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150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269篇
基础理论   127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81.
为探究区域尺度污染土壤修复特征,以北京市2006~2021年51个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为基础,对修复技术与方量进行统计,利用物质流方法探究污染土壤与污染物通量及归趋,并以因子法估算修复行为产生的碳排放.结果表明:北京市2006~2021年修复污染土壤819.18万m3,其中有机、复合、无机污染土壤分别占88.13%、10.23%和1.64%;修复技术以异位为主,方量占82.92%;修复后土壤去向主要为异地填埋(46.02%)和资源化利用(35.18%),而原位修复(15.25%)、风险管控(1.83%)以及原场回填(1.72%)占比较小;修复6类特征污染物共计9943.70t,其中苯系物239.89t、氯代烃1502.12t、多环芳烃510.36t、石油烃4908.52t、重金属2768.33t、农药类14.48t;修复行为排放CO2 58.34万t,排放强度逐步下降.建议1)保障修复效果前提下,优先低碳修复技术及资源化利用模式;2)减少区域土壤修复特征污染物的扰动和输送通量,降低能源、材料等投入消耗;3)精细构建区域场地修复可持续度评估方法,构...  相似文献   
82.
蔬菜施不同肥料对产量和土壤肥力的贡献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控制施肥对蔬菜和土壤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施肥对土壤肥力的保护功能,探讨蔬菜合理的有机肥施用量,在不同质地土壤上,田间试验小白菜、苦瓜、豇豆三种蔬菜施不同量有机肥,收获时测定其产量、品质及试验前后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结果表明,(1)在施适量无机NPK的条件下,每造蔬菜的有机肥(禽畜粪便,下同)施用量,砂土上小白菜为4500kg/hm^2、苦瓜和豇豆为3000kg/hm^2;在壤土上,小白菜和苦瓜均宜施3000kg/hm^2,豇豆则宜施4500kg/hm^2;在粘土上,小白菜每造只宜施1500~3000kg/hm^2的有机肥。(2)有机肥必须与无机肥合理配合施用,才能获得最佳的产量和品质效果。(3)施有机肥3000-4500kg/hm^2 适量无机肥可使土壤有机质水平保持在种植蔬菜前的质量分数水平,该施肥量和方式不仅可使蔬菜高产、优质,还有利于保护土壤肥力。(4)对蔬菜产量的贡献,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的处理对蔬菜产量的贡献最大,来自土壤的效应由小到大依次为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化肥→有机肥,进一步反映合理施肥有利于保护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3.
第一节农业动物群落生态工程 一、放牧群落生态工程 科学家们从对野生动物群落的考察中发现,动物农业与植物农业一样存在多物种混合经营的可能性。在非洲的一些地方仍存在大量野生动物群落,这些野生物种在生境、身体的大小和寻食习性方面各不相同。对这种野生动物混合群落中持续获取动物产品产量的潜力作出的估计表明,随所研究地的湿度的升高,每平方公里的动物生物量由1吨增至30吨,不仅  相似文献   
84.
生态工程理论是运用生态学中的物种共生及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和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实现物质多层利用的一种工程体系。近年来我国各地的科研部门和许多县、场、村、承包专业组和专业户,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控、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以及环境自净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为普及和在经济建设中更好地运用生态工程原理,本刊从这期开始在基础知识讲座栏目内增设此“农业生态工程讲座”,该讲座共九讲,本刊将予连载。  相似文献   
85.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主要为山地黄壤和赤红壤。本文用差热-热重-微商热重(DTA-TG-DTG)联合热分析法,对两种土壤的粘粒矿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确认两种土壤的粘粒矿物组成主要为伊利石、高岭石、三水铝石、蛭石、针铁矿等。伊利石、三水铝石、蛭石的含量山地黄壤多于赤红壤,而高岭石则相反。两种土壤的风化程度不高,土壤矿物风化主要处于幼年阶段,山地黄壤尤其明显。另外,对不同林型下的赤红壤也进行了对比研究,其粘粒矿物组成和数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6.
前驱物结晶体升华成膜法制备TiO2薄膜及其光催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前驱物结晶体升华成膜法”工艺,使含钛前驱物结晶体草酸氧钛酸以升华的方式,均匀地在玻璃表面形成前驱物薄膜;经过热处理,制备出外观平整透明的玻璃基TiO2薄膜,其薄膜厚度为80-100nm,粒度≤50nm。初步研究了制备条件、薄膜性能和本工艺制备的玻璃基TiO2纳米薄膜对甲基对硫磷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87.
本文调查研究了雷州林业局纪家、河头林场桉树人工林间种西瓜对林木和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造林前空隙种一造西瓜或在桉树林地间种西瓜,均有利于桉树生长.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和年生长量均比对照林分显著增加,经济效益显著;土壤养分也有增加。作为农林复合经营的有益尝试,值得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8.
城市垃圾管理综合体系改革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漳州为例,分析我国城市垃圾政策体系,管理体制、资金状况、产业市场调控机制的现状,提出城市垃圾管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应以“谁污染谁治理”为原则,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在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负担性、社会可接受性的基础上,以清洁生产、最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为指导思想,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定;按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垃圾管理新体制;依靠市场和政府双重动力,全方位、全过程、开放垃圾产业;建立多元化项目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89.
对西南喀斯特地区2种不同建园方式柑橘园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连续3a的定位监测,并研究了4种类型柑橘园土壤含水量的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种不同建园方式柑橘园的土壤流失量逐年减少,坡地柑橘园的年径流系数大于梯地柑橘园;不同类型柑橘园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层次、建园方式及柑橘园成土母质有关;柑橘园土壤含水量与月降雨量呈正相关,应在不同月份对柑橘园采取不同水分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90.
开花前后变水条件对春小麦的补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防雨棚内的盆栽实验条件下,研究了4种梯度的10种不分组合对红芒麦和宁春10号产量及耗水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充分灌水,轻度,中度,重度干旱处理,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株高,干物质积累,产量,耗水量都逐渐减少;红芒麦灌浆期不同程度的,匀有利于产量的形成,促进物质运输,提高千粒重,同时减少水分消耗,提高WUE;孕穗期干旱处理后,灌浆期复水,会造成减产,和灌浆期相比,孕穗期是水分的敏感的时期,而灌浆期对水分亏缺不敏感,两种小麦相比较,宁春10号耗水量大,产量低,抗旱性较强,图2表2参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