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3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703篇
安全科学   457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195篇
综合类   1904篇
基础理论   272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131篇
社会与环境   197篇
灾害及防治   9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污水处理智能控制与优化控制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目前污水处理中的智能控制与优化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对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络软测量与控制、优化控制等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引入智能控制是一种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方法.污水处理最优控制能使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达到预定标准,而且使出水水质满足要求不增加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42.
蚯蚓-菌根相互作用对土壤-植物系统中Cd迁移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灰化土(Aquods soil)为供试土壤,分别加入4种含量的Cd2 (0、5、10、20 mg·kg-1)模拟土壤污染,设置单独加8条蚯蚓(Pheretima sp.)、单独接种菌根(Inoculum Endorize-Mix2)、同时接种蚯蚓和菌根的3种处理,以不加蚯蚓和菌根为对照,各处理均种植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研究蚯蚓、菌根相互作用对土壤-植物系统中Cd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菌根对土壤pH无明显影响,加蚯蚓可使土壤pH比对照约降低0.2,蚯蚓和菌根同时作用对土壤pH降低没有协同作用.(2)蚯蚓或菌根的加入均能显著增加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蚯蚓的影响大于菌根,同时加入蚯蚓和接种菌根对土壤中DOC的增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3)蚯蚓活动增加了黑麦草根部Cd的积累,菌根则能促进Cd从黑麦草根部向地上部转移,二者具有促进Cd向地上部分转移的协同作用.(4)蚓粪和土壤中DTPA提取态Cd含量与黑麦草吸收Cd量呈显著相关(p<0.01),而蚓粪中DTPA提取态Cd含量均显著高于土壤中的含量(p<0.05).因此,蚓粪中有效态Cd是植物吸收Cd的重要供源.  相似文献   
43.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本文通过改变培养基的种类、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来选择絮凝剂产生菌“Dfjm-1”高效低廉的培养基 ;通过改变培养基初始 p H值、培养温度、培养过程中的通气量等因素 ,得出“Dfjm-1”菌株产生絮凝剂的最佳条件。Dfjm-1产生絮凝剂的最佳因素为 :培养基初始 p H值为 6.5~ 7.0 ,培养温度为 3 0℃ ,培养时间为 60小时左右 ,通气量为 :早期 :2 50 r/ min;中期 1 50 r/ min;后期 1 0 0~ 1 50 r/ min  相似文献   
44.
人工湿地组合系统除磷的净化空间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小试试验研究了由塘系统、垂直流、推流床单元组成的人工湿地工艺系统组合在内部不同空间上除磷的净化效应。结果发现,在高水力负荷下运行一段时间后,各套组合工艺系统对磷的净化效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下行池单元表层对磷的去除效率下降得最为显著;在各种组合中,塘单元对磷的净化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好氧塘单元与湿地的联用却可以有效地避免正磷酸盐释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
水库触发地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诱发的地震活动由于其潜在的破坏性巨大而受到重视。自1945年Carder首次指出美国米德湖水库蓄水触发地震后,各国学者针对不同地区的水库触发地震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总结前人研究的结果,将人类对水库触发地震的研究内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1)空间分布;(2)触发机理;(3)类型;(4)特征。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通过水库触发地震研究综述,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地震活动与水库运行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微絮凝双层滤料过滤处理含油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电和机械加工行业排水中含油废水的特性 ,提出了微絮凝双层滤料过滤法处理工艺。通过实验 ,肯定了其良好的除油效果 ,并对影响除油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 ,确定了处理工艺流程及合理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47.
城市洗车业存在水资源严重浪费,行业管理不到位导致水体污染等诸多问题,却没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为此,针对洗车业存在的问题,以徐州市为例,从管理、技术、经济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8.
图书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但图书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也存在着很多的微生物和昆虫类,在借、阅、还的循环中造成交叉感染。本文根据微生物及昆虫类生长繁殖特点,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既不损伤图书文献纸质,又能保护读者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9.
对多宾斯 坎普 (Dobbins Camp)水质模型进行了修正 ;并分别运用传统多宾斯 坎普模型和修正模型 ,对某河段实测资料进行BOD、D(氧亏 )计算 ,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 ,及分析溶解氧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用常规生物法处理合成制药废水难以去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且存在不能稳定达标的问题,应通过用跨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出具有高降解性、高絮凝性、高适应性的基因工程菌株来解决上述问题。为检验基因工程茵的有效性,对基因工程茵进行了抗生素遗传性能鉴定和电子显微镜(SEM)的形态鉴定,并在制药废水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基因工程茵的培养和接种。结果表明:基因工程菌株能成功取代原有土著茵并具有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