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385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分析二噁英(PCDD/DFs)暴露与糖尿病、心脏病、肝病、甲状腺疾病、前列腺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的关联性.从二噁英暴露地区和非暴露地区分别选取97名和85名男性被试.所有被试年龄均在50岁以上.在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从每名被试静脉采取10 mL血液,分离血清.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法/高分辨质谱联用法(HRGC/HRMS)分析二噁英暴露地区成年男性及非暴露地区成年男性血清中17种二噁英同系物浓度.结果显示二噁英暴露地区上述疾病的患病率高于非暴露地区.在调整年龄、体质指数、家庭收入、饮酒和吸烟状况等因素后,二噁英同系物2,3,7,8-TeCDD、1,2,3,4,7,8-HxCDD、2,3,4,7,8-PeCDF及PCDFs和PCDD/DFs毒性当量与糖尿病的患病存在关联(P0.05). 2,3,7,8-TeCDD、1,2,3,4,7,8-HxCDD、2,3,4,7,8-PeCDF的浓度及PCDFs和PCDDs/DFs毒性当量每增加1 pg,患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增加0.15倍(OR=1.15)、2.23倍(OR=3.23)、0.27倍(OR=1.27)及0.07和0.02倍(OR=1.07;OR=1.02);二噁英同系物1,2,3,4,7,8-HxCDF、1,2,3,6,7,8-HxCDF和PCDFs毒性当量与肝病的患病存在关联(P0.05). 1,2,3,4,7,8-HxCDF、1,2,3,6,7,8-HxCDF的浓度和PCDFs毒性当量每增加1 pg,患肝病的风险增加0.32倍(OR=1.32),0.43倍(OR=1.43)和0.09倍(OR=1.09);二噁英同系物1,2,3,4,7,8-HxCDF和1,2,3,6,7,8-HxCDF与前列腺疾病的患病存在关联(P0.05). 1,2,3,4,7,8-HxCDF和1,2,3,6,7,8-HxCDF浓度每增加1 pg,患前列腺疾病的风险分别增加0.18倍(OR=1.18)和0.23倍(OR=1.23).以上结果表明,二噁英暴露导致成年男性患糖尿病、肝病以及前列腺疾病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62.
有机磺酸类化合物的络合萃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义燕  孙彦 《环境化学》1998,17(1):24-27
本文以三烷基胺为络合剂,正辛醇,煤油,氯仿,四氯化碳等为稀释剂,测定了络合萃取剂对于对甲基苯磺酸,磺基水杨酸稀溶液的相平衡分配系数,讨论了稀释剂,体系PH值和7301络合剂含量对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D值的影响,确定了形成的萃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63.
冯辉霞  张婷  王毅  雒和明 《生态环境》2007,16(5):1578-1582
通过阐述化学发展与自然和人的关系,认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整个世界的自然观的最高目标。从生态学角度研究了化学发展史,认为化学发展过程可分为原始生态化学时期、非生态化学时期和生态化学时期,提出了生态化学的新概念,认为生态化学针对传统化学的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缺陷,提出了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并使原料利用率最大化;生态化学是站在对环境友好的高度,使环境资源的化学变换体系成为一种更有效的运行模式,对环境系统有更小的破坏作用,进而对改善环境质量做出贡献。因此,生态化学融被动处理污染的环境化学及主动出击的绿色化学为一体,是更加关注生态的先进理论。  相似文献   
64.
水分和氮素供应对菠菜硝酸盐累积和钾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分和氮素供应对露地秋菠菜的硝酸盐累积和钾、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水氮管理措施相比,采用水分平衡法和氮素专家系统进行的水氮供应并没有造成作物减产,但对钾、氮元素的吸收却有明显的影响,同氮素吸收相比,作物对钾素的吸收数量更高;并且作物对钾、氮的吸收比例随氮素供应水平的增加而降低,试验还动态监测了菠菜最新展开叶的叶柄汁液中的硝酸盐和K^ 浓度在一天内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氮处理的菠菜叶柄汁液的硝酸盐浓度在白天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叶柄汁液中的K^ 浓度和NO3^-/K^ 的浓度比在白天受氮素供应水平的影响很大,供氮量高,K^ 浓度和NO3^-/K^ 浓度比的变化也大,但受灌水量影响不大。图3表2参17。  相似文献   
65.
星湖沉积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肇庆星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沉积物的各种特性。研究表明:(1)星湖沉积物的矿相(晶体物)主要为石英、伊利石、长石、绿泥石等;(2)沉积物中的TP、TN含量,基本随湖水交换和季节变化而变化,与交换量有着简单反比关系,其TP的含量在0.03%~0.06%之间,TN在0.19%~0.28%之间,内负荷较为严重;(3)沉积物的沉降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性;(4)沉积物营养物的释放受环境因子影响,其中溶解氧对N、P的释放都有较大的影响,温度对P的影响较N多一些,而保持水体中性,则有利于水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66.
城市生活垃圾高效资源化建设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国内外垃圾处理现状以及我国目前垃圾管理与处置存在的问题分析,从维系城市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高效资源化利用体系,人类在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必须认清自己既是这一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又是该系统的分解者,这样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物质的良性循环。该体系由垃圾产业化民营集团经营,下设社区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社区生活垃圾后续处理中心。为城市垃圾生态、高效转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7.
目的是评价某办公楼室内装修后空气中有害物质污染水平。方法用随机抽取不同类型。布点39个,对空气中甲醛、苯、氨进行监测。结果为该办公楼室内甲醛、苯、氨平均浓度均超过国家(GBFF18883—2002)卫生标准,平均超标分别为1.1倍、1.7倍、0.3倍。苯监测合格率最高,为36%;甲醛最低,为12.8%。不同楼层甲醛、苯、氨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楼层不同类型房间室内甲醛、苯、氨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是控制室内装修污染要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选择合适的装修季节。  相似文献   
68.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鱼类汞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各种鱼类体中总汞和甲基汞的监测和研究,掌握了目前松花江哈尔滨江段鱼类体中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范围,掌握了此江段鱼类汞污染现状,从鱼体的角度来定量地评价松花江目前汞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69.
有机污水磁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选择城镇生活污水与造纸废水、印染废水、橡胶业废水等几种典型工业废水以及医院污水为对象进行磁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污废水经磁处理以后,其COD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由于成分不同,COD降幅不同,同时COD最大降幅所处的最佳磁强也不同。  相似文献   
7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的光催化降解效率.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DBS的光催化降解能用准一级反应式进行拟合,且DBS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当体系中存在磷酸二氢钠时,DBS的光催化降解速率降低;当体系中存在三聚磷酸钠时,在其低浓度时DBS的降解速率降低,在高浓度时降解速率则增加.磷酸盐与DBS在TiO2表面会产生竞争吸附,同时也会影响体系的pH值,从而影响到DBS的光催化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