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氧化剂降低膜污染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不同的氧化剂预处理黄浦江原水后进行微滤膜(MF)膜过滤试验,考察预氧化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及其对MF膜过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氧化剂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存在较大差别.臭氧投量在0.5~3.0mg/L范围内,臭氧对DOC和UV254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10%和71%;而氯和高锰酸钾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则较差.臭氧可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变成小分子有机物,将大部分疏水性有机物氧化成亲水性有机物.这种有机物组成结构的改变对膜过滤特性产生影响,明显降低了膜污染,膜污染下降率最高可达到22.7%.氯和高锰酸钾的氧化性相对较弱,仅能去除少部分疏水性有机物,对膜污染有较小减缓作用,膜污染下降率最高分别为9%和8.5%.  相似文献   
22.
颗粒活性炭对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颗粒活性炭(GAC)对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静态与动态吸附特性.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GAC对DMP的吸附.GAC对DMP的吸附容量较大,溶液初始浓度为200mg/L时,GAC对DMP的动态和最大静态吸附容量分别为484.60,450.89mg/g.考察了不同流速条件下(0.65~4.00mL/min)GAC吸附DMP的穿透特性,Yoon-Nelson模型能很好地拟合DMP在GAC柱中的穿透曲线,根据试验数据和Yoon-Nelson模型计算出穿透参数K′、T和穿透点t1以及平衡点t2.在建立了进水流量与Yoon-Nelson穿透模型的参数之间的关系基础上,得到了活性炭柱出水浓度与进水流量和穿透时间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23.
UV-H_2O_2联用工艺去除水中阿特拉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间歇式反应器考察了UV-H2O2高级氧化技术去除水中阿特拉津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相关的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6.9,阿特拉津初始浓度500μg/L,紫外辐照强度172μW/cm2时,H2O2投加量50mg/L,反应10min后,阿特拉津的去除率90%。UV-H2O2联用工艺对阿特拉津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H2O2在该联用工艺降解阿特拉津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当H2O2投加量较小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随H2O2投加量的增加基本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当H2O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90mg/L)后,阿特拉津的降解速率随H2O2浓度的变化已不明显,而H2O2浓度为102mg/L时,则出现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4.
饮用水中高氯酸盐污染现状与去除技术的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氯酸盐作为强氧化剂,在广泛的应用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会在人体富集,当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007mg/kg人体体重,相当于饮用水中的浓度为24.5μg/L时,就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尤其会破环甲状腺机能。美国、日本等国已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对高氯酸盐的控制,我国许多水源也受到此污染但尚未引起重视。本文分析了饮用水中高氯酸盐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毒理特性,对环境的污染状况以及目前常用的去除技术,其中以生物处理和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25.
膜与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天然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炭吸附作为膜分离技术处理天然水的预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水中膜本身难以去除的低分子溶解性有机物,减少三卤甲烷等物的生成,同时减轻膜的污染。阐述了活性炭和膜技术组合工艺处理天然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6.
采用氯离子(Cl)作为阴离子活化剂,活化单过硫酸氢钾(PMS)氧化降解甲氧苄啶(TMP).研究了Cl/PMS体系降解TMP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同时考察了Cl浓度、PMS投加量、初始pH值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研根据中间产物推断了TMP降解路径.实验结果表明,Cl/PMS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种是Cl和PMS直接反应生成的活性氯.降解过程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9);随着Cl浓度和PMS投加量增加,反应速率常数kobs增大;初始pH范围在5.0~9.0范围内,随着pH值的增大,TMP的去除率先减小后增大;TMP主要经历了氯取代和羟基取代过程,其核心结构上没有实质性的分解.  相似文献   
27.
芮旻  高乃云  徐斌  李富生  赵建夫  乐林生 《环境科学》2006,27(12):2495-2501
使用腐殖酸模拟本底天然有机物进行试验,采用UV-H2O2、O3、UV-O33种高级氧化工艺,研究了水中腐殖酸对3种高级氧化联用技术去除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DMP)的影响.结果表明,UV-H2O2联用工艺氧化DMP的过程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水中腐殖酸的存在对UV-H2O2联用工艺氧化DMP的影响非常大,伪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与本底TOC值的关系式为K=0.162 0[TOC]0-0.817 1;同时水中腐殖酸对UV-O3联用工艺氧化DMP的效果影响比较大,而总体上腐殖酸对O3氧化DMP的去除影响不大.从效果分析知,在一定浓度腐殖酸本底条件下单独O3氧化和UV-O3联用工艺对DMP的氧化均以O3分子对DMP的氧化起主导作用,当腐殖酸浓度变小,UV-O3联用工艺体系中.OH自由基氧化DMP的重要性增大.水中腐殖酸对3种高级氧化工艺的影响程度顺序依次为:UV-H2O2>UV-O3>O3.  相似文献   
28.
从分子质量分布的角度研究了水中有机物对颗粒活性炭(GAC)吸附双酚A(BPA)容量及吸附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以去离子水为本底的BPA溶液来说,GAC吸附以滤后水、臭氧后出水和原水为本底的BPA溶液的Langmuir模型的最大吸附容量qm值分别下降了29.95%、43.56%和44.44%,而其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的k2值分别下降了43.05%、49.75%和56.38%.相对分子质量3 000以上,尤其是10 000以上的有机物堵塞GAC的二级微孔;3 000以下,尤其是1 000以下的有机物与BPA分子之间存在直接的竞争吸附,是导致GAC对BPA的吸附容量以及吸附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阴离子对UV/H2O2/微曝气工艺降解双酚A 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水中典型阴离子对UV/H2O2/微曝气工艺降解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 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CO3-和NO3-浓度的增大,BPA的降解速率下降,当HCO3-浓度增加到400mg/L 时,反应常数(k)从0.1613min-1 降低到0.0804min-1;当NO3-的浓度增加到800mg/L 时, k 值降低到0.1107min-1;而SO42-和Cl-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有利于BPA 的降解,当SO42-的浓度为800mg/L 左右时,对降解促进作用最大, k 值增加到0.1814min-1;当Cl-的浓度为400mg/L 左右时, k 值增加到0.1772min-1,但是当浓度继续增加时,BPA 的降解速度将降低.4 种离子对BPA 的降解影响大小顺序为HCO3-> NO3->SO42->Cl-.  相似文献   
30.
水中两种微囊藻毒素的臭氧氧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 种典型的微囊藻毒素MC-RR 和MC-LR 为目标物,研究了臭氧氧化技术对其降解的动力学特性和差异.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能有效降解MC-RR 与MC-LR,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MC 的降解速率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随pH 值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的臭氧浓度下,MC-RR 的降解速率比MC-LR 的大;随着臭氧量的增加,MC-RR 降解速率比MC-LR 的降解速率增长快.MC-RR 的降解速率受pH 值变化影响相对较小.pH 值从4.51 变化到10.08 时,MC-LR 的降解速率降低了75.5%,而MC-LR 的降解速率降低了82.5%.水中常见阴离子对MC-LR 与MC-RR 的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次序基本相同,为NO3->Cl->SO42->CO32-,其中SO42-与Cl-对MC-RR 降解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而对MC-LR 的降解几乎无影响.MC-RR 与MC-LR 降解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是由分子结构中存在不同活性的氨基酸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