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62篇
安全科学   18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720篇
基础理论   118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68篇
灾害及防治   6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对金属射流的侵彻防护进行研究是研究侵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弹药的销毁工作中,需要在可控炸高下对射流进行防护。通过分析大炸高情况下聚能射流运动和侵彻的特点,对钢筋混凝土防护墙如何有效地防护聚能射流侵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92.
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产生量估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含有约60%左右的甲烷,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有效开发利用的前提是对填埋气产气量及产气速率进行较为准确的估算,而填埋气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为此一些发达国家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文章据此对各种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产生量及产气速率的估算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按照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进行了分类,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同时对先进国家的经验模型进行了剖析,为填埋气的利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新型天然有机高分子阳离子改性絮凝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发绿色絮凝剂,改善水资源短缺现状,以天然有机高分子玉米芯准纳米粉(QCCP,直径<0.147 mm)为母体,用三乙胺与环氧氯丙烷共聚产物为阳离子单体(M)进行改性.采用H2O2-FeSO4作引发剂,制得一种新型天然有机高分子阳离子改性絮凝剂DXSL-Ⅰ,确定了优化的反应条件.将2.0 g QCCP与含有0.7 g NaOH的8 mL水混合,40 ℃条件下碱化60 min.然后,加入8 mL醚化单体和体系总质量0.01%引发剂以及0.1% NaCl作为抑制剂,55 ℃条件下醚化3.5 h.实验表明,用该絮凝剂絮凝处理高岭土悬浊液时,不到5 min中层透光率就能达到95%以上.其絮凝性能达到传统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技术指标.此外,运用红外谱图化学结构分析和扫描电镜介观形貌分析辅助说明了改性反应的成功.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讨微生物修复不同类型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应用固定化毛霉对多环芳烃污染工业土壤及农田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CD)提取模拟评价多环芳烃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并分析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和生物可利用性的相关关系.焦化厂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30 d降解率为77.6%,沈抚灌区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30 d降解率为54.2%,焦化厂土壤和污灌区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差异明显.焦化厂土壤和污灌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30 d降解量和多环芳烃的环糊精可提取量具有相关性,各环数多环芳烃的环糊精可提取量变化解释了焦化厂和污灌区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差异机制,说明可用环糊精提取量预测微生物降解土壤多环芳烃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5.
以活性炭和焦化废水为例,将吸附废水尾水的粉末活性炭(PAC)分离,再吸附原水,从吸附过程和投加量考察COD的去除,运用GC/MS对吸附过程的微观组分进行解析,再进行燃烧热值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尾水选择合适粉末活性炭,少量投加即可使出水COD达标排放;吸附尾水时主要去除生物系统难以降解的有机组分,再吸附原水时,对酚类物质、氮杂环化合物以及多环芳烃类都具有显著的效果,表现出非选择性,吸附过程完全受控于高浓度组分;单位废水可提供的热值Qw=(45.990±3.521)×Cm,吸附原水有机物的活性炭,其燃烧热值有显著提高,增量ΔQ由ΔQ=(45.990±3.521)×(Cm-Ce)×V决定.针对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有机废水,上述工艺通过能源回收的方式可实现工程造价与运行费用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96.
以天津市公路绿化带大叶黄杨为修复植物,采用生物解吸法及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标准筛筛径、浸泡温度、浸泡时间、真空度和减压时间对脱除材料内重金属Cr、Cu、Zn和Pb的脱除作用。结果表明,真空度、浸泡时间对Cr、Cu、Zn和Pb的脱除作用较明显,减压时间对Cr、Cu、Zn和Pb的相对脱除率最为显著。Zn和Cu的迁移性较高,调节各操作参数对脱除Zn、Cu的作用较明显,其平均脱除值和平均脱除率均较高。本底值高低对脱除Zn、Cu和Cr、Pb影响较大。Cr和Pb对筛径和减压时间敏感性较强,对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及真空度敏感性较差。认为基于生物解吸法通过选择适宜的操作参数对脱除修复植物内部分重金属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城市景观水体混凝除藻过程对氮元素协同去除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城市景观水体净化为目标,考察混凝除藻同时去除氮元素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结果发现,水体内较高的DOC(溶解性有机质)含量会阻碍藻浊度的去除. 聚合氯化铝(PACl)以及PACl与硫酸铝(Alum)的复合剂(PACl+Alum)对藻浊度的去除效果均相对单独使用PACl或Alum较好,其中PACl+Alum对其他物质(如氮、DOC等)的去除效果也相对单独使用PACl或Alum更佳;在同样的最佳投药量时,低pH条件能获得更好的藻浊度去除率;对氮元素去除的进一步研究发现,DON(溶解性有机氮)的去除特征和过程与TN(总氮)非常一致,表明该水体TN的去除主体上是通过DON的去除实现的;低pH条件同样有利于氮和DOC的去除;但DOC与DON去除的不同步性,说明DOC中的DON成分和性质是非均一性的,是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8.
以大气RH(相对湿度)为基准对上海2005─2009年大气质量和气象资料的日均观测资料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了RH与ρ(PM10)、大气能见度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在将RH以5%的间隔进行分段后,各区段ρ(PM10)平均值与RH平均值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相关系数)达0.97;随着RH增大,大气能见度随ρ(PM10)变化率的绝对值增大;RH在75%以上时,增加相同的ρ(PM10)所导致的大气能见度下降量是RH在40%~45%时的5倍以上;RH小于75%时,大气能见度可较好地反映ρ(PM10)的变化,而RH大于75%时,大气能见度的降低主要反映PM10含水量的快速增加而并不指示ρ(PM10)的增加.   相似文献   
999.
滇池近代富营养化加剧过程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认识滇池内源污染特性在湖泊环境演变过程中的变化,采集滇池北部和中心2根柱状沉积物样品,分析了TOC(总有机碳)、TN(总氮)、BSi(生物硅)及磷形态含量剖面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其与滇池富营养化历史的关系. 结果表明,滇池沉积物中w(TOC)与w(TN)自20世纪50年代后增加显著.n(TOC)/n(TN)介于7.0~13.5之间,表明滇池内源藻类和细菌等对沉积物中有机质贡献大. 滇池沉积物中w(TP)剖面变化规律反映了滇池由中营养化向富营养化过渡的过程. 沉积物中w(TP)与w(TOC)呈显著相关(R=0.91,P<0.01),表明滇池外源磷的输入与生物量的增长以及蓝藻水华暴发的一致性和外源磷污染控制的必要性. 滇池不同区域w(BSi)剖面变化及其与w(TOC)、w(TP)的关系表明,滇池在长期演变中,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了变化. 滇池北部近年来富营养化加剧,蓝藻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群而导致生物群落结构单一化;而中部等地区硅藻仍保持大量增长趋势,表明藻类在该区域处于大量增长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根据集输管道在线腐蚀监测数据,采用剪切应力表征湍流两相流动对管道内壁的冲刷作用,以湍流强度表征湍流传质强化对腐蚀的影响程度,同时集成普光气田集输管道室内静态腐蚀实验数据,建立了普光气田集输管道动态腐蚀预测模型,为普光气田集输系统腐蚀监测及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