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225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377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对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排水进行调查表明, 90%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于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了鄱阳湖水质安全。针对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结合鄱阳湖流域丘陵山区的地形地貌条件,通过工程案例分析,探索出适用于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解富营养水体中NH4+-N胁迫对埃格草(Egeria densa)的影响,通过室外模拟试验,研究了埃格草在不同ρ(NH4+-N)(0、0.5、2.0 mg/L)下的RGR(relative growth rate,相对生长率)、R/S(root/shoot ratio,根冠比)、w(SC)(SC为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w(淀粉)、w(蔗糖)、w(FAA)(FAA为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w(NH4+-N)和w(NO3--N)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外源ρ(NH4+-N)的增加,埃格草的RGR和R/S呈降低的趋势,并且在ρ(NH4+-N)为2.0 mg/L时显著降低(RGR为P < 0.001,R/S为P < 0.05);埃格草中w(SC)和w(淀粉)在ρ(NH4+-N)为0.5和2.0 mg/L下有不同程度显著降低[w(SC)为P < 0.01和P < 0.001,w(淀粉)为P < 0.001和P < 0.05],w(蔗糖)在ρ(NH4+-N)为2.0 mg/L时显著降低(P < 0.001);w(FAA)和w(NH4+-N)有随外源ρ(NH4+-N)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并且在ρ(NH4+-N)为2.0 mg/L时升高显著[w(FAA)为P < 0.01,w(NH4+-N)为P < 0.05];w(NO3--N)在ρ(NH4+-N)为0.5和2.0 mg/L下有不同程度显著降低(P < 0.01和P < 0.001).相关分析表明,w(SC)、w(淀粉)和w(蔗糖)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三者与w(FAA)和w(NH4+-N)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w(NO3--N)呈显著正相关;w(FAA)和w(NH4+-N)呈显著正相关,而二者与w(NO3--N)均呈显著负相关.研究显示,NH4+-N影响埃格草的生长,导致C-N代谢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固定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0d,逐步提高进料总固体(TS)浓度为5.0%,7.5%和10.0%的方式提高有机负荷(OLR),在高温(55±1)℃条件下开展鸡粪长期甲烷发酵实验并测定了各阶段污泥的比产甲烷活性(SMA),探究氨氮浓度对鸡粪高温甲烷发酵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进料TS由5.0%增至10.0%,出料氨氮浓度由(2.5±0.3)g/L增至(6.1±0.2)g/L,挥发性脂肪酸(VFAs)由(0.4±0.1)g/L增至(26.1±1.5)g/L,pH值由(8.3±0.2)降至(6.9±0.1),产气率由(267.2±12.5)mL/g TSin降至49.8±8.2mL/g TSin,甲烷浓度由(67.2±1.3)%降至(36.0±1.7)%.长时间采用TS 10.0%的进料浓度,发酵系统中氨氮浓度最高达到7.5g/L,VFAs浓度达到27.0g/L,产气下降明显.氨氮抑制鸡粪高温甲烷发酵产气的初始浓度为2.5~3.0g/L.进料TS大于7.5%,鸡粪高温甲烷发酵会受到氨氮抑制.氨氮浓度的升高导致高温发酵体系利用乙酸产甲烷的能力降低,氨氮浓度达到5.5g/L,SMA降低60.0%;氨氮浓度达到7.0g/L,污泥利用乙酸产甲烷的活动几乎停止.  相似文献   
104.
一株丁草胺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富集培养技术从长期施用丁草胺的稻田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够降解丁草胺的细菌,标记为LYC-2.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钩杆菌属(Ancylobacter sp.).同时,为探索菌株LYC-2的生长特性和最佳培养条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了接种量、温度、pH值3个因素对菌株LYC-2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YC-2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5.当接种量为6%(体积分数,下同)时,该菌株在含100mg.L-1的丁草胺无机盐基础培养液中培养5d后,可使丁草胺降解率达90.85%以上.  相似文献   
105.
从建筑垃圾处理到利用新能源,从城市交通规划到信息及电子化监管技术广泛应用……诸多因上海世博会而生并得以成熟的技术,不但为世博会成功举办作出了贡献,而且作为"世博科技"成果,可以继续服务于我们的城市,造福广大市民。  相似文献   
106.
从水华发生水塘的泥土中分离到一株溶藻放线菌L74,对该菌溶解铜绿微囊藻、鱼腥藻、颤藻、水华束丝藻的效果及溶藻方式进行了研究,利用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不仅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良好的溶藻效果,而且对鱼腥藻、颤藻、水华束丝藻也有良好的去除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的效解作用依赖于初始菌浓度,当初始藻液中菌浓度>1×104cfu/mL时,可产生明显的溶藻作用,6d后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达82.6%。通过溶藻方式的研究发现,该菌菌体和胞外代谢产物都具有溶藻作用,且这种胞外代谢产物对温度敏感,当温度达到110℃时会使该溶藻物质失去活性。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L74菌与多株弗氏链霉菌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到了100%,归属于弗氏链霉菌。  相似文献   
107.
张伟  朱珍道 《环境科技》2009,22(2):43-45
为提高炼油厂废水中氨氮化合物的去除效率.对生物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群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和并富集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8.0,28℃环境,150r/min振荡暗培养条件下,通过不断添加富集培养基,经过6周培养后,可使湿泥中硝化细菌的数量增加24.95倍/g,硝化速率提高2.76倍,达到了富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一种处理报废电冰箱的技术。首先对报废电冰箱进行分解,包括制冷剂回收、压缩机拆卸、散热系统和蒸发系统拆卸、箱体箱门钢板拆卸、箱体内胆拆卸、门衬拆卸和绝热泡沫剥离等。然后对于拆出的材料作进一步处理,钢板、管材经平整或矫直裁剪之后作为旧板材或旧管材;内胆和门衬破碎后作为注塑材料使用;压缩机组经专业检测、修复再利用或作为冶金炉料使用。聚氨酯泡沫需经分离回收R11处理,处理工艺路线包括泡沫粉碎、发泡剂蒸发、混合气收集、除尘、储气、压缩、冷凝、节流以及发泡剂与空气的分离;工艺参数涉及主要工艺环节的热力学计算,包括破碎后的泡沫中的R11发泡剂的蒸发吸热、混合气压缩功耗、冷凝过程的散热。同时还介绍了应用发泡胶接法的聚氨酯硬泡沫碎屑再成型技术。采用该工艺处理报废电冰箱,具有拆解物利用价值高、处理过程能耗低、便于分拣、设备造价低等优点,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09.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通过构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和驱动力指数模型,开展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结果如下:①1990年农村发展水平普遍比较落后,2000年农村发展总体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各地区普遍进入中等以上发达水平,但区域差异进一步拉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发展呈面状辐射扩散态势;②除人均耕地面积、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外,其他指标均为农村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尤以农民人均所得指标为最;③今后应借助工业化、城镇化的外部动力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合力助推,倡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注重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培育与引进,既要进行农村产业升级,强化非农产业发展,又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10.
中国耕地资源的区域差异与保护问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土地整理工程手段建设基本农田,有助于实现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提高,但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论文根据自然地理区划和各地区的地貌特征,从分布特点、地类结构和利用水平等方面,对中国耕地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提出各地区耕地资源建设和保护的方向与重点。东部季风区应重点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现有中低产田,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西北干旱区不宜大规模开发,要着重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土地退化;青藏高原区则应限制开垦。在土地整理与耕地资源建设中,因地制宜具体表现在生态保护、量力而行和重在效用3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