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8篇
  免费   532篇
  国内免费   1924篇
安全科学   486篇
废物处理   283篇
环保管理   470篇
综合类   3699篇
基础理论   95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94篇
评价与监测   368篇
社会与环境   514篇
灾害及防治   20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386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502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61.
大多数天然气藏CO2含量为10%~98%,CO2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腐蚀极其严重。文章主要针对高含CO2天然气运输管道腐蚀的问题,开展缓蚀剂的筛选,重点开展CO2腐蚀规律研究与实验,评价环境温度、CO2分压、流动速度对腐蚀规律的影响,明确缓蚀剂的影响因素,结合管材的材质,优选评价不同类型的缓蚀剂,缓蚀效率分别为90.53%和92.64%,在管道凝液介质的气相及液相中都有较高的缓蚀效率。通过设计现场加药工艺及制度,监测评价缓蚀剂缓释效果和腐蚀情况,可防止管道运输过程中CO2腐蚀的侵害,长输管线内腐蚀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962.
环氧树脂高盐废水是目前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采用混凝联合生物强化工艺:通过混凝过程进行预处理后,投加嗜盐菌进行生物强化考察盐度变化对系统降解有机物的影响以及污泥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废水中氯离子浓度达到驯化目标10 g/L时,系统对COD的去除率仍稳定在85%左右;以没有投加嗜盐菌的反应器为对照组,在进水COD平均浓度为550 mg/L左右,氯离子浓度由12 g/L增至21 g/L时,对照组COD平均去除率由82%降至60%以下,而投加了嗜盐菌的反应器(投加组)则仍保持在85%以上;此外,盐度的变化同时影响污泥的活性及其沉降性能,随着盐度增大,两组中的污泥活性均有所降低,但投加组的污泥活性相对较高,其污泥的沉降时间和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值也较低.采用本工艺处理环氧树脂高盐废水,使得生物处理过程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且能够保持较高的耐盐度和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963.
磷酸铵镁热解循环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磷酸铵镁结晶技术的药剂费用。同时,在磷酸铵镁热解过程中添加Mg(OH)2碱促媒介,能阻止磷酸氢镁向焦磷酸镁的转化,并降低热解产物氨氮去除过程中上清液磷酸盐的残留。在Mg(OH)2∶NH+4摩尔比为1∶1,热解温度为110℃条件下,热解产物沉氨效率接近84%,上清液磷酸盐残留量为0.02 mg/L。  相似文献   
964.
为解决当前气化炉供料系统风险分析不完善的状况,提出1种基于贝叶斯网络和HAZOP的风险分析模型。以某单日投煤量3 000 t级气化炉煤化工企业实际运行情况为研究对象,应用HAZOP法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并将HAZOP分析结果中各偏差产生原因转化为贝叶斯网络节点;考虑到先验知识的缺乏问题,引入Leaky Noisy OR模型,通过文献资料和相关领域专家经验知识获得先验概率,并利用贝叶斯网络进行风险分析,找出系统运行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未知因素影响会使各节点的后验概率值差异性降低,更加贴合实际;在引入未知因素影响后,系统运行薄弱环节并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65.
根据长三角空气质量区域预报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分区文字预报和落区图预报两种方式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空气质量指数级别预报准确性评估方法。分区文字预报根据设定的预报准确性判定方法计算预报评分,落区图预报按区域内预报准确城市占比进行准确率统计。分区文字预报结果显示,2017年长三角区域的预报准确天数占比为62.2%,预报评分为70.2,区域预报评估效果良好。落区图预报评估结果显示,预报级别偏差具有地域性差异,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和江西中北部预报等级偏高,长三角中南部沿海城市预报等级偏低。该套评估方法可为区域空气质量预报偏差成因分析提供依据,为区域预报工作的改进提供定量参考。  相似文献   
966.
为解决传统冻结壁设计方法不能真实、合理地反映黏土地层中联络通道冻结壁实际受力情况,进而导致冻结壁厚度设计过于保守的问题,结合黏土地层直墙拱形冻结壁实际受力特点,基于对冻结壁支护压力的合理计算,提出1种适用于黏土地层冻结壁厚度设计的优化方法。结果表明: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该方法所确定冻结壁支护压力与实际施工环境中冻结壁受力状态吻合效果更好,并且能够提供合理的安全储备;经数值计算和现场应用验证,计算所得冻结壁设计方案可以满足施工环境中的承载力及变形稳定性要求;且相较传统设计方案,所得方案兼具安全性与经济性,可有效规避因设计过于保守和冻结周期过长引起的冻胀、融沉变形过大等工程灾害的风险;该方法高效、易行,可为传统冻结壁设计方法提供必要补充,亦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67.
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正  杨浩  冉宇 《环境与发展》2020,(1):228-228,230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围绕污染农田土壤修复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望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68.
针对原油电脱盐废水处理形势日益严峻的问题,介绍了电脱盐废水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分析了电脱盐废水预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效果,总结了影响电脱盐废水特点的主要因素,指出改进原油开采技术、提高电脱盐装置的运行和管理水平可从源头上改善电脱盐废水水质,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对控制电脱盐废水污染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69.
宁宇  周辉  纪严 《环境技术》2020,38(4):31-35
随着任务电子系统在飞机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些以任务电子系统功性能为主要作战指标的特种飞机,如预警机、电子干扰机、侦察机、指挥通信机等,其载机大修在国内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标准和体系,但是任务电子系统的大修还是空白篇幅,没有相关的指导依据,本文为特种飞机任务电子系统大修的必要性、修理周期、目的、方法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70.
• Pig feces is the predominant excrement produced by animal husbandry in China. • The PF, Pig-1-BacTaqMan, and Pig-2-BacTaqMan MST assays showed better performance. • The pig-specific MST assays can contribute to managing the pig fecal pollution. In China, pig feces is the predominant source of excrement produced by animal husbandry. Improper use or direct discharge of pig feces can result in contamination of natural water systems. Microbial source tracking (MST) technology can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fecal pollution in environmental water, and contribute to the management of pig fecal pollution by lo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ies. However, the accuracy of such assays can be context-dependent, and they have not been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under Chinese conditions. We aimed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five previously reported pig-specific MST assays (PF, Pig-Bac1SYBR, Pig-Bac2SYBR, Pig-1-BacTaqMan, and Pig-2-BacTaqMan, which are based on Bacteroidales 16S rRNA gene markers) and apply them in two rivers of North China. We collected a total of 173 fecal samples from pigs, cows, goats, chickens, humans, and horses across China. The PF assay optimized in this study showed outstanding qualitative performance and achieved 100%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However, the two SYBR green qPCR assays (Pig-Bac1SYBR and Pig-Bac2SYBR) cross-reacted with most non-pig fecal samples. In contrast, both the Pig-1-BacTaqMan and Pig-2-BacTaqMan assays gave 100%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se, the Pig-2-BacTaqMan assay showed higher reproducibility. Our results regarding the specificity of these pig-specific MST assays differ from those reported in Thailand, Japan, and America. Using the PF and Pig-2-BacTaqMan assays, a field test comparing the levels of pig fecal pollution in rivers near a pig farm before and after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governance indicated that pig fecal pollution w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t this lo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