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225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377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分二部分介绍:(1)实际观察方法,(2)结果与分析。其中得出O_3与PAN日变化类型;二次污染物的概率分布特征;O_3、PAN分别与NO_2、NO、SO_2、飘尘、气温、相对湿度、能见度、直照的相关性;O_(3max)与O_(3max)时PAN值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唐波  何锡文 《环境化学》1996,15(1):61-68
本文研究了Δλ(λem-λex)为130nm和PH12.0条件下,萘、1-萘粉和2-萘酚混合物的同步荧光光谱,获三者同步荧光峰信息,且萘被完全分辨,另外,提出用拟面积多波长线性双组合计算解析重叠的1-萘酚和2-萘酚同步荧光光谱,解析结果的精密度、组份间浓度比范围均较多波长线性回归、双峰增配平和一阶导数解析混合物同步荧光光谱结果为优。  相似文献   
93.
广州城郊环境梯度下马尾松针叶元素质量分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工业化迅速发展及人类活动的加剧给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干扰和压力。植物冠层是植物与大气直接进行气体交换的界面,冠层叶组织化学分析已成为评价环境污染对森林树木健康的影响,指示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广州黄埔工业区(丹水坑风景区)、城郊接壤区(华南植物园)和近郊(帽峰山森林公园)这一环境梯度为对象,在各研究点上选定自然生长的、成熟健康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5株,分别采集树冠中部向阳枝条上的当年生(Current,C)和一年生(Current 1,C 1)针叶,然后将每组针叶区分为带叶鞘针叶、去叶鞘针叶和叶鞘3个组分进行样本制备,测定N、Al、Cu、Cd、Pb、Zn、Cr、Ni元素质量分数,旨在探讨利用马尾松针叶不同组分的元素质量分数用于指示城郊梯度环境质量变化的适宜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年生带叶鞘针叶中Al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当年生去叶鞘针叶(p<0.05),其余元素在当年生和一年生的去叶鞘针叶与带叶鞘的完整针叶间均无显著差异;②Ni在当年生针叶及其叶鞘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被测定的金属元素无论在当年生还是一年生针叶中,均表现为叶鞘中的元素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去叶鞘针叶(p<0.05),体现了针叶与叶鞘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引起重金属积累的差异;而非金属元素N质量分数则针叶显著高于叶鞘;③一年生针叶中Ni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当年生针叶,但Al、Pb、Zn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当年生针叶,一年生叶鞘中所有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显著高于当年生叶鞘,表现出随暴露时间和针叶寿命的延长而持续累积的特征;而营养元素N质量分数在当年生针叶和一年生针叶以及当年生叶鞘和一年生叶鞘间无显著差异;④城乡环境梯度下生长的马尾松为研究环境质量演变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实验室,受人类活动干扰大的城区马尾松一年生针叶的Cd和N质量分数及其叶鞘中的Cu、Cr、Ni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受人为干扰较少的郊区,表明植物组织中元素化学特征反映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的足迹。在城市环境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中,成熟的一年生叶鞘更具指示意义,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4.
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对农田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比较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些研究者认为,有机农业不仅在理念上而且在实践上,都有助于促进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保护.为了促进我国科学界对有机农业与农田生物多样性关联性研究的关注,综述了有机农业对农田生态系统内杂草、地表节肢动物、土壤生物以及鸟类等不同生物类群种类、数量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致癌物苯并(a)芘[Benzo(a)Pyrene]对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报告是1973—1979年研究工作的简要总结.采用野外调查、盆钵试验、放射性示踪同位素、荧光分光光度计、人工模拟控制大气污染实验与电镜扫描照相等方法,研究了在石油污水灌溉条件下,环境中致癌物苯并(a)芘(B(a)P)对水稻可食部分的影响.其结果是:①土壤表层(0—15cm)B(a)P含量在<10—500ppb范围内,污水与清水灌区栽培水稻精白米中B(a)P的含量无显著差异;②水稻各部分的B(a)P来自大气污染、水——土壤污染以及水稻本身生物合成.B(a)P在水稻体内的分配次序为:根系≥茎叶>皮壳≥籽实,水稻精白米中B(a)P含量约0.18ppb;③在自然条件下,水稻的外来B(a)P污染源主要是大气飘尘,而水——土壤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96.
有机污水磁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选择城镇生活污水与造纸废水、印染废水、橡胶业废水等几种典型工业废水以及医院污水为对象进行磁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污废水经磁处理以后,其COD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由于成分不同,COD降幅不同,同时COD最大降幅所处的最佳磁强也不同。  相似文献   
97.
人工湿地中磷是通过基质、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作用去除的,其中基质对磷的吸附和沉淀是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方面。构筑两个以碎石和细砂为填料的人工湿地模拟单元,一个种上芦苇,另一个不种任何植物,研究湿地对磷的处理效果。前期试验表明,种芦苇的湿地总磷去除率可以迭到92%,其中,总磷的67.35%在湿地上部就得以去除,有相当一部分磷是由湿地中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协同作用加速去除的。最后对人工湿地除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分析与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较全面地介绍了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现状 ,指出了目前鄱阳湖区存在森林植被覆盖率低、湿地植被严重退化、土地退化逐年递增、鄱阳湖“老化”进程加快、生物多样性破坏十分显著、水质污染日益增加等环境问题 ,并针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深化综合治理鄱阳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9.
一株产絮凝剂的黑曲霉的分离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产絮凝剂的霉菌,初步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其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良好的絮凝作用.通过培养条件优化,其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从85.6%提高到98.7%,实验结果表明,(1)黑曲霉孢子最佳接种量为9.33×108 个/L;(2)产絮凝剂适宜的碳源为蔗糖,氮源为尿素,用量分别为30.00、1.600 g/L;(3)最佳培养条件为:查氏液体培养基初始pH 7.0,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80 r/min,培养时间120 h;(4)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为1.805 g/L;(5)絮凝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能优于传统絮凝剂.  相似文献   
100.
本研究以实际猪场废水为原料,在中温(37±1)℃条件下利用浸没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进行180d连续厌氧发酵试验,以水力停留时间5,3和2d的梯度变化逐渐增加容积负荷,研究反应器运行性能,污泥比产甲烷活性,膜过滤特性和膜的清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随水力停留时间的缩短,反应器的容积产沼气率分别达到0.68,1.03和1.12L/(L·d),稳定运行期间出水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分别为(169±41)mg/L,(15±3)mg/L和(114±45)mg/L,以乙酸为主.反应器中厌氧污泥的乙酸比产甲烷活性测试表明,以2000mg/L的乙酸为基质,HRT 3d时具有最大比产甲烷活性1.127g-COD/(g-VSS·d).本试验发生膜污染的周期约4个月.采用2%的柠檬酸浸泡3h,可以恢复膜的过滤性能.在较低通量下,反应器中7~32g/L的污泥浓度并不会明显的影响平板膜的过滤性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有处理猪场废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