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78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该研究以多花黑麦草"普通四倍体"为供体材料,采用砂培盆栽法,探究不同浓度柠檬酸(0,0.8,1.5 mmol/L)对铝胁迫下多花黑麦草的若干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了解柠檬酸对铝毒害下多花黑麦草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适宜浓度的柠檬酸(0.8 mmol/L)能促进多花黑麦草的株高和根长的伸长生长,提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的自由水含量、多花黑麦草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根系和茎叶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增强了根系和茎叶中SOD、CAT和POD活力,并降低根系和叶片中MDA含量以及叶片中相对电导率,从而有效缓解铝胁迫对多花黑麦草的毒害作用。而柠檬酸浓度过高(1.5 mmol/L)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多花黑麦草若干生长和生理指标造成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2.
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是控制埋地油罐油气压力并对油气进行回收处理的装置,测试分析油气处理装置进口和出口挥发性有机物(VOCs)化学组成,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量化评估其二次污染生成贡献.结果表明:(1)油气处理装置进口和出口ρ(TVOC)分别为436~706 g·m-3和4.98~10.04 g·m-3,VOCs排放主要为烷烃(72%±4%)、含氧有机物(14%±2%)和烯烃(11%±5%).不同处理工艺VOCs排放差异较小,关键物种均为异戊烷(约25%),其次为正丁烷、异丁烷和正戊烷.(2)油气处理装置出口排放的VOCs臭氧生成系数(SR值)为2.6~3.3 g·g-1,OFP为3.5~25.6 g·m-3,其中烯烃对OFP贡献率(43%~69%)最大,其次为烷烃(20%~35%)和含氧有机物(10%~22%),OFP主要贡献物种为丁烯、顺-2-丁烯、反-2-丁烯、异戊烷和丙醛.(3)油气处理装...  相似文献   
203.
刘洋  黄玉冰  赵甜甜  向武 《环境化学》2022,(6):2112-2120
铁是影响水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微量元素.泥炭沼泽普遍含有丰富的溶解有机质,其中酚酸类物质具有稳定的芳香环结构,与铁有较强的络合能力,提高了陆源溶解性铁向水生态系统的有效输出.泥炭沼泽源酚铁配合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对藻类生长及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一系列培养试验,研究了泥炭源典型酚铁络合物的藻类可利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酚酸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均呈现“低促高抑”的规律,从藻类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来看,抑藻效果从高到低: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咖啡酸.当水杨酸浓度达到20 mg·L-1时,对藻类的光合作用抑制最强.对照试验表明,水杨酸络合态铁更难被藻类利用,这与其络合物稳定性较高有关.利用不同分子量段泥炭源DOM-Fe的培养试验显示,对藻类生长的促进作用从高到低依次为:>3KD,1—3 KD,<1KD.低分子量DOM (<1KD)络合态铁,由于其在培养体系中更加稳定,相对不易被藻类利用.  相似文献   
204.
论述了“八项制度”的共同性质,指出了监测数据是量化管理的基础,提出了强化检验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5.
在分析湖北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成土条件与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四湖地区湿地农田土壤主要养分障碍及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状况,并对水稻施肥的效应及合理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6.
北京市混凝土搅拌站颗粒物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北京市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市建设规模及居民住房需求加大,全市施工面积不断上升,对商用混凝土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颗粒物,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但目前对其污染物排放的时空特征还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排放因子法,核算了1991~2012年北京市混凝土搅拌站颗粒物排放量,分析了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蒙特卡罗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颗粒物排放量不确定性范围,并基于相关经济和环境发展规划,预测了北京市2020年混凝土搅拌站颗粒物排放情况.结果表明:①北京市混凝土搅拌站颗粒物排放在时间变化上呈现"前高后低"趋势在2005年达到最大,此后随着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绿色生产,搅拌站颗粒物排放增长势头得到一定的控制.②在空间分布上,污染排放仍集中在城区,主要为人口活动密集的六环以内,其中又以五环到六环之间最为集中.③通过情景设置和分析本研究认为要使2020年污染排放得到较好地削减,应实施更加严格的绿色生产标准和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207.
为了研究变电站中可能出现的标准火灾、电力火灾和碳氢火灾三种火灾模式对无防火保护钢构件的影响,首先使用自制的耐火实验炉对三种火灾升温模式下不同厚度钢板达到临界温度的时间进行了实验分析;然后采用ABAQUS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复现,并对不同升温模式下钢构件达到临界温度的时间与钢构件荷载比的关系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标准火灾升温模式下钢构件达到临界温度的时间为16~23 min,电力火灾、碳氢火灾升温模式下钢构件达到临界温度的时间为2~6 min,电力火灾和碳氢火灾升温模式下钢构件达到临界温度的时间相对标准火灾升温模式有急剧缩短,平均缩短幅度超60%,最大幅度达86.3%;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电力火灾、碳氢火灾升温模式下钢构件荷载比大于0.70时其达到临界温度的时间均低于6 min,钢结构稳定性失效的危险性较大,且钢构件的荷载比越大其到达临界温度的时间越短,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该研究结果对多种火灾升温模式下钢构件的防火保护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8.
<正> 流体包体很小,往往是显微级的,大量流体是晶体在流体中生长时被捕获的。要作为地质年代记时计,就必须了解它的成因,而且在包体封口之后没有物质的得失。在晶体生长和后来的破裂又愈合的过程中,包体的捕获往往不止一期。但是,为了年代测定的目的,只要各个包体形成于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间隔内,  相似文献   
209.
辐射雾对我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议沈鹰,黄玉生(云南省气象局)郭慧光(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辐射雾是一种天气现象,指的是大量微小水滴悬浮于空气中,使近地面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现象。它是由于地面和近地层大气层通过长波辐射的方式向外输送能量,从而使地面和...  相似文献   
210.
吴家图  黄玉章 《环境》2002,(9):36-37
建筑被称为“石头的史书”,近年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等在建筑界不仅仅成为一种时尚,而且确实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最前沿。而这些名词到底是何意义,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何谓绿色建筑回顾人类的建筑史,从最初的遮风避雨、抵御恶劣自然环境的掩蔽所到今天的四季如春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在营造“百年大计”,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建筑带来的人与自然的隔离及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