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57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71.
氨法脱硫是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技术手段,但脱硫后烟气中可能存在氨逃逸的问题。以某炼化企业自备电厂两台燃煤锅炉及相关脱硫设施为研究对象,重点监测氨法脱硫设施出口氨、颗粒物、硫酸铵、二氧化硫,评价脱硫后烟气中氨逃逸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监测时段外排废气中氨浓度超过HJ 2001—2010《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氨法》中氨逃逸质量浓度10倍以上,硫酸铵是颗粒物中的主要成分,硫酸铵的逃逸是导致颗粒物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针对矿业废弃地高背景值-历史矿业源相叠加区下土壤重金属Cd污染问题,以西南地区某历史硫磺矿业废弃地重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剖面土壤共30个样品,分析测试土壤样品中镉(Cd)、铬(Cr)、镍(Ni)、砷(As)和汞(Hg),利用电镜扫描-能谱分析(SEM-EDS)和重金属形态连续提取的BCR方法,分析不同土层厚度下Cd的赋存形式,运用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对其进行有效性评价,以及对不同理化性质下Cd各形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5种重金属中Cd全量的富集系数最高,达4以上;通过形貌特征可以发现,样品中存在较多的次棱角状、棱角状颗粒,不同深度下的能谱特征显示结果相似,均含有Cd、Fe、S和As等元素,Cd元素是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对Cd进行潜在风险评价,RAC结果显示为中等风险及以下,RSP结果主要为重度污染;重金属全量是影响Cd各形态含量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其次pH、有机质和CEC,对垂直深度的土壤Cd赋存形态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Cd在剖面土壤的活性、迁移规律、生物毒性和赋存形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
论文基于MODIS-NDVI数据、DEM及气象数据,辅以趋势分析、多元回归残差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反演了秦岭地区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及分析了其“格局—过程—趋势”的变化特征,探究了其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秦岭地区近16 a来植被覆盖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增速为2.77%/10 a,呈“中间高、周边低,西部高、东部低,南坡高、北坡低”的空间格局,植被覆盖度随海拔的升高在2 200 m左右达到最大,700~3 200 m达0.7以上,1 300~2 700 m达0.9以上,3 400 m以上为0.5以下的低值区;2)秦岭地区的植被覆盖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对气温的响应总体上没有明显的时滞效应,而与降水的响应存在以滞后1个月为主的时滞效应;3)人类活动对秦岭地区植被变化的作用日趋增强,且以正向作用为主,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负向作用则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地区;4)秦岭地区植被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因子对植被覆盖变化的解释能力依次为人类活动>降水>气温>潜在蒸散量。  相似文献   
74.
分别在桨叶式干化机和热重仪上进行污泥干化和燃烧试验,研究了污泥干化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并对污泥的燃烧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泥干化过程分为黏稠区、粘滞区和颗粒区3个阶段。干化过程排放的污染气体有氨气、氯化氢、氟化氢、氰化氢、甲烷和挥发性有机酸等,其中氨气为主要污染气体。经冷凝吸收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各种污染气体浓度均显著降低,其中氨气去除率最高,达97.04%。污泥干化冷凝液的BOD5和COD质量浓度分别为4 040、8 510mg/L,氨氮的质量浓度为1 025mg/L,pH为9.84,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泥的燃烧过程可以分为3个失重阶段:水分析出阶段(50~150℃),挥发分燃烧阶段(150~450℃),固定碳燃烧阶段(450~650℃)。分别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挥发分燃烧阶段和固定碳燃烧阶段的活化能和动力学方程,挥发分燃烧阶段的活化能低于固定碳燃烧阶段,表明挥发分燃烧阶段污泥更易燃烧。污泥的燃烧过程在650℃时基本完成,因此实际工程应用中,设计干化污泥的焚烧温度在750℃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75.
通过吸附-解吸实验和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改性硅酸钙对镉(Cd~(2+))的吸附性能及对C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改性硅酸钙对Cd~(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平衡时间在60 min左右,对溶液pH有较宽的适应范围,且当pH呈中性时,对Cd~(2+)的吸附效果最好。由Langmuir模型拟合结果可知,改性硅酸钙对Cd~(2+)的饱和吸附容量可达441.55 mg·g-1。改性硅酸钙对Cd~(2+)有较好的吸附稳定性,适合用于Cd污染土壤的修复。土柱淋溶实验表明,改性硅酸钙对C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明显,不仅降低淋溶液Cd~(2+)含量,使淋溶液Cd~(2+)累积量显著降低47.01%,还使土壤CaCl2-Cd浓度显著降低94.4%,并促使土壤易溶态Cd向难溶态Cd转变。  相似文献   
76.
为防治泔脚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泔脚蚯蚓堆肥效率,针对泔脚的理化性质,分别添加玉米秸秆、青草绿化垃圾、茶叶渣、土壤作为调理剂,使基质初始C/N接近30,研究了不同调理剂对泔脚蚯蚓堆肥效率的影响。另设置不加调理剂纯泔脚蚯蚓堆肥作对照,对泔脚基质的降解情况、蚯蚓的生长繁殖情况、堆肥肥料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纯泔脚中加入调理剂可以改善泔脚的性状,促进蚯蚓生长繁殖,提高泔脚降解效率,但对豌豆植株生长的肥效作用相对纯泔脚改善不明显。不同调理剂对泔脚基本性质的改善效果不同,综合考虑,以玉米秸秆作为调理剂最能提高泔脚蚯蚓堆肥的效率。  相似文献   
7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人员素质要求、监测站房建设、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数据传输系统维护、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介绍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措施;从采样过程控制、分析方法选择、分析过程控制等方面介绍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保证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减小在线监测数据误差,真实反映污染物实际排放情况,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特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保证。  相似文献   
78.
邹碧海  康晓卿 《安全》2015,36(z1):13-16
从大学校园内出现的各种不安全现象进行分析,探索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大学生群体心理的特点,提出了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对策,以促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79.
邹碧海  康晓卿 《安全》2015,36(3):1-5
我国高校正处在社会体制变革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卓有成效的同时,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通过分析目前校园安全形势和安全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阐述了加强校园安全效机制建设的对策,同时提出校园应急管理模式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