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采用AOT为表面活性剂,不同碳链长度正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稀释法制备了AOT/柴油/正构醇/水微乳体系。考察了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r)和正构醇的碳链长度对柴油微乳体系的影响,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微乳体系的电导率(δ)、界面张力(γ)及运动粘度(μ)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正丁醇时,微乳体系会出现渗滤现象。采用其他醇时,微乳体系的最大增溶水量(W0)随碳链长度增加而减小,随r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增溶水量(W)增加,δ增大直至达到稳定,γ减小,μ增大;随醇碳链长度增大,δ减小,γ、μ增大;随r增大,δ增大,γ、μ减小。采用正戊醇(r=0.4)时,微乳体系的W0最大,γ、μ均较小,柴油微乳液体系的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92.
污泥和谷壳为原料制备了污泥-谷壳吸附剂(SCA)。采用SCA处理酸性大红和碱性嫩黄模拟混合染料废水。通过动力学分析、FTIR表征和SEM表征对SCA吸附混合染料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25 ℃、混合溶液中酸性大红和碱性嫩黄的质量浓度均为100 mg/L、SCA加入量0.5 g/L、吸附时间400 min的条件下,酸性大红的吸附量为125 mg/g,碱性嫩黄的吸附量为170 mg/g;SCA对混合染料的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液膜扩散为吸附的主要控制过程。表征结果显示:SCA孔隙发达且丰富,以中孔和细密的微孔为主,说明SCA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SCA中包含C—H,C—OH,C—C,CC等主要官能团,SCA对混合染料的吸附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93.
从现在到2000年,农业继续作为基础产业,要支持国民生产总产值在1990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我国未来的经济生活中,农业担负着十分艰巨的历史使命。本文根据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现状,基本观点和技术体系,参照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新动向,新理论,新方法,阐明了中国走向21世纪存在的十五个问题,根据中国的国情,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途径和模式,为中国农业道路的正确选择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4.
用三聚氰胺生产中排放的固体废物制备三聚氰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聚氰胺生产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利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在自生压力下可以由三聚氰胺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酸解制备三聚氰酸 ;添加酸式硫酸盐在低硫酸浓度下水解几乎能达到高硫酸浓度下水解的效果 ;固体废弃物酸解时 ,反应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和NaHSO4用量增加都会提高三聚氰酸的收率 ;酸解过程中 ,反应温度对收率有显著影响 ,而反应时间、硫酸氢钠的用量对收率影响不显著 ;在 160℃、NaHSO4用量为 10 0g时反应 4h ,三聚氰酸的收率可达 67%  相似文献   
95.
 以空心玻璃微球为载体,采用浸涂法制备出TiO2/beads光催化剂.研究了利用TiO2/beads光催化剂降解水面漂浮的正十二烷及甲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375W中压汞灯照射120min,正十二烷的光催化去除率达93.5%,光照80min时甲苯被完全光催化去除;通入空气有利于正二十烷及甲苯的光催化去除,外加微量的H2O2(5.0mmol/L)可大大提高光催化去除率,向反应液中加入少量Na+对正十二烷及甲苯的光催化去除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影响亚硝化过程和硝化过程因素的动力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数学模型模拟了1L初始氨氮浓度60 mg·L-1且无其它氮源的污水完全混合批式硝化过程,并分别计算了溶解氧、温度、微生物群落对硝化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DO浓度降低时各物质转化速度也降低,DO=0.5 mg·L-1和氨氧化细菌占优势时NO2--N的转化率可高于50%,因而低浓度溶解氧有利于NO2--N积累;不同温度的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代谢速度不同,温度升高对氨氧化细菌的促进作用更大,亚硝酸盐氮浓度最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高于30℃有利于NO2--N的积累;此外硝化动力学方程对底物最大比氧化速率的灵敏度要高于亲和常数的灵敏度,但二者均低于微生物构成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溶解氧和温度对硝化过程的影响也均不如微生物构成显著,因此要确保亚硝化过程的实现,必须保持系统中氨氧化细菌占优势.  相似文献   
97.
芦苇潜流人工湿地氮转移规律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量试验资料为基础,对潜流型人工湿地的脱氮途径及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进行了脱氮机理的探讨.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潜流型人工湿地中,氨氮最大挥发量低于进水总氮的0.5%;湿地经过长期运行,基质吸附表现为惰性,仅为植物和微生物生长提供中介和场所;植物直接吸收量约占进水总氮的11%;微生物降解量约占进水总氮的50%,其中附着于基质表面的微生物降解量约为31%,附着于植物根系的微生物降解量约为19%.可见,微生物在潜流型人工湿地脱氮中起主导作用,植物的存在则进一步强化了微生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依据浮游藻类监测到属和种的监测数据,分别用五种评价方法对劳动湖、尼尔基等五个重点湖库的不同断面的藻类多样性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9.
为了衡量我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及变化特征,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我国24个主要旅游城市1999年和2009年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近10年来,我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略有上升,旅游经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②目前,我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基本处于勉强协调发展和中度失调发展状态;③旅游经济与协调发展度有较高的相关性,且对协调发展水平贡献较大,是制约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区域污染对北京市采暖期SO2污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结合调查统计的2002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污染源排放资料,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污染源数据库的可视化载体,利用美国EPA最新发展的区域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CMAQ,对2002年1月北京市SO2区域污染情况进行模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区域污染对北京市采暖期SO2污染的影响.对比模拟结果和同期地面监测资料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模式较好地反映了2002年1月北京市SO2污染的变化趋势.周边影响结果显示,2002年1月周边污染对北京市SO2月平均贡献率为9.8%,日均浓度超标(大于150 μg/m3)天数内周边贡献平均为11.0%.采暖期北京SO2浓度周边地区贡献较少,主要来源于北京本地污染源.周边省市对北京SO2的月平均贡献率存在季节差异,分别为春22.3%、夏12.9%、秋17.2%、冬9.8%.但就总体而言,周边省市对北京市SO2浓度的贡献率普遍较低,这是因为SO2在大气中的生命周期较短,在长距离传输及扩散过程中不断发生化学转化,并通过干、湿沉降过程不断被清除.但考虑到周边省市SO2排放可能造成气溶胶粒子以及酸雨等二次污染问题,对北京市空气质量存在潜在危害,因此对外地源也应给予一定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