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53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11.
城市生态公园及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城市生态公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城市生态公园对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及满足市民渴望回归自然的重要性.在总结目前城市生态公园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城市生态公园的定义及内涵进行了分析.首次提出了以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乡土物种和景观为核心指标组成的城市生态公园评估指标体系,对中国正在兴起的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2.
中国1997—2006年可持续发展动态测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中国1997-2006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核算,从而定量测度近10年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根据结果对生态足迹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结果表明:10年来,中国的生态足迹快速增长,由1997年的1.287 hm2增长到2006年的1.941 hm2,人均生态赤字从1997年的0.596 9hm2增长到2006年的1.267 0 hm2,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在生态足迹的构成中,能源和水域的生态赤字最为严重,远未满足供需平衡;此外,万元GDP占用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2.014 8 hm2降低到2006年的1.209 8hm2,说明中国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较快,经济增长方式在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3.
根据国内外发展,生物性污染将会成为我国主要室内微污染源。本文从室内空气生物性污染的类型、污染源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对室内环境生物性污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4.
马春燕 《四川环境》2010,29(4):125-130
由于水资源的流动性,水污染事故常常影响到上下游不同的行政区的生态环境,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几乎成了中国水污染治理的一项制度痼疾。2008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对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的解决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所以根据该条的规定对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的范围、解决方式的效力以及救济方式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的解决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  相似文献   
115.
116.
为探究接管自动驾驶车辆期间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分析眼动与接管反应操控行为的关系,开展驾驶模拟试验收集驾驶行为及眼动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驾驶员感知不同接管场景的视觉特性,探究接管请求(TOR)前后眼动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基于视觉分配和瞳孔变化特性分析驾驶行为,揭示眼动特性与接管反应及驾驶操纵策略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TOR前,相较于静态场景,驾驶员感知动态场景诱发元素扫视更频繁且平均注视时间更短;此时驾驶员的视觉分配特性与其接管反应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性。TOR后,驾驶员的注视时间增加,眨眼频率降低,瞳孔直径扩张,眼跳幅度增大;不同场景下驾驶员的瞳孔差异表明其应对动态场景时具备更好的警戒水平和更平稳的操纵策略。  相似文献   
117.
地应力是地下工程围岩稳定与支护结构设计的一个基本参数,其测量方法有很多种。本文详细介绍了适用于深部地下硐室的地应力测量方法——应变解除法,并介绍了大红山铁矿矿区深部地应力测量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在区域地质构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应变解除法进行现场实测,获得了该矿区深部4个水平6个测点的三维地应力状态;利用多方程回归方法分析初始地应力场,获取了大红山铁矿矿区深部地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测量成果为工程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该矿区岩体应力状态和应力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8.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工业用地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地污染不断加重,影响了城市形象,这些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城市的美好未来,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治理。本文主要从关于工业污染问题的理论分析、国家法律规章科学的参与和解决城市工业污染问题的建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9.
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UABACF)处理PVA退浆废水,在固定水力负荷为0.076 m3/(m2·h)条件下,研究气水比对PVA、COD和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污染物去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在滤柱高度方向的沿程分布特征。气水比对COD去除率影响最大、PVA次之,对浊度去除的影响最小,在气水比为4∶1条件下,PVA、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6.65%、89.60%和80.25%。1.3 cm滤柱高度以下为污染物高效去除区域,系统微生物量和微生物脱氢酶活性在此高度范围内逐渐降低,而后基本保持稳定状态。生物滤池对PVA主要依靠生物吸附作用去除,生物降解部分仅占被吸附PVA的24.9%。  相似文献   
120.
分散染料neocron black(NB)的生物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丁凤友  徐辉  李方  田晴  马春燕 《环境科学》2017,38(4):1520-1528
在好氧、厌氧、好氧/厌氧交替条件下,采用活性污泥系统生物处理分散染料neocron black(NB),研究分散染料NB在需氧或者厌氧状态下的生物降解特性以及外加碳源对其生物降解特性的影响,并全波段扫描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初步探讨该染料的生物降解过程.结果表明,NB染料在好氧条件下降解效率最高,厌氧/好氧交替条件次之,厌氧条件下染料降解效率最低.随着NB染料浓度的增加,由于染料和中间代谢产物的抑制作用,微生物对染料的降解效率逐渐下降.添加易生物降解碳源可以促进NB染料的生物降解过程,并改变生物降解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全波段扫描和GC-MS测定结果显示,NB染料经过生物降解作用后,发色基团得到较彻底降解,NB染料生物降解中间产物有2,4-二硝基苯胺、2-氰基-4-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