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驯化成功的含有一定磷酸盐还原菌的活性污泥为实验污泥,通过添加不同磷源(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六偏磷酸钠、亚磷酸钠、次磷酸钠),调节系统的反应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ORP),考察不同实验条件下的TP去除率及磷化氢累积产气量。结果表明,所选5种无机磷酸盐均可被还原产生磷化氢气体,是磷酸盐还原菌的可用磷源,其中磷酸二氢钾TP去除率最高,次磷酸钠产气量最大;磷酸盐还原反应最佳温度为31℃、最佳pH为8.0、最佳ORP为-200~-100mV。缺氧环境最适合磷酸盐还原菌的生长,而好氧环境会阻碍磷酸盐还原反应的正向进行。  相似文献   
2.
3.
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表征船舶排放是目前船舶排放空间表征的主流方法,但AIS船舶轨迹点缺失会造成船舶排放量低估和船舶空间分布表征错误,进而影响船舶排放控制区的划分.为改进船舶排放空间表征,本研究以2013年广东省AIS船舶数据为例,采用基于时间和经纬度的三次样条方法对AIS船舶轨迹进行修复,结合动力法计算船舶排放,分析对比AIS轨迹修复前后船舶排放表征的差异,并利用空气质量模型和卫星观测评估AIS轨迹修复对船舶排放表征和广东沿海空气质量模拟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轨迹修复后广东省海域船舶轨迹点总数由4685773个增至5746664个,船舶NOx排放量增加了0.6%.对于轨迹点与排放缺失集中的粤东海域,轨迹修复后船舶轨迹点数增加了88%,NOx排放量在广东省船舶排放量的占比提升至22%,特别是在粤东重点修复海域NOx排放量增加了2.7倍.原始轨迹在广东省海域较为稀疏,在粤东海域有明显轨迹缺失;轨迹修复后广东省海域船舶轨迹更为密集,粤东海域船舶轨迹得以补充,船舶排放空间分布更连贯.对比模拟结果与卫星观测结果,轨迹修复后粤东重点修复海域船舶模拟浓度与观测浓度的偏差由51%减至6%,总体上船舶排放模拟结果更接近卫星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城镇污水处理厂A2/O工艺的回流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AGS),探究Ni2+对AGS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的条件下,50d左右培养出成熟的AGS,其形态多呈球状或椭球状,外表分布着少量丝状菌,颗粒污泥粒径主要在2~4mm,MLSS达6000mg/L,SVI维持在40~50mL/g.将Ni2+作用于培养出的成熟AGS,Ni2+在0~2mg/L的浓度范围内会提高AGS的稳定性,使MLSS上升,SVI降低;同时会促进AGS分泌胞外多聚物(EPS),EPS组成成分中的蛋白质(PN)明显多于多糖(PS);Ni2+对好氧颗粒污泥去除总氮(TN)的抑制程度要大于COD,最终COD去除率可维持在95%以上,TN去除率可维持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5.
探究了剩余污泥(SS)、餐厨垃圾(FW)、玉米芯(CC)、甘蔗渣(BG)4种不同基质生物炭对厌氧生物处理餐厨垃圾效能的影响,对厌氧污泥的关键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分布以及代谢途径等微生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分别加入4种生物炭后,COD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9.49%、23.16%、29.42%、40.32%;傅里叶红外分析表明,投加SS生物炭组出水中羟基、酰胺基以及C-O-C伸缩振动峰减弱.4个厌氧反应器中厌氧污泥的乙酸激酶活性分别为0.40,0.42,0.96,0.98 μmol/g,表明投加CC与BG生物炭促进了餐厨垃圾的厌氧水解酸化过程;厌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蛋白质/多糖之比分别为0.415、0.56、1.89、2.8,投加CC、BG生物炭提高了污泥的稳定性.4个厌氧反应器中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为主要菌群,投加BG生物炭促进了变形菌门与厚壁菌门的生长;对于古细菌而言,甲烷杆菌属与甲烷丝菌属为优势种群,SS组的甲烷杆菌属丰度最高(53.48%),而BG组中甲烷丝菌属丰度最高(42.72%).KEGG功能分析表明古菌及细菌均以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为主;而投加BG与SS生物炭后,微生物膜运输水平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油田相继进入开发后期,传统的滤料及设备过滤精度已不能满足注水的要求。因此,研究并开发了具有一定抗油污能力的新型过滤材料,设计了新型的超精细过滤器系列产品。对滤料进行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在开始过滤的近10h内,过滤后的水中含油量基本上满足注水的水质要求。在开始过滤的近20h内,滤层的水头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较为平缓;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水头损失变化加剧。从现场实验可以看出,所设计的过滤器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和抗冲击能力。新型过滤材料的研究成功解决了油田含油污水精细过滤的问题,新型过滤器也是含油污水超精细过滤的理想产品。  相似文献   
7.
研究和估算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甲烷的排放,对准确评估未来气候变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了填埋场甲烷产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2005-2010年杭州市填埋场甲烷排放情况进行了估算,针对性地提出了杭州市填埋场甲烷排放控制的对策建议,为杭州市碳减排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市2009—2011年PM10浓度和TSP浓度的测定,分析了大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含量状况。结果表明:2009年3月到9月份之间,出现6次沙尘天气,并且颗粒物浓度超过大气空气质量三级标准,其中最严重的一次PM10浓度达到1.147mg/m^3。PM10浓度一天的变化中,在下午5时和晚间10时达到两个峰值,分别是1.608mg/m^3和1.882mg/m^3。2010年中十一月份的TSP日平均浓度较高,比八月份TSP浓度高7倍。2011年春季空气中颗粒物污染较重,在沙尘天气发生期间,颗粒物浓度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杭州市工业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杭州市工业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制定产业发展的环境约束指标,引导发展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在保持经济高度增长的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最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杭州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需进一步明确各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利用总量减排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推进行业发展环境准入,区域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石墨-活性炭纤维复合电极电吸附处理含盐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盐废水是目前水处理领域的难点,作为一种新型的除盐技术,电吸附技术具有众多优点.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碳基复合材料,石墨-活性炭纤维复合电极,并考察了其应用于电吸附的影响因素和除盐效果.在电压为1.6 V,停留时间为60min,极板间距为1 cm时电吸附装置的除盐效果最优.用其分别对精制棉黑液和叶绿素铜钠废水进行了处理.电极对数为8对时对经酸析处理后的精制棉黑液的电导率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8.8%和75.6%;电极对数为6~8时对叶绿素铜钠生产废水的电导率的去除率能超过50.0%,COD的去除率约为1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