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02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89篇
环保管理   125篇
综合类   886篇
基础理论   273篇
污染及防治   556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nitrous oxide (N2O), which is a strong greenhouse gas and dominate ozone-depleting subst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arbon source on N2O emission from anoxic/oxic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The mechanisms of N2O emission were also studied. Long-term experiments were opera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ree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i.e., glucose, sodium acetate, and soluble starch) on N2O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batch experiments,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pecific inhibitors, were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N2O emission. The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OB) and denitrifiers community compositions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were also analyzed based on which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N2O emission were elucidated. The conversion ratios of N2O in reactors with glucose, sodium acetate, and soluble starch were 5.3 %, 8.8 %, and 2.8 %, respectively. The primary process responsible for N2O emission was nitrifier denitrification by Nitrosomonas-like AOB, while denitrification by heterotrophic denitrifiers acted as the sink. Reactor with sodium acetate showed the highest N2O emission, together with the highest nitrogen and phosphate removal ratios. Carbon sourc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N2O emission quantity and relatively minor effect on its producti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52.
新型转式垃圾焚烧过程中脱氯脱硫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有机垃圾焚烧过程钙基添加剂对HCl,SOx生成特性的影响,分别在自行设计的中空水冷转式垃圾焚烧炉和固定床加热炉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转式焚烧炉具有强化传热传质特性,能提高HCl、SOx的脱除率,可抑制有害气体的生成;同时也研究了 HCl,SO2气体同时存在时,钙基添加剂对脱氯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3.
添加天然沸石和石灰对土壤镉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土壤培养实验,研究镉污染土壤中添加沸石、石灰及两者配施对土壤pH值和土壤镉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沸石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培养时间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但均高于对照。高剂量石灰的处理对土壤pH的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土壤pH提高了3.33个单位。在土壤5~50 d培养过程中,石灰处理的土壤交换态镉含量呈现先逐渐降低而后略有升高的趋势,其余处理均呈下降趋势。培养50 d后,高剂量的沸石、石灰及高剂量沸石与石灰配施处理的土壤交换态镉含量从5 d时的67.54、61.95和55.56 mg/kg降低至54.65、49.93和45.96mg/kg。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培养时期交换态镉含量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关系。在10个处理中,L2Z3(石灰2 g/kg土和沸石60 g/kg土)组合处理效果最好,使土壤交换态镉含量下降了34.68%,碳酸盐结合态镉含量上升了4.30%,铁锰氧化结合态镉含量上升了16.97%,有机结合态镉含量上升了1.31%,残渣态镉含量上升了12.11%。  相似文献   
154.
烟草下脚料发酵制取乙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硫酸浓度、固液比和水解时间对硫酸水解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为:硫酸浓度为50%(w/w),固液比为10%(w/v),时间为100 min。烟草下脚料在最佳硫酸水解条件下,经5倍稀释,中和pH值至5~6。取经过滤后的水解液(FH)用酿酒酵母(Sacchharomyces cerevisiae)发酵产生乙醇,最大的乙醇浓度和乙醇产量分别为1.09g/L和54.5 g/kg。未过滤水解液(UFH,包括水解残渣)加入纤维素酶(70 U/100 mL)和酿酒酵母(Sacchharomyces cerevisiae)进行发酵,最大的乙醇浓度和乙醇产量分别为1.23 g/L和61.5 g/kg。  相似文献   
155.
低碳生活是一种自然地节约各种资源的习惯,是一种生活习惯。气候变化是本世纪最严重的全球问题之一,不断推进低碳生活是减少人类生活对气候影响的重要途径。低碳生活推广后,消费者对建筑的规划、环境影响以及节能等关注将增加,进而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分析低碳生活对建筑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和扩大宣传的多级支持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6.
157.
石油石化企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简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简要阐述石油石化企业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全过程,确定石油石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种类、识别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列举重点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方法,为石油石化企业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工作、为完成国务院规定的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奠定数据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8.
北京市春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北京市春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性,2008年3月至2008年5月,对北京市西三环大气颗粒物进行采样分析.测定了总悬浮颗粒物(TSP)与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日平均质量浓度,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大气颗粒物的微观形貌,并通过X射线能谱仪(EDX)对样品中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SP和PM10日平均质量浓度以初春最高,春天次之,春夏交际最低;PM10/TSP以春夏交际最高,初春次之,春天最低;大气颗粒物形态有规则和不规则2类,以不规则形态居多,同时发现花粉颗粒存在.EDX分析表明,大气颗粒物所附着的重金属中Pb所占的质量分散最高,并且集中吸附在细粒子颗粒物上.  相似文献   
159.
基于对湘潭锰矿红旗矿区土-水界面重金属污染流的采样分析,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锰矿区土-水界面重金属污染流中的锰、镍、铜、锌、镉、铅重金属的来源以及同源性。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的差异性、离散程度、变异性较大;锰—镍、锰—锌、锰—镉、锰—铅、镍—锌、铜—锌、铜—铅、锌—镉、锌—铅、铅—镉呈极显著正相关,镍与锰以外的其他重金属相关性都较低;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58.300%、16.628%、11.115%,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1.543%,并且6种重金属在主成分1的载荷非常高。结合矿区的周边环境和自身特点,表明6种重金属的主要共同来源为矿区内的矿业活动,并且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农业活动等也对矿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60.
采用十二烷基多糖苷季铵盐作为改性剂制备改性膨润土,研究了改性膨润土联合混凝剂去除有机物的效果,考察了有机改性剂用量、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膨润土投加量、pH值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改性膨润土的改性和去除机理。结果表明,经微波改性后,实现了十二烷基多糖苷季铵盐阳离子对膨润土的插层,增大了层间距,提高了膨润土的吸附性能。联合混凝剂投加改性膨润土能够改善絮凝性能,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在最佳条件下,改性膨润土与PAC联合后的强化混凝,对初始浓度15.3 mg/L的微污染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