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0篇
  免费   861篇
  国内免费   2203篇
安全科学   681篇
废物处理   283篇
环保管理   539篇
综合类   4765篇
基础理论   99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29篇
评价与监测   422篇
社会与环境   327篇
灾害及防治   27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358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424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612篇
  2012年   640篇
  2011年   639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Algal removal abilities of 26 clays/mineral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8-h equilibrium removal efficiency (Q8h) and removal rate at a clay loading of 0.7 g/L. Type I clays (sepiolite, talc, ferric oxide, and kaolinite) had a Q8h > 90%, a t50 (time needed to remove 50% of the algae) < 15 min, and a t80 < 2.5 h. Type II clays (6 clays) had a Q8h 50-90%, a t50 < 2.5 h, and a t80 > 2.5 h. Type III clays (14 clays) with Q8h < 50%, t50 > 8 h and t80 > 14 h had no practical value in removal of algal blooms. When the clay loading was reduced to 0.2 g/L, Q8h for all the 25 materials decreased to below 60%, except for sepiolite whose Q8h remained about 97%. The high efficiency for sepiolite to flocculate M. aeruginosa cells in freshwaters was due to the mechanism of netting and bridging effect.  相似文献   
992.
焚烧飞灰磷灰石药剂稳定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妍  蒋建国  邓舟  许鑫  赵振振 《环境科学》2006,27(1):189-192
对垃圾焚烧飞灰的全组分和浸出特性进行了分析,表明焚烧飞灰含有多种重金属,其中Pb、Zn和Cd等的浸出毒性分别达到11.8、164.9和31.2mg/L,远高于危险废物浸出毒性标准.实验选择新型无机稳定化药剂———磷灰石对焚烧飞灰的重金属稳定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磷灰石投加量7%时,处理后焚烧飞灰的重金属浸出毒性(部分样品除镉外)均达到了危险废物填埋入场控制限值;焚烧飞灰的稳定化效果与磷灰石的粒径有关,当其粒径为200目时能够取得较好的稳定化效果;稳定化产物在养护时间1d后,其重金属浸出浓度不再改变;实验证明在pH 3~11范围内稳定化产物都具有较好的稳定化效果,减少了稳定化产物在环境条件下的二次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3.
以沈阳张士灌区长期污灌的农田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土壤重金属、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和种群分布特征,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参数与土壤重金属和土壤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已停止污灌十余年,张士灌区农田土壤仍存在Cd、Zn、Cu等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Cd污染最严重,含量达1.75~3.89 mg·kg-1.土壤耕作层(0~30cm)Zn、Cu、Pb总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少,而Cd元素的垂直分布呈向下迁移的趋势.Cd、Zn、Cu、Pb等4种重金属含量水平分布特征相似,均为1号样地>2号样地>3号样地>4号样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张士灌区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和种群分布受重金属污染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N、P、K)对微生物的正面效应大于重金属对微生物的负面效应.土壤全量Cd和速效K对微生物参数的影响最为明显,Cd含量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Cmic)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速效K含量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可培养微生物种群数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94.
微生物法液相氧化SO2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酸性水溶液、含Fe3+水溶液、含Fe2+水溶液、细菌菌液和细菌培养基水溶液脱除二氧化硫的实验,探讨了微生物液相氧化二氧化硫的途径.以液相中SO42-浓度考察了Fe3+浓度、Fe2+浓度、进口SO2浓度以及温度对脱硫成酸的影响.微生物脱硫有2种机制:一是直接氧化作用,即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将S(IV)氧化成S(VI);二是间接催化氧化,氧化亚铁硫杆菌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快速氧化Fe2+成Fe3+,增强Fe3+对SO2的液相催化氧化能力,研究表明微生物脱硫以间接催化氧化为主.在浓度0~1.2g/L之间,Fe3+和Fe2+浓度越高,脱硫效果越好,氧化亚铁硫杆菌表现出对Fe3+/Fe2+体系氧化SO2的强化效果.入口SO2浓度越高,细菌脱硫效率越低,但液相中SO42-浓度随进口SO2浓度增加变化不大.温度对微生物脱硫影响较大,最佳脱硫温度为30~40℃.  相似文献   
995.
