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硫化氢硫醇废气的臭氧氧化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臭氧氧化法去除工业废气中的硫化氢、硫醇的试验情况,考察了臭氧浓度、停留时间和催化作用等不同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能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硫化氢、硫醇的最终氧化产物不是二氧化硫,不会增加二氧化硫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2.
废旧锌锰电池制备锰锌铁氧体初级溶浸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利用废旧锌锰电池制备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在初级溶浸工艺中浸取条件对溶浸效果的影响。采用混酸并结合添加草酸作为还原剂来溶浸废旧锌锰电池中的有效成分,考察液固比、温度以及时间等条件对电池有效成分浸出效果的影响以及电池中汞的形态转化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40℃时采用体积比为3∶1的HCl、HNO3组成混酸在液固比为4.6,添加草酸并控制其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20%,溶浸时间在12h以上的情况下,采用两步溶解的方法可得到很好的效果,锰、锌、铁、镍的回收率可达到99%甚至100%,铜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废旧电池中各种形态的汞转化为Hg2+进入到浸液中,对汞的回收做到很好地集中控制。  相似文献   
103.
碳羟磷灰石的制备及其对水中Cu2+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弃蛋壳为原料、尿素为添加剂,采用掺杂技术制备碳羟磷灰石(CHAP),并用其作吸附剂去除水中的Cu^2+。考察了Cu^2+的初始质量浓度、pH、吸附时间、CHAP加入量及温度等因素对CHAP吸附Cu^2+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40℃、溶液pH6、搅拌1h后静置1h的条件下,用5g/L的CHAP处理Cu^2+初始质量浓度为60mg/L的水溶液,Cu^2+去除率为99.30%。吸附等温线基本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104.
洪湖水质空间特异性及主导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洪湖湿地12个采样点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聚类分析表明,根据各采样点水质组分的相似性将洪湖大致分为3个空间区域,各空间区域正好分属于核心区、实验区、河口区,各区域间特征差异显著。对各区域水质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洪湖不同空间区域水质信息差异很大。第1组核心区主要体现富营养化信息;第2组实验区主要体现总氮、氧化还原电位、浊度信息;第3组河口区主要体现溶解氧及亚硝酸盐氮等污染物信息。揭示了洪湖水质现状及其成因,为洪湖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同时,运用地统计学方法为生态环境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5.
106.
餐厨垃圾具有成分复杂、含水率高的特点,热解处理法虽可实现餐厨垃圾的快速、无害化减量和能源资源回用,但其处理过程依赖外部能量输入,处理过程的能量平衡问题不容忽视。为全面探究餐厨垃圾热解系统能量流分布,研究提出了热解产物燃烧回用思路,聚焦系统自供能特性,开展固定床热解实验,考察不同含水率的餐厨垃圾在不同热解温度下的产物分布,并计算理论热值,结合TG-DSC分析确定原料热解理论耗能,建立了系统自供能特性指标(ERPC),计算系统的能量产生与消耗比,判断餐厨垃圾热解自供能的运行条件。结果表明:热解温度由400 ℃升至800 ℃,餐厨垃圾热解固体产物产率降低,气体产率提高,热解油产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并在500 ℃时达到最高。通过产物热值分析,过高的热解温度和含水率降低了餐厨垃圾热解产物的总能量。当三相热解产物全部燃烧回用时,为实现系统自供能餐厨垃圾含水率不得低于40%,热解温度不得高于500 ℃。当将油、气两相产物燃烧回用时,为实现系统自供能,热解温度须不超过600 ℃,含水率不超过10%。只燃烧热解气在所有条件下均无法实现系统自供能。  相似文献   
107.
村镇生活垃圾热解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是关系环境生态、经济民生的重要问题,是我国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环节.新形势下,村镇生活垃圾处理不仅要求减量化、无害化,同时应实现就近、就地处理,资源、能源回用.本文综述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产量与分布特性,对比分析当前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与常用技术.热解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村镇生活垃圾技术.针对村镇生活垃圾热解工艺,从过程控制、产物导向、装备设计、研究前沿等角度展开全方位分析,列举相关政策法规,并对现有应用示范进行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8.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能源化与资源化利用成为我国城市固废处置的有效途径。然而,城市固废来源广泛、种类复杂、成分多变,可对处置城市固废的设备稳定运行造成影响。通过综述锅炉与工业窑炉处置城市固废现状、运行过程腐蚀现象、机理及影响因素,概括了目前针对性防腐措施,介绍了S、Cl、碱金属元素对锅炉与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城市固废工艺的影响,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进一步探究的方向,为城市固废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原子光谱法对上海某生活垃圾焚烧厂周边表层土壤样品中As、Cu、Cd、Cr、Pb、Ni、Zn、Ti、Mn和Hg等10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富集因子、多元统计和空间插值方法分析重金属来源和空间分布特征,并评价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结果表明,除Hg和As未检出外,土壤中其他重金属平均含量范围为0.399~4 220 mg·kg~(-1),Cu、Cd、Cr、Pb、Ni、Zn和Mn等7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土壤背景含量,其中Cd平均含量是背景含量的2.9倍.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富集因子分析和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可知,Ti、Mn和Ni空间分布特征相似,主要由自然源贡献;Cd、Cr、Cu、Pb和Zn的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其来源主要与工业生产、焚烧烟气和交通运输污染有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被检出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为108.92,表明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其中Cd贡献率高达79.63%,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0.
编辑同志:我于2010年8月7日将新买的轿车向保险公司进行了投保,保险期限至2011年8月6日止,险种包括全车盗抢险。关于全车盗抢险,保险公司提供的、没有特别说明的合同格式条款中规定:非被保险人允许的驾驶人使用而被盗抢,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