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124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81.
为研究废弃印刷线路板的热解特性,确定金属和非金属分离的热解最佳参数,用差热-热重联用分析仪对FR-4型印刷线路板进行了热失重分析,并对影响废弃印刷线路板中金属和非金属分离效果的升温速率、颗粒尺寸、热解终温和保温时间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R-4型线路板在320~360℃区间热失重速率达到最大值;升温速率越高,热解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和失重峰温也越高,显著失重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当热解终温相同时,升温速率对FR-4型线路板的热失重率影响很小。综合考虑FR-4型废弃印刷线路板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离效果、热解装置的设计、热解过程的能耗以及运行过程的控制等因素,最佳热解参数建议设定为升温速率为10℃/min,热解终温为500℃,保温时间取30 min为宜。  相似文献   
282.
研究了低浓度阿特拉津冲击对A/O工艺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索了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强化处理低浓度阿特拉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和碳氧化活性相比,阿特拉津对活性污泥系统硝化活性的抑制作用更强,同时其代谢产生的氨氮又增加了系统负荷,最终导致氨氮去除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上。采用调整A/O工艺参数的方式,可实现低浓度阿拉特津的强化处理,最优运行参数为硝化液回流比=200%,缺氧区/好氧区停留时间比=1∶3。在该运行工况下,目标污染物被高效去除,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283.
比较了进口colilert试剂和国产colitech试剂及其各自配套制品对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包括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分别使用同为酶底物法的两种制品检测地表水、地下水、水源水、生活饮用水及污水水样,比较了两种制品用于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同时验证了两种制品的无菌性和培养基的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进口colilert试剂和国产colitech试剂及其各自配套制品于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培养基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84.
活性炭/H2O2催化氧化-絮凝法预处理化工有机废水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活性炭作催化剂、H2O2作氧化剂催化氧化预处理高浓度化工有机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H2O2加入量为0.8mL/L、活性炭与H2O2质量比为0.7、废水pH为4的条件下,反应120min后,调废水pH至8,加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沉淀,废水COD去除率达70%以上,色度去除率达80%以上。通过色谱-质谱仪对处理前后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活性炭/H2O2催化氧化-絮凝法预处理化工有机废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85.
甲醇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甲醇废水的来源、成分及其危害,并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甲醇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发展趋势及其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现有甲醇废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86.
为研究西安环境空气中二噁英类物质的浓度变化特征,选择西安市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开展持续22周监测工作,并使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市采暖季和非采暖季二噁英浓度均低于国内其他城市;采暖季期间化石能源燃烧是二噁英毒性当量质量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17种二噁英同类物浓度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特征基本相同。在采暖季期间,二噁英主要存在于细颗粒物中;在非采暖季,低氯代二噁英及呋喃主要存在于气相中,高氯代二噁英及呋喃主要存在于颗粒物中。采暖季期间,可通过采用非化石能源燃烧和佩戴PM2.5口罩减少二噁英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287.
为预防综合管廊局部空间内部电缆火灾事故的发生,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三维传热和热解模型,对15 kV铜芯电缆着火过程建模分析,分析不同条件下电缆温度分布、热解气体分布以及热释放速率(HRR)曲线,以及热源功率大小和持续时间对电缆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源功率的增加,电缆着火时间缩短,火灾危险性增加;HRR峰值和最大火蔓延长度(FSL)随着热源功率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及时阻断热源功率可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热源功率消失后的火焰残留时间随着热源功率持续时间的增加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