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260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目前实施总量控制的工作中,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加以研究,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看法。一、要提高制定总量控制指标的科学性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将一定空间范围内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量,控制在环境质量允许的限度内而实施的一种污染控制方式,其目的是遏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要保持良好的环境质量,污染物的排放必须不大于环境容量,因此,环境容量是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基础和归属。目前在实施总量控制的实际工作中,对环境容量的研究显得滞后,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主要是以某一行政区域或控制单元内企事业单位排污申报登记为依据,…  相似文献   
32.
针对起重机械超速保护开关定期检验无定量检测手段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超速保护开关检测装置。该装置由测试台、安装架和测控系统组成。超速保护开关固定在安装架上,通过联接器与变频电动机联接并同步旋转。测控系统通过微处理器处理超速保护开关转速信号和触头动作信号,实现对其整定值的检测。试验表明,该检测装置可以准确测定超速保护开关整定值,为检验人员判定超速保护开关合格性提供定量标准。  相似文献   
33.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积极探索大型炼油化工联合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很好地履行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34.
污染物质排放转移登记制度(Pollutant Release and Transfer Register,PRTR)对确定污染源,清楚表述污染情况,减少污染物质排放,促进公众主动参与环境政策的制定及环境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十年来,PRTR在发达国家实行后在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发挥了有益作用.本文对PRTR实行的基本情况、管理对象物质及行业、报告内容、结果公示以及该制度对于搞好环境管理的启示进行了评迷.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地表载荷对硬岩区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管-土耦合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地表载荷大小、作用面积、管道压力、管道径厚比及回填土弹性模量对管道应力分布、塑性应变、椭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压载作用下,高应力区首先出现在管道顶部且呈椭圆形;随着地表载荷及其作用面积的增大,管道高应力区逐渐扩大,管道截面左右两侧也出现应力集中;随着回填土弹性模量、管道壁厚及内压的增加,管道顶部高应力区及最大等效应力均减小。塑性应变首先出现在管顶,且塑性区随地表载荷、载荷作用长度增加而增大,随回填土体弹性模量及管道壁厚增大而逐渐减小;当内压为0~4MPa时,管道塑性应变及塑性区随内压的增大而减小。管道椭圆度随回填土体弹性模量、管道内压、壁厚增加而逐渐减小,随地表压载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6.
以石英纤维滤筒采样,采用硝酸-氢氟酸消解体系,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铅的分析方法。分别对两种方法的波长选择、干扰因素、标准曲线、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均可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铅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7.
重金属Cd作为非必需微量元素,经根系吸收并累积时对植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因而开展植物对Cd的响应途径及其调控机理研究,对改良植物对Cd的耐受性以及开发超累积植物均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硫代谢、抗氧化系统和Cd2+跨膜运输是植物对重金属镉响应的主要途径,以上3种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Cd2+诱导植物硫转运蛋白、硫还原相关酶类以及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和植物螯合肽合成及其基因表达调控,Cd2+诱发的植物抗氧化反应及其基因表达,质膜和液泡转运蛋白促进Cd2+运输和隔离的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38.
生态区建设的实践不仅使闵行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不断改善,公众环境意识得到了不断增强,也有效促进了全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环境与经济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发展局面已经在闵行区呈现。  相似文献   
39.
郝薛文  李力  王杰  曹燕  刘建国 《环境科学》2015,36(8):3106-3118
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国际学术界关于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的术语、范畴和应用物质的界定与变迁,以PFASs的环境危害性评估和暴露评估为重心,综述评析当前关于PFASs环境风险评估研究现状、不确定性和发展趋势.总体上,PFASs风险评估正面临着物质谱系复杂、种类众多、衍生关系复杂、商业秘密及风险不确定的复杂局面.尽管长链PFASs的环境风险已获广泛认可,但以其替代品形式大量涌现的短链PFASs及各类短链氟调聚物的环境危害性、环境行为和暴露风险则尚存很多的不确定性与研究空白,国际社会对于PFASs的风险控制范畴值得商榷.PFASs替代物质的结构和风险信息因商业秘密及市场竞争因素而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多数含氟和非氟替代品的环境风险尚有待识别.总之,国际上对PFASs风险评估研究呈现出由以全氟辛烷磺酸类化合物(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和全氟辛酸类化合物(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等为代表的长链全氟烷基酸(perfluoroalkyl acids,PFAAs)逐步扩展到短链PFAAs,再扩展到其他非PFAAs的PFASs物种的发展趋势.当前亟待解决及未来将持续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关于短链PFASs的生物累积性和环境迁移性等关键环境危害性的评估指标和方法的优化,以及其环境释放和多介质环境归趋;中性PFASs的环境归趋及其作为短链PFAAs潜在前体物质的转化与贡献;未来PFASs含氟或非氟替代品的风险识别和评估.  相似文献   
40.
在能源与废弃物地下储存及地下水环境评估与污染治理等领域,为了对地下水环境进行三维高精度连续监测,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开发了一种基于U型管原理的地下流体多层取样和监测装置。介绍了这种基于U型管原理的气体推动式取样装置,并与国内外多种同类型的取样技术进行对比。共开发出3种不同型号的流体取样装置,经过多次场地试验和工程检验,验证了该浅层U型管监测装备是一种性能可靠、运行稳定的浅部地层(0~200 m)取样监测设备。作为地下水环境监测平台,浅层U型管监测系统可以进行技术集成化改进并进一步增加其应用深度,后期开发前景和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