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黄玉梅 《环境与发展》2020,(1):162-162,164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强制性,承担着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可靠信息数据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新环境"下,或不能够满足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要求,所以需要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理论探究,以为该项工作以及整个环境监测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理论。  相似文献   
132.
以粉煤灰和铁泥为原料、加入一定量NaCl作助溶剂室温下制备粉煤灰混凝剂,考察酸灰比与酸浓度对Fe3+、Al3+溶出率及混凝剂对黄河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3+、Al3+的最佳溶出条件为酸灰比3 mL/g、HCl浓度4 mol/L,此时Fe3+溶出率为28.1%,浓度为11.81 g/L;Al3+溶出率为5.2%,浓度为1.86 g/L。粉煤灰混凝剂对黄河水的处理效果在投加量2.38 mL/L、沉降时间30 min、pH 6.2~7.5时最佳,对浊度、SS和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7%、83.6%和62.3%,优于传统市售混凝剂PAC和FC,Fe3+、Al3+同时存在有利于各自优势的发挥从而提高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133.
昆明市分流制排水区域污水厂进水水质特征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昆明市某分流制排水区域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结果表明,95%保证率时,该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COD、SS、TN、NH3-N和TP质量负荷分别为11 100、30 000、39 400、2 000、1 600和390 kg/d.进水水质指标中除了SS和NH3-N之间无相关性外,其余各指标间显著相关(α<0.01).进水SS分别与BOD5、TP、COD有较强的相关性,其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0.786和0.915,进水BOD5分别与TP、COD亦有较强的相关性,其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08和0.918.进水BOD5/TN值>4和BOD5/TP值>20的累积概率分别为35%和94%,表明该污水处理厂进水有机物浓度不能满足微生物反硝化的需求,但可满足生物除磷对有机物和磷的理论需求量.  相似文献   
134.
针对昆明市某污水处理厂A2O和倒置A2O工艺二级出水NO3-N和TP较高的问题,利用沿程分析和批式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2套工艺进出水水量水质和沿程污染物转化进行分析,探究2套系统出水NO3-N和TP较高的原因。结果表明,污水厂进水水量变化不大进水污染物波动较大;A2O和倒置A2O工艺对有机物和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对有机物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9.4%,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99.3%和98.6%。A2O缺氧池内碳源不足导致反硝化反应受到限制,倒置A2O优先利用进水中的碳源反硝化效果高于A2O,但其受到回流溶解氧(DO)的影响较大。2套系统平均污泥龄(SRT)长达27.6 d,不利于驯化聚磷菌,因而在系统中几乎没有强化生物除磷。通过实际运行分析,SRT小于17 d时出水氮磷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5.
3AMBR工艺在昆明第四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第四污水处理厂3AMBR工艺于2010年投入使用,排放标准为国家一级A标,运行状况良好,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处理生活污水的MBR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量为6万m3生活污水,2012年年实际处理量2 071万m3污水,吨水耗电量约0.61度/吨,吨水耗絮凝剂量约0.51 g,深度处理部分吨水耗硫酸亚铁量约19 g。通过对工艺沿程参数数据的分析(DO,ORP,TN,TP,NH3-N,NO3-N,MLSS,COD),深入探讨了3AMBR工艺运行的原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该工艺存在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产泥量少等优点,同时系统也存在过量曝气、污泥龄过长和进水碳源严重不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6.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排放问题,以重庆市某垃圾焚烧炉为原始模型,在炉膛两侧炉壁的适当位置设置二次配风口,并采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炉膛内气体的二次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观察对比有无二次配风以及二次配风口位置不同时炉膛内气体的温度场、气体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分布以及炉膛内气体的混合程度和湍动能等,重点分析了二次风在气体燃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对2种不同二次配风口位置时抑制二恶英产生的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垃圾焚烧炉二次风的优化数值模拟,获得了适合本焚烧炉的比较合理的二次配风条件,可为焚烧炉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7.
过渡带中岳桦种群生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长白山北坡halt1525m-1775m的岳桦云冷杉森林过渡带和1990m-2170m的岳桦苔原林线过渡带中,沿海拔高度,采用梯度取样方法,进行岳桦种群生态学研究,分析了岳桦种群存活曲线、种群分布格局和种群竞争指数。同时应用分形分析研究了岳桦种群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依据岳桦种群的存活曲线,在岳桦云冷杉过渡带中岳桦种群处于由衰退型向稳定型发展的阶段,而在岳桦苔原过渡带中则由稳定型向增长型过渡,从种群分布格局指数分析,岳桦在两个过渡带中的分布格局类型都是杂乱无章的,而且都偏离随机分布,处于由一个生态系统向另一个生态系统转换的相变区,从竞争指数和盒维数来看,在岳桦云冷杉过渡带中,这两项指标都是由小到大迅速递增,而在岳桦苔原过渡 情况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38.
烟气中N2O生成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瑞兰  彭美生 《环境化学》1998,17(6):542-546
采用静态法 模拟道气中对N2O生成有影响的组分NO,SO2和H2O,以及温度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O,SO2和H2O浓度的增加反反应时间的加长,N2O的生态量增加,反应温升高,N2O的生成速率下降。将实验数据用尝试法和微分法进行处理,得到如下结果在N2O的生成反中对NO,SO2和H2O均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0*10^-5,8.9*10^-6,8.8*10^-8m^3.m  相似文献   
139.
包头某铝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包头市某铝业周边500 m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东北、东南、西北、西南4个方向不同水平距离及深度处土样中Cu、Cd、Pb、Zn、Ni和Cr的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表层土壤中6种重金属普遍高于内蒙古土壤背景值,且在西南方向50 m处含量最高,人类活动对该区域重金属干扰强烈,而风向对重金属分布影响不大;铝厂周围土壤中Cd、Pb处于中污染-重污染,Cu和Ni处于无污染-中污染,Zn和Cr为无污染,各金属污染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轻;健康风险评价表明,研究区域内Cu、Pb、Ni和Cd均不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而Cd的致癌危害虽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已存在潜在致癌风险,Ni的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已超过预警值,应予以高度重视和防治。  相似文献   
140.
为了探究环境中残留除草剂草甘膦对沉积物-水界面藻类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分别以九龙江两个断面拱桥溪和石龟头的沉积物-水界面藻类群落结构为研究对象,并添加0.05 mg·L-1草甘膦作为磷源进行实验模拟.结果表明:拱桥溪沉积物-水界面藻类生物量占比为蓝藻:绿藻∶硅藻∶甲藻=0.3%∶7.8%∶91.5%∶0.3%,蓝藻生物量占比低于1%,以硅藻门直链藻属为优势种属;石龟头沉积物-水界面藻类生物量起点占比为蓝藻∶绿藻∶硅藻∶甲藻=20.8%∶58.5%∶19.5%∶1.2%,蓝藻生物量占比大于20%,绿藻门栅藻属、蓝藻门微囊藻属和硅藻门直链藻属为优势种属.草甘膦调控15 d后,拱桥溪沉积物-水界面蓝藻生物量占比从0.3%增长到22.6%,生物量是无机磷组的7.6倍,但硅藻仍为优势门类,这与蓝藻生物量占比低于1%的拱桥溪表层水体藻类群落演替结果类似;而石龟头沉积物-水界面蓝藻生物量占比从20.8%增长到57.8%,生物量是无机磷组的近5倍,蓝藻演替为优势门类,这与蓝藻生物量占比大于15%的石龟头表层水体藻类群落演替结果相似.调控实验表明,在草甘膦胁迫下蓝藻门的增殖能力均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