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75篇
安全科学   145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651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土壤中单甲脒挥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初步研究了农药单甲脒从本身纯物质及土壤表面的挥发行为.实验表明,挥发通量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单甲脒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中挥发较其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中挥发要快;在一定范围内,土壤中单甲脒的挥发通量随着土壤中农药的浓度增加、温度的上升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水分的增加最初促进单甲脒挥发,继续增加则可能使挥发减慢.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恒磁场对酪氨酸酶(TYR)活性及其催化降解酚类有机物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磁场强度(10~350 mT)处理下TYR酶活性均有提高,最佳磁场强度150mT下酶活力提高了27.1%.不同磁化时间下TYR酶活都有上升,但磁化60min后酶活上升幅度有所下降.酶经磁场处理后对温度、pH值稳定性增强,在温度为20~35 ℃、pH为5.0~10.0时均能保持较高活性,最佳温度为25℃,最佳pH为7.0;磁化后TYR酶的Michaelis常数Km为3.83 mmol·L-1,未磁化的Michaelis常数Km为2.65 mmol·L-1.磁场作用可促进TYR对酚类有机物邻苯二酚、苯酚、2,4-二氯酚的转化,反应速度依次递减,磁化处理对邻苯二酚反应的促进作用尤其明显;磁化处理后的酶对不同浓度苯酚和2,4-二氯酚的去除率均明显高于未磁化处理的酶,且随着酶用量增加,酚去除率提高.荧光发射光谱分析表明,磁化酪氨酸酶的荧光强度增强,构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The degradation of fulvic acid(FA) by nanoparticle TiO2 in a submerged membrane photocatalysis(SMPC) reactor was studied. In this reactor,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and membrane separation co-occured. The continuous air supplier provided O2 for the photocatalytical reaction and mixed the solution through an airflow controller. The particle TiO2 could automatically settle due to gravity without particle agglomeration so it could be easily separated by microfiltration(MF) membrane. It was efficient to maintain high flux of membranes. The effects of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n the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rate of FA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hotocatalyst at 0.5 g/L and airflow at 0.06 m^3/h were the optimum condition for the removal of fulvic aci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was higher in acid media than that in alkaline media.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iltration duration on permeate flux rate of MF with P25 powder and with nanoparticle TiO2 were compare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ermeate flux rate of MF was improved and the membrane fouling phenomenon was reduced with the addition of nanoparticle TiO2 catalys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P25 powder. Therefore, this submerged membrane photocatalysis reactor can faciliat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process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4.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本文通过改变培养基的种类、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来选择絮凝剂产生菌“Dfjm-1”高效低廉的培养基 ;通过改变培养基初始 p H值、培养温度、培养过程中的通气量等因素 ,得出“Dfjm-1”菌株产生絮凝剂的最佳条件。Dfjm-1产生絮凝剂的最佳因素为 :培养基初始 p H值为 6.5~ 7.0 ,培养温度为 3 0℃ ,培养时间为 60小时左右 ,通气量为 :早期 :2 50 r/ min;中期 1 50 r/ min;后期 1 0 0~ 1 50 r/ min  相似文献   
15.
对液体化工罐区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严重危害性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与高效混凝沉淀工艺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进行了2 m3/h规模的中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被污染的地表水进行了600m3/h规模的工程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中度污染水资源通过这一工艺处理,可以满足电厂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水质要求,并可以取得较高的处理效率。工程试验证实,此工艺运行稳定,系统易启动,抗冲击能力强,管理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脱色剂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壳聚糖、双氰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脱色剂处理染料废水,该脱色剂对四种典型的染料的脱色率都接近90%。实验表明:当合成温度控制在50℃左右,壳聚糖结构单元:双氰胺物质量比为1∶2,反应pH为2,反应时间为3 h时,合成的脱色剂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为最佳。实验同时比较了壳聚糖的盐酸溶液与脱色剂加入到染料废水后的紫外光谱变化,发现脱色剂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要远远高于壳聚糖的盐酸溶液。实验研究了合成的脱色剂对上虞污水厂废水的处理效果,发现其COD去除率比该厂使用的PAC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安显金  李维 《地球与环境》2019,47(5):707-716
土壤有机碳是控制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吸附解吸及其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中硬碳类吸附剂是土壤有机碳中的重要部分,土壤中软碳类物质和硬碳类物质的相互作用对研究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解吸行为和生物有效性有重要影响。研究将溶解有机质胡敏酸,通过条件的变化使其转变为非溶解态,研究其对土壤碳质吸附剂(胡敏素和黑碳)吸附多环芳烃的解吸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溶解态胡敏酸会显著降低土壤硬碳类物质中多环芳烃的解吸能力,解吸滞后性增加,作者认为非溶解态胡敏酸的添加会覆盖土壤硬碳类物质的表面吸附位点和填充吸附多环芳烃的孔隙,造成硬碳类有机质中的多环芳烃解吸能力下降,滞后性增强。研究还发现硬碳类有机质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和解吸能力的变化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信息风险的形成机理和防范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首先论述了供应链的信息风险 ,即牛鞭效应 ,供应链中的逆向选择、败德行为 ;然后分别从管理学角度、经济学理论、系统论分析了供应链信息风险形成的机理 ;最后 ,根据信息风险的机理 ,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激励机制 ,签定合同中防范牛鞭效应 ,防范供应链中的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在分析车辆保险与投保人安全驾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推行车辆保险是解决我国当前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交通事故受害者合法权益的有效经济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