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2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1745篇
安全科学   489篇
废物处理   257篇
环保管理   486篇
综合类   3508篇
基础理论   912篇
污染及防治   1244篇
评价与监测   320篇
社会与环境   240篇
灾害及防治   30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517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太湖水污染近期变动趋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湖水污染是公众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近3年调查资料,对太湖水污染治理措施(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水的治理、河道清淤和引水工程、农业面源治理及禁用含磷洗涤剂等)、水质变动趋势及影响太湖水质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太湖水污染的进一步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含纤维素废水生物水解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植物或动物纤维所产生的高浓有机废水,含短小纤维、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蜡质、果胶及其分解产物(糖、脂肪酸、醇等),较难生物处理,属含纤维素废水。试验研究和生产应用表明,生物水解对含纤维素废水中高分子有机物,可予分解并提高度水可生化性:在常温、PH约9.5时,水解池污泥浓度达6.5~16.0g/L,容积负荷达2.9kgCOD/m^3.d,COD去除率为24—36%,VFA提高3.9—5.1倍,BOD/COD提高12~16%。分析认为:中温、酸性,纤维素、木素含量低时,水解效果应更好。  相似文献   
103.
简述了燃煤氮氧化物的产生、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综述了燃煤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相关建议及解决的方案途径。  相似文献   
104.
阐述了缺氧生物筛选——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设计要求。该技术用在造纸废水处理工程上作为主要的生化处理单元,可抑制丝状菌繁殖,避免污泥膨胀,而且还具有耐冲击负荷、污泥沉降性能好等特点,实际工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废弃物的环境排放带来了生态与健康的安全隐患。本文在全面调查基础上,归纳分析了上海生物废弃物排放现状,并从意识层面、法规层面、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了上海生物废弃物排放控制的分类分级、环境安全评估、排放许可证发放、就地与集中处理结合、排污申报登记等基本管理思路和相应的管理组织结构体系。此外,结合当前需要,提出近期实施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6.
DNA链断裂作为醛类污染物接触标志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通过对小鼠脾淋巴细胞染毒试验 ,测定了甲醛、乙醛、丙稀醛单独及联合作用下对细胞DNA分子链断裂损伤。结果表明 ,3种醛均能引起DNA分子发生链断裂 ,对于乙醛和丙稀醛存在明确的剂量 -反应关系 ,3种化合物还还存在着一定的协同作用。上述结果提示醛类污染物潜在致癌性的一个可能机制以及DNA断裂作为醛类化合物接触标志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7.
氯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国臣  张虹  张振家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4):180-182,186
综述氯代有机物的结构与其生物降解性的关系。降解机理和所需环境条件,以及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控制氯代有机物污染能力的可行性;研究的热点领域有:共基质条件,厌氧-好氧联合处理系统,构建跗工程菌株,化学、物理和生物联合处理工艺和反应器设备等;表明利用生物技术控制氯代有机物污染的应用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08.
笔者自行开发并研制了低空( < 1 km) 分层降水和云水采集系统,该系统成功地应用于福建省厦门市和贵州省贵阳市酸性降水来源和成因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探讨酸性降水来源和成因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支持。该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航空测量,目前国内外的类似研究中没有使用该系统进行样品采集的先例,因此该系统的开发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9.
建立了GC-ECD测定海洋环境样品中OCPs的分析方法。通过Florisil柱层 析的分类分析和毛细管GC-ECD的测定,得出了OCPs柱层析的分离点(所需正己烷 的最小淋洗体积为150ml)和OCPs的回收率(其范围为21.8%~108.7%),给出了海洋环境样品中OCPs的含量。结果表明,本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0.
胡冉  曹波 《重庆环境科学》1998,20(4):47-49,59
选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显性致死突变试验对新型食品添加剂“赛力奇”的致突变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三项试验的结果均生。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试行)》的规定,认为“赛力奇”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