A study of daily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radon concentrations in underground buildings in major cities of China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the Model 1027 continuous monitor, radon concentrations in the underground buildings changed through two cycles each day. The first cycle was from 12:00 to 0:00 and the highest or lowest value, depending on location, was at about 19:00. The second cycle had a little change. Based on the data from solid state nuclear detectors (SSNTD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radon concentrations in underground buildings in winter were lower than in summer, which was opposite to that above the ground level. Similar to that above the ground level, the radon concentrations in spring were close to the year-round average radon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996.
对比两组填充了离子交换纤维FFA-1的固定床反应器(R1和R2)的运行处理效果,研究负载功能微生物的离子纤维组合工艺对不同浓度As(III)的去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了三价砷氧化菌(AsOB)的R1能够长期稳定并高效地去除不同浓度(1~10 mg·L-1)As(III).未接种AsOB的R2反应器初期无法去除As(III),随着微生物逐步侵入R2反应器,7 d后R2反应器As(III)去除率逐渐与R1接近.相对于一直稳定运行的R1反应器,每次提升进水中As(III)浓度后R2去除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进水中NO3-和SO42-等阴离子也会被R1和R2去除从而导致As(III)去除总量的下降.离子交换纤维FFA-1再生实验证实R1和R2中的纤维与原始的离子交换纤维FFA-1再生效果相当(再生率均达到90%以上).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种群结构在反应器中的变化发现离子交换纤维作为微生物载体可能是影响微生物种群结构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证实了功能微生物AsOB联合离子交换纤维可以作为一种高效去除地下水中三价砷的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薛岩  方俊  王静舞 《火灾科学》2017,26(4):191-197
低压导线火蔓延的研究对于飞机和航天器的防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镍铬合金线芯、聚乙烯(PE)绝缘层导线火蔓延过程中的熔融滴落现象,在低压舱内开展了不同气压、不同氧气浓度的大量实验研究,获得了导线熔融滴落频率、质量和火蔓延速度,以及不同氧浓度熔融滴落的上下限。结果表明:(1)在熔融滴落过程中,由于滴落会产生向上的动量,从而使火焰在滴落后发生突然的"跳动"现象,火焰高度先增加后降低;(2)滴落上限和滴落下限随着氧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可以划分为3个不同的区域:火蔓延仅存区;滴落和火蔓延共存区;无滴落无火蔓延区。滴落上限和滴落下限下降曲线在50%氧浓度、5kPa压力发生会合,此后只有火蔓延而不存在滴落现象。(3)当压力降低时,由于线芯温度增加,线芯传导热量增加,导致绝缘层熔融速率加快,从而使得滴落频率增加,同时液滴的表面张力随着压力的降低而增加,使得低压下液滴的质量变大。  相似文献   
998.
通启运河通州段表层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行通启运河通州段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采样分析通启运河通州段表层底泥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该河段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监测河段内底泥中各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PbZnCdCuNi,其中Pb达到中-强污染程度;5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dPbCuZnNi,其中Cd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达到强,Pb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中等。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于2018年12月6-12 日在西安市开展高时间分辨率的实时在线观测.观测期间颗粒物数浓度和PM2.5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一致,表明颗粒物数浓度可以反映大气污染状况.结合自适应共振神经网络算法和人工分类方法,将颗粒物共分为7类,分别是元素碳颗粒(EC)、有机碳与元素碳混合颗粒(OC...  相似文献   
1000.
矿用救生舱内二氧化碳净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救生舱是在矿井下发生事故后保护被困矿工生存、等待救援的密闭舱室设备。在救援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处理是舱内空气净化系统的一项主要功能。本文对救生舱内二氧化碳净化装置的功率、吸收效率、药剂床层厚度等因素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确定了救生舱二氧化碳的最优净化方式,并通过救生舱内真人生存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最终得出救生舱内处理二氧化碳最佳反应条件为:药剂量20kg,最佳功率为100W;间歇式工作的运行时间与停机时间比例为2:3;在救生舱内8人生存模拟实验中,得出8kg药剂可供8人使用6.1h,平均吸收速率为1.34L/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