阵代谢的影响,包括:①酸雨对膜透性的影响;②对光合系统的影响;③对呼吸作用的影响;④对物质代谢的影响;⑤对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模拟酸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广西南宁、柳州山地森林土壤(0~5cm)进行模拟酸雨(pH5.6~3.1)土柱淋溶试验,连续淋溶1280mm模拟酸雨,研究了酸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酸雨对土壤呼吸作用抑制的程度与土壤特性及雨水酸度有关。pH3.1的模拟酸雨使硝化作用受到显著抑制。pH3.7、pH3.1的模拟酸雨连续淋溶有机氨的矿化作用激活或抑制取决于土壤本身特性。对土壤酶活性产生激活、抑制或无影响,与土壤及酶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43.
空难对湿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探讨了包头"11·21"空难对南海子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数量和空间分布以及水质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南海子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有6种,其中寡毛类有2种、摇蚊幼虫有4种;摇蚊幼虫在数量和生物量上均占绝对优势,是南海子的优势种.南海子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多样性指数为1.262 9,Sh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614 5.南海子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分布率为92%,事故发生地附近没有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出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和生物量以及种类多样性指数随着与事故发生地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空难事故后南海子水体已出现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44.
中国中南部典型酸雨区森林土壤酸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重庆铁山坪(TSP)、湖南蔡家塘(CJT)、广东流溪河(LXH)和贵州雷公山(LGS)4个观测站土壤样品的研究结果表明,4个观测站均属于土壤严重酸化区,酸化强弱顺序为TSP>CJT>LXH>LGS,阳离子交换量(CEC)和盐基饱和度(BS)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而吸附态SO42-量和铝离子饱和度(AlS)均随土层加深而升高.4个观测站的BS与AlS呈负相关性,说明Al3+对盐基离子有较强的置换能力.  相似文献   
45.
臭氧对植物新陈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气孔反应、膜透性变化、光合作用反应、物质代谢变化和酶活性变化等5个方面系统综述了臭氧对植物新陈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由于独特的高原气候和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雅鲁藏布江中部地区物种资源异常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利用价值。本文在该区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规划意见。  相似文献   
47.
酸沉降——森林冠层反应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建立了酸沉降—冠层反应模型,并计算冠层穿落水的化学特征。用广西马尾松和火力楠人工林一周年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初步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与观测结果基本吻合,实测和模拟的穿落水量及各项离子的相对误差都在±7%之内,马尾松冠层过程强烈地受大气干沉降控制,穿落水加权pH值比同期降雨低0.61单位,火力楠受干沉降影响小,穿落水pH比降雨高0.28.参与冠层反应的各离子的主要来源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8.
化感效应抑制水体中的水华藻类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追溯了化感效应的来源,总结了化感作用的影响因素,抑制的机理进行归纳,综述了水生植物对蓝藻及绿藻的抑制效应,同时列举了释放途径,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9.
采用传统生态足迹方法与GIS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成都市生态足迹占用压力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成都市生态足迹压力为0~40 hm2/hm2,其空间特征表现为从山地、丘陵到平原依次增加,从中心城区、主城区、郊区依次降低;按照生态足迹压力将成都市分为压力较小区、压力一般区和压力较大区.通过与成都市实际对比以及为了方便管理的需要,将3个生态足迹压力分级分别作为城市发展重点保护区、引导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根据主城区生态足迹压力空间分布特性,指明了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发展方向,即向东、南发展.   相似文献   
50.
在牡丹江支流河源哈尔巴岭湿地采集地表水和水生生物样品,对水体理化特征、水生生物种类、数量等进行调查,并用水质单因子评价法、多样性指数法,综合评价了调查水域水生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牡丹江支流河源湿地生态系统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水生生物种类丰富,水体处于贫到中营养的初级阶段.由于湿地植物、水生生物等的腐烂分解,有机质不断沉积,致使局部地区有机物含量较高;哈尔巴岭地区个别地段玄武岩孔洞裂隙水Mn含量高,无机锰本底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