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73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积极促进环境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学习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解振华编者按为扩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的影响,宣传环保先进事迹,交流环保先进经验,中国全球500佳论坛于“六五”世界环境日在京成立。本文为解局长在论坛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  相似文献   
32.
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恶化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妇女由于其性别特点及在人类社会繁衍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则更多地承受着环境恶化的苦果,有权利保护自己正当的环境权益.妇女也更深地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有义务加入到环境保护的伟大事业中来.中国妇女  相似文献   
33.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如何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我认为必须加强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投入和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34.
可持续发展和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发展循环经济,以最小成本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益,是中国政府推动循环经济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解振华局长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2届理事会暨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上的演讲,首次向世界阐明了中国政府在治理环境问题上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35.
抓住历史机遇,开创环保产业发展新局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为作者在中德环境大会上向企业界代表讲话主要内容: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6.
(2 0 0 1年 6月 1 4日 )1 从新世纪环保事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 ,环境监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环境管理的科学化程度 ,关系到环保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环保部门在政府中的地位和社会上的形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环境监测工作先后有过多次的重要指示 ,并在不同场合强调过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江总书记在 1 993年接见中国环境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外委员时就曾经讲过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只有把连续监测、定时监测…  相似文献   
37.
1998年环保工作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8.
能源体制革命可以作为判断能源革命成功与否的标志。 推动能源革命,消费革命要先行。能源持续稳定的供给,是能源安全的核心,也兼顾着国家能源消费安全。能源供给革命,从国内角度看主要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国际角度看则主要是加强能源交流、形成多元供应,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39.
编者: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确定的基本国策。今年3月的全国环保系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回顾和总结了第二次全国环保宣教工作会议以来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40.
近几年,总站在站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紧紧围绕总局中心工作,在为国家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服务等方面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各项工作在总局直属单位中是走在前面的,得到了总局的认可和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的承认,应予充分肯定。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监测系统的任务更加繁重,加强总站的领导班子,就是希望总站带好头、抓好总,继续做好各项工作,把总局布置的重点工作一件一件地落实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