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1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2258篇
安全科学   453篇
废物处理   230篇
环保管理   368篇
综合类   3686篇
基础理论   914篇
污染及防治   1406篇
评价与监测   293篇
社会与环境   282篇
灾害及防治   16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土壤中降解聚己内酯(PCL)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及降解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土壤中能降解聚己内酯(PCL)的微生物并研究其降解效果,对陕西普通土壤中的细菌、真菌、霉菌和放线菌进行驯化、筛选,并分别对PCL进行生物降解,研究降解前后PCL质量损失、表面形态、结晶度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陕西普通土壤中存在能够降解PCL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其中放线菌的降解能力最好,真菌中霉菌的降解能力相对较弱,部分细菌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经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具有较强降解PCL的细菌为蜡状芽孢杆菌.经上述菌种侵蚀后的PCL球晶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其结晶度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92.
掺Fe^3+A-TiO2粉末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一兵  郑敏  蒋荣彬  江雷 《生态环境》2010,19(7):1700-1703
以硫酸钛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了掺Fe^3+TiO2粉末,用SEM和XRD测定了样品的形貌和晶型,研究了以自制的掺Fe^3+A-TiO2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作用。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为锐钛矿型TiO2即A-TiO2。365nm紫外光照射下,用自制的掺Fe^3+A-TiO2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最佳条件是:10mg·L^-1的甲基橙溶液中加入0.050g掺5%Fe^3+(物质的量比)A-TiO2粉末,用HNO3调节溶液成酸性后,18℃恒温反应4h,降解率达到57.8%。  相似文献   
993.
投饵养鱼对潘家口水库藻类生长影响的围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敏  黄岁樑  杜胜蓝  臧常娟  高峰  林超  罗阳 《生态环境》2010,19(8):1906-1911
设置投饵、投饵单养花鲢(Aristichthisnobilis)、投饵单养鲤鱼(Cyprinuscarpio)、投饵混养花鲢和鲤鱼以及空白对照5个围隔及水库背景水体,研究投饵养鱼对潘家口水库浮游藻类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试验期间水库水体和空白对照围隔中总藻平均密度分别为2.60×10^6L^-1和3.38×10^6L^-1,均以蓝藻和绿藻为主且基本保持稳定状态;投饵能有效促进藻类生长,只投饵围隔中总藻平均密度达到1.17×10^8L^-1,藻种组成向单一鱼腥藻(Anabaena)方向演替;养殖花鲢抑制藻的生长,参照只投饵围隔,抑制率接近80%,绿藻占据极大优势,其中栅藻(Scenedesmussp)、芒锥藻(Errerellabornhemiensisconr)和空星藻(Coelastrumsp)成为优势藻种;投饵养殖鲤鱼也能有效降低藻生物量,总藻平均密度为4.07×10^7L^-1,绿藻占总藻的比例由27%增加到95%,其中空星藻和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Beij)为优势藻种;投饵混养花鲢和鲤鱼围隔中总藻密度稍高于单养花鲢和鲤鱼围隔,为4.37×10^7L^-1,栅藻和鱼腥藻为优势藻种。  相似文献   
994.
鸡粪腐解过程中不同溶性腐殖质结合铜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鸡粪为材料,添加不同比例的铜锌进行腐解试验,研究了腐解过程中不同溶性腐殖质结合态铜(水溶性、氢氧化钠溶性、氢氧化钠-焦磷酸钠混合液溶性)浓度的动态变化、受锌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有效铜的关系.结果表明,粪肥原样H2O-Cu(水溶性腐殖质结合态铜)占其全铜量的10.97%,在腐解过程中先上升后下降;随着粪肥中添加铜量的增加(1:1、2:1、3:1处理),H2O-Cu占其全铜的比例相应减少了(平均分别占其全铜的比例的7.10%、5.18%和3.74%);H2O-Cu随着腐解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在腐解的后期(45、60d),粪肥中锌含量的增加会降低H2O-Cu含量.腐解初期粪肥原样NaOH浸提腐殖质-铜(NaOH-Cu)占其全铜量的70.87%,随腐解进行其比例大幅度下降;NaOH-Cu占其全铜的比例随着加入铜的增大而有所下降,分别为55.59%、46.04%和38.08%,且随着腐解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粪肥中锌含量的增加对NaOH-Cu含量变化影响较小.粪肥原样中NaOH-Na4P2O7提取腐殖质结合态铜(NaOH-Na4P2O7-Cu)占其全铜量的24.29%,随腐解过程呈增加趋势,NaOH-Na4P2O7-Cu量随着加入铜量的增加而增加,占其全铜比例的15%~25%;粪肥中锌含量增加对NaOH-Na4P2O7-Cu有促进作用.粪肥添加铜锌后,3种浸提剂提取的可溶性腐殖质结合态铜有55%~80%分配在NaOH的溶液中,10%~30%分配在NaOH-Na4P2O7碱性混合液中,0~10%在水溶液中;随加入铜含量和锌含量的增加,NaOH-Na4P2O7-Cu平均分配比(占3种町浸提性腐殖质-Cu的比例)增加,NaOH-Cu和H2O-Cu的分配比减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2O-Cu、NaOH-Cu和NaOH-Na4P2O7-Cu之间显著正相关,它们与有效铜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995.
以工业废弃物粉煤灰和当地粘土为主要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发泡剂,采用发泡注浆法制备轻质莫来石耐火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耐火材料晶相的影响以及发泡剂的种类、添加量和浆料固含量对轻质耐火材料常温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烧结温度可改善耐火材料的晶相,同时对制品的孔隙率也有一定影响。选择适宜的发泡剂及添加量,在一定的浆料固含量范围内,可以制备容重小,孔隙率高,导热系数小,机械强度适中的轻质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对能够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生理特征和人体舒适感的体表微气候的指标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将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和显示技术应用于个体防护服装进行健康与安全监护的路径与方法,设计了应用于人体生理状态和体表微气候监测的信息采集、传输、显示和记录系统,研制了可以用于防护服装的智能化生理指征和微气候监测系统,赋予个体防护服对着装者生理状况和着装微环境进行监测的功能。同时也对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以便为个体防护服装的智能化监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分别以五氧化二钒为钒源、双氧水为溶剂和以偏钒酸铵为钒源、稀硫酸为溶剂,通过低温水热法合成了五氧化二钒纳米带和纳米板。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产物均为正交的五氧化二钒晶型,纳米带宽度100~300 nm,厚度约100 nm左右,纳米板形状规则,分布较为均匀,厚度在纳米级别。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呈增长态势,危险废物出口的数量也逐年增加。本文重点分析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危险废物出口管理经验,结合发展中国家马来西亚的管理模式,通过综合研究国际危险废物出口管理政策,对我国危险废物出口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9.
简述了中国锰矿资源的特点,简析了锰矿中的杂质对软锰矿烟气脱硫体系的影响,并在矿石中杂质对体系pH缓冲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软锰矿分为高碱性矿石、中碱性矿石和低碱性矿石。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2006-2012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测算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对三大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结果显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省经济发展、三大产业有着良好的拉动作用,但相对于发达省份,其总体贡献率水平较低.提出安徽省今后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产学研联合等对策与措施,促进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实现安徽省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