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2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718篇
安全科学   321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77篇
综合类   1711篇
基础理论   325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122篇
社会与环境   116篇
灾害及防治   1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对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累积行为及其对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操作运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90 d的实验过程中,对总有机碳(TOC)、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Ds)、比耗氧速率(SOUR)进行定期监测,采用死端过滤实验来检测SMP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MBR上清液中SMP出现明显累积;随着实验运行,SMP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浓度增加显著;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SMP相比,此部分SMP对污泥活性和膜污染影响较大,对SMBR的出水水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2.
阳极初始电势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明志  梁鹏  曹效鑫  黄霞 《环境科学》2008,29(1):263-267
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阳极电势会对产电菌的富集和生长产生影响.为进一步明确阳极电势的作用,确定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最佳阳极电势,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中设置附加电路以改变阳极的初始电势,考察阳极初始电势对产电微生物的影响.将阳极初始电势设为350 mV时,产电微生物的生长明显变慢.而阳极初始电势为-200 mV和200 mV时,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基本相同.稳定运行后,阳极初始电势分别为350、200和-200 mV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内阻分别为71、43和80 Ω.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微生物燃料电池稳定产电前后阳极微生物群落结构,虽然3个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初始电势不同,但稳定后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Clostridium sticklandii、Pseudomonas mendocina、Paenibacillus taejonensis在阳极的富集量最多,MFC对这3种细菌的强化富集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993.
木榄是红树林重要树种,在广西主要分布在防城港.本文从种群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广西防城港红树林保护区木榄种群的高度结构、胸径结构、冠幅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木榄种群个体高度集中分布在2~4 m;木榄种群个体胸径集中分布在10~20 cm或30~50 cm.木榄种群冠幅结构受密度、个体对空间竞争等的影响较大,冠幅直径与种群密度呈现较高程度的负相关(R=-0.911).样地Q1,Q2,Q3趋于集群分布;样地Q5处于集群分布;样地Q4,Q6趋于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994.
渤海COD入海通量估算及其分配容量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分析环渤海地区各种污染源的基础上,估算了1979~2005年渤海COD的入海通量,并基于宏观环境-经济分配容量模型,对渤海COD的环境容量进行了优化分配.结果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渤海COD入海通量总体上"M"形变化趋势,年均入海通量180.4万t/a.渤海COD排海总量主要来源于以入海河流为主的陆源排放,高达72.3%;环渤海13个城市中,营口排放所占比例最大高达13.6%,沧州仅为2.5%.在一类水质标准条件下,2005、2010年13城市COD排放均需不同程度的削减,平均削减15.7%和38.3%;在二类水质标准条件下,除2010年潍坊和滨州2市需削减外,其他城市COD排放均满足海洋环境容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5.
福州地区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GIS技术,依据福州地区土壤背景值资料,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福州地区农业用地进行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评价,划分出高容量区、中容量区、低容量区、警戒区和超载区5个等级,并依据所得评价结果,对福州地区农业用地的规划与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6.
运用多环芳烃专用柱HX736091(4.6×250mm、5μm),对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混合溶液进行分析,与常用的C18柱(ZORBAX SB-C18、4.6×250mm、5μm)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多环芳烃专用柱对该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分离效率远远高于C18柱。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探讨和研究了活性碳吸附水中苯酚的试验方法以及活性碳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效率。在比较了不同条件下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的情况下,确定了处理水中苯酚的活性炭用量、水的pH值、温度、粒径大小对吸附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粒径<100μm,pH值为6左右的条件下,任意温度,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8.
李珊珊  李国强  马挺  梁凤来  刘如林 《环境科学》2008,29(11):3166-3171
苯并噻吩(BT)专一性降解菌株Gordonia sp. C-6的脱硫途径类似于二苯并噻吩(DBT)的“4S”脱硫途径,能以BT为唯一硫源生长,但不能以DBT为唯一硫源生长.目前,还没有BT专一性脱硫基因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将Rhodocossus erythropolis DS-3中DBT脱硫途径的相关基因dszA、dszB、dszCdszABC分别转入Gordonia sp. C-6中构建工程菌株Gordonia sp. CRA、Gordonia sp. CRB、Gordonia sp. CRC和Gordonia sp. CRABC;其DBT相关脱硫酶活性(以DCW计)分别为76.8 μmol·(g·h)-1、 51.6 μmol·(g·h)-1和62.4 μmol·(g·h)-1,比原始菌株Rhodocossus erythropolis DS-3的35.2 μmol·(g·h)-1、 21.3 μmol·(g·h)-1和25.5 μmol·(g·h)-1提高了1.5倍左右.其中Gordonia sp. CRA和Gordonia sp. CRB在以DBT为唯一硫源的培养基中几乎不生长,无法降解DBT;而Gordonia sp. CRC同表达完整DBT脱硫酶的Gordonia sp. CRABC一样,在以DBT为唯一硫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亦能降解大部分DBT(84%).这表明催化BT和DBT前两步脱硫反应的BT单加氧酶和DBT单加氧酶是负责底物识别的关键酶,催化BT和DBT后两步脱硫反应的酶功能相似,通过比较这2种单加氧酶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即可预测其作用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湿法物理分级方法将北京市某农药厂遗留场地表层土壤分成4种粒径的有机-矿质复合体组分:粘粒、粉粒、细砂和粗砂(<2 ìm、2~20ìm、20~200ìm、>200 ìm),研究有机氯农药在其中的分布特征及土壤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组分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差异对污染物赋存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物质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在粉粒中分布较多,含量分别为463.1 mg·kg-1和1225.6 mg·kg-1,粗砂中分布最少,含量仅为157.8 mg·kg-1和384.5 mg·kg-1.1gKoc与污染物质在粘粒上的分布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对有机-矿质复合体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场地土壤粘粒和粉粒中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由于有机-矿质复合体中粘土矿物组成和含量存在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污染物质在其中的分布.同时,所研究的场地土壤中污染物易于富集的粒径范围与报道的北京大气颗粒物上HCHs和DDTs有较多吸附的粒径相近.因此,应当重视污染场地表层土壤对大气污染的可能贡献及其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船基现场培养实验和模型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光照与东海近海春夏季均能发生中肋骨条藻赤潮的关系.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Iopt)随水温(t)的增加呈“慢升快降”的不对称“倒V”形变化特征,在25℃左右Iopt最大,为121.6 W·m-R, Iopt-t 曲线符合Blanchard方程; 由东海海表水温计算的中肋骨条藻Iopt的季节变化特征与东海海面光照强度、海水透明度的季节变化基本同步(RR=0.907±0.115, p<0.001),且滞后于海面光照强度2个月左右,这使春夏季海水中光照最适宜生长的水层均为全年最厚(6m左右).可见,中肋骨条藻对光照的适应性很强,海区海水光照的适宜性是春夏季均能形成大规模中肋骨条藻赤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