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342篇
安全科学   116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727篇
基础理论   116篇
污染及防治   151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47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我国农药产量的逐年提高,农药废水的处理形势也日益严峻,因此农药废水处理的新工艺、新方法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根据文献资料,概述了农药废水的种类、特点及其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以及近些年发展的磁分离法和超声波技术处理法,并叙述了目前我国有机磷、有机氯、有机硫等农药废水的处理现状及研究成果。同时指出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及实行清洁生产制度将成为我国农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2.
此文构造了面向工艺过程规划的现代模具制造框架,并与传统模具制造相对比,总结出现代模具制造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3.
焦涛 《环境科技》2006,19(Z2):121-123
解决好圩区建设问题,有利于减轻洪涝灾害,促进水环境保护,实现水生态恢复。分析圩区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圩区建设的原则和策略,防洪规划和水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统筹兼顾,圩区建设工程与水环境建设工程应该相互利用,在提高全市防洪能力同时,保护好圩内水质和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水环境。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玻璃纤维过滤器处理含DEP雾废气的效率问题,在实验室进行了DEP雾去除实验。考查了不同气体入口浓度、过滤流速下玻璃纤维过滤捕集装置对含DEP雾废气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利用玻璃纤维过滤器去除DEP雾,在DEP雾粒径主要分布为0.48~3.4μm之间,DEP雾浓度小于220 mg/m3,过滤流速小于10 cm/s情况下,玻璃纤维过滤器对DEP雾的去除率大于99%,最大气体流量下的压力降小于1610Pa;同时对含油(酸)雾废气除雾效果好,特别是对于粒径特别细微的油(酸)雾,捕集效率也很高,还可回收利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5.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湖水水质逐步变坏。1977年湖的北部出现赤潮,1983年湖的南部出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产物微囊藻。多年来,在深水区湖水温度分层情况下,叶绿素a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湖的表层(Tezuka,1984)。但在1994年夏季,降雨量极少的情况下,在深水区叶绿素a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温跃层附近,这种现象在琵琶湖是罕见的(Nakanishi,1995)。最近,琵琶湖北湖的藻类爆发显著增加了溶氧的消耗,导致了湖底层溶氧的减少。如果湖底层溶氧持续减少,底泥储存的磷就会释放到湖水中,从而加快湖泊富营养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琵琶湖南北10个点1994年4月至1995年3月每月1次的常规观测资料,深入剖析了全湖物理化学参数的时空分布,不仅发现叶绿素的峰值在湖水温度分层时出现在温跃层的上部,而且湖底边界层同时出现了低溶氧和高浊度的现象。分析认为绿素a和溶氧、浊度的对应关系表明温跃层是一光合成活跃的区间。  相似文献   
26.
建立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标准体系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日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但是应急救援标准非常薄弱,造成应急管理和实际救援工作困难,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标准体系是应急救援工作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迫切需要。在总结国内外应急救援标准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标准体系框架以及标准制定的原则和重点。  相似文献   
27.
通过介绍“十一五”期间加快进行我国环保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提出了应当采取的措施及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28.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建设的背景下,客观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状态,是当前我国生态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之一。高密度的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超负荷的压力,通过生态承载力的分析能够定量测度这种状况,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2008年和2013年武汉城市圈各县域单元的生态足迹/承载力,并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各县域单元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生态足迹逐年增加,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相对较小,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根据生态足迹/承载力进行跨区县生态补偿测算,得到2008年和2013年武汉城市圈48个县域的转移支付情况,表明如果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整个区域能够达到生态系统供给和需求动态平衡的目标,缓解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压力,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9.
Three important groups of sem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SVOC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organic chlorinated pesticides (OCPs) and phthalate esters (PAEs), were produced by various human activities and entered the water body. In this study, the pollution profiles of three species including 16 PAHs, 20 OCPs and 15 PAEs in water along the Beijiang River,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Σ16PAHs in the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phases were obtained as 69–1.5 × 102 ng L?1 and 2.3 × 103–8.6 × 104 ng g?1, respectively. The levels of Σ20OCPs were 23–66 ng L?1 (dissolved phase) and 19–1.7 × 103 ng g?1 (particulate phase). Nevertheless, higher levels of PAEs were found both in the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phases due to abuse use of plastic products. Furthermore, non-cancer and cancer risks caused by these SVOCs through the ingestion absorption and dermal absorption were also assessed. There was no non-cancer risk existed through two kinds of exposure of them at current levels, whereas certain cancer risk existed through dermal absorption of PAHs in the particulate phase in some sampling sites. The results will show scientific insights in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status of combined pollution in river basin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strategies for incident control and pollutant remediation.  相似文献   
30.
基于不同时相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提取了武汉市2000、2005、2010和2014年的土地覆被信息,从城市扩展强度指数,城市中心坐标迁移和分形维数等方面分析了武汉市2000~2014年城市扩展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4年间,武汉市城市扩展强度指数为1.41,各主城区城市扩展强度不一,洪山区建设用地的增加对主城区城市扩展的贡献最大;在扩展过程中,武汉市城市分形维数增加,城市空间形态变复杂;其扩展呈现核心-放射扩展模式,并逐渐转向圈层式;自然条件、经济、人口、交通、政策和城市规划是武汉市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但随着交通的发展,自然条件和经济对武汉市城市扩展的驱动作用正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