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综合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编写了《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综合分析报告》。本刊现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52.
DNA条形码识别 Ⅵ:基于微型DNA条形码的果实蝇物种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双翅目实蝇科12属36种55个样本为材料,将其DNA条形码(mtDNACOI基因648 bp)与微型DNA条形码(mtDNACOI基因50~200 bp)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微型DNA条形码对果实蝇物种鉴定的可行性.采用虚拟实验(Silico analysis),将BOLD数据库中49个样本的序列分别拆成648 bp、160 bp、50 bp三个片段,通过构建NJ树,并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得出每个片段鉴定物种的准确性依次为100%、94%、84%.同时做了实体实验(Empirical test),得到了果实蝇属6个物种的COI序列,将其与虚拟实验中的49个样本序列合并,以DNA-barcode指定序列5'端160 bp序列为分析基础,通过遗传距离分析,得出其鉴定物种的准确性为94%,验证了虚拟实验结果.即微型DNA条形码(Minimalist-barcode)鉴定果实蝇物种的准确性与DNA条形码基本一致,均可作为果实蝇物种鉴定的有效依据.图2表1参29附1  相似文献   
53.
比较兰炭与机焦在采用原料、生产工艺、吨焦耗煤量等方面的异同点。对比原料煤和兰炭含硫量实测数据,分析其含硫量变化幅度。根据兰炭生产耗煤量及含硫量变化幅度,推算原料煤中硫分约40%~58%最终固定于兰炭中,约40%~55%转入煤气中,约2%~5%固定于焦油中。将推算结果与机焦生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产生不同去向比例原因,发现主要影响因素是吨焦耗煤量及原料煤种。  相似文献   
54.
陆梅  田昆  张仕艳  莫剑峰  原海红 《生态环境》2010,19(12):2783-2788
采用In-situ野外取样技术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对不同人为干扰程度下滇西北高原湿地纳帕海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为活动干扰下,湿地类型从原生沼泽向沼泽草甸-草甸-垦后湿地逆向演替,F检验显示土壤脲酶、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在各类型湿地间差异显著(F脲酶=14.246,F蛋白酶=13.760,F蔗糖酶=15.392),表现为垦后湿地〉沼泽草甸〉草甸〉原生沼泽,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F过氧化氢酶=2.697),且与上述三种水解酶变化规律不同。(2)F检验显示,土壤细菌数量差异显著(F细菌=10.883),呈现沼泽草甸〉草甸〉垦后湿地〉原生沼泽;土壤真菌与放线菌数量差异显著(F真菌=18.032,F放线菌=15.078),呈现沼泽草甸〉垦后湿地〉草甸〉原生沼泽。(3)回归分析表明,土壤脲酶与过氧化氢酶极显著正相关。在草甸湿地类型中,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土壤酶活性虽与微生物数量相性不显著。(4)纳帕海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变化是对人为不同干扰类型与强度的响应。  相似文献   
55.
混凝-微滤膜净水工艺的膜污染特征及其清洗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膜表面形貌的观察、不同清洗方法对膜通透性恢复效果的评价以及化学洗脱液的成份分析,对混凝-微滤膜工艺中的膜污染特征和膜污染的清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染膜的外表面是微生物污染、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内表面以微生物污染为主.碱洗能去除大部分的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对膜内、外表面的清洗效果显著;而酸洗对膜表面的无机垢体清除效果较为显著.膜面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以小分子量为主,无机污染元素主要是Ca.  相似文献   
56.
水泥立窑烟气由于其工况波动大、高温、高湿和高粘性等特点,处理起来难度较大。普通的喷雾技术不能确保达标排放。针对目前徐州地区及全国处理立窑粉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研究了惯性除尘及文丘里、水浴和塔技术。经过初步实践,某水泥立窑粉尘经三级处理后,排放的粉尘浓度低于150mg/m^3,除尘效率达到98%以上,基本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无二次污染,该系统处理排放出的泥浆全部回收用于生产,系统用水可循环使用。为水泥立窑粉尘的治理及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7.
澧阳平原黑褐色土壤剖面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澧阳平原典型土壤剖面--玉成(YC)剖面进行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YC剖面沉积物中SiO2,Al2O3和TFe2O3(包括Fe2O3和FeO)三者的含量总和达到80%-85%,其中SiO2的含量占60%-65%,Al2O3含量在12%-15%之间,而TFe2O3的含量占5.5%-7%;其它常量元素的含量相对较低,表现为K2O(2.5%-2.8%)>TiO2(1.2%-1.5%)>MgO(0.7%-1.2%)>CaO(0.5%-0.8%)>Na2O(0.4%-0.6%)>MnO(0.1%-0.5%)>P2O5(0.1%-0.15%).黑褐色土壤剖面CIA值(74.82)远高于上地壳(UCC)的平均值47.96,明显高于黄土高原黄土(63.73)和古土壤(67.36),略高于镇江下蜀黄土(70.45).表明黑褐色土壤剖面经历了比黄土高原黄土和古土壤更强烈的化学风化.CIA指数的垂向变化表明黑褐色土壤剖面经历了风化相对较弱、风化相对较强、风化相对较弱、风化相对较强4个阶段.  相似文献   
58.
利用Surfer软件对8种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的污染源位置进行圈定,作出8种重金属元素在某城市5个功能区的319个采样点的浓度分布图和污染程度三维等值线图,针对污染物的性质,污染物的传播特征及污染源的特点,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的基础上采用浓度梯度模型,选取所有测点中浓度梯度值最大的前50个测点,将这些点标注在测区地形图上,用圆将这些离散分布的梯度高值点圈在一起,将该圆的圆心作为污染源的位置,得到各元素主要污染源位置的X、Y坐标和污染源位置平面分布图,最后用Matlab软件的corrcoef函数作相关性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59.
二氧化氯在中水回用作电厂循环水中的杀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水作为电厂循环冷却水的特点,对比了Cl2和ClO2对此类水体的杀菌特点,分析了ClO2在硝化菌类存在下的化学变化。在总结实际应用效果的基础上,肯定了ClO2在中水回用作电厂循环水中有独到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60.
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基本情况,指出当前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虽然有所下降,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然后从国家碳排放总量、人均CO2排放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国家累积碳排放和人均累积碳排放几个方面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与国际水平进行了比较,并结合节能减排目标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