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70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分别在300、500和700℃的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CS300、CS500、CS700),对其理化性质(pH、比表面积、灰分含量、元素组成)和电化学性质(电子供给能力(EDC)、电子接受能力(EAC)、导电率(EC))进行了表征,并将3种生物炭和导电型石墨分别加入消化反应器进行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批次实验。结果表明:CS300具有最高的EDC(0.598 mmol·g~(-1)),CS700具有最高的EAC(0.740 mmol·g~(-1)),石墨的导电性最强(2.0×10~4 S·m~(-1));4种碳材料对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均有促进作用,CS300、石墨、CS500和CS700实验组的甲烷累积总产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2.4%、38.9%、28.9%和11.2%。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甲烷生成的主要代谢途径是CO_2还原代谢途径;3种生物炭材料均提高了Methanosarcina等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的相对丰度,CS300的富集能力最强,石墨的影响作用则不显著。冗余分析结果表明:4种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质对厌氧细菌群落组成变化的贡献度为52.7%,对厌氧古菌群落组成变化的贡献度为64.4%;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生物炭通过反复供给、接受电子大幅增加体系中微生物可用电子数量来提高互养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效率;而导电性能优秀的石墨则主要通过促进微生物的直接电子传递来提高甲烷产率。研究为解析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碳材料对厌氧微生物菌群代谢特征和电子传递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对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实现能源高效回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
通过1:25万区调工作,对变质岩区采用了构造一地(岩)层法填图,区域性标志层的追索与对比,以及所获得的同位素年龄成果,对研究区长期存在的同物异名及同名异物的现象得到了较好的理顺。根据溪口岩群的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变质变形特征,将其划分为佛子坑、板桥、木坑、郑家坞四个岩组。溪口岩群和双桥山群、双溪坞群应属大致同时、但在不同大地构造背景下不同沉积环境的产物,溪口岩群与双桥山群、双溪坞群层位相当,但岩性组合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3.
电阻焊电极在焊接过程中 ,承受着高温、高压和高电流的作用 ,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在导电、导热性能差不多时 ,其高温热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它的使用寿命。因此 ,针对 3种典型的电极材料 (CuCr,CuCrZrMg ,弥散铜 ) ,进行了热变形行为研究 ,通过分析在不同高温情况下的应力 应变曲线 ,从而确定其高温热稳定性及使用寿命长短。  相似文献   
84.
节约水资源与中水回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局部地区缺水严重,水资源浪费大,水体污染严重。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除生产中改革用水工艺,农业上实行科学灌溉外,应大力发展和推广城市污水回用技术。  相似文献   
85.
赣东北岩浆混合杂岩体的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赣东北横峰县港边岩浆混合杂岩体组成极为复杂,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特点,偏酸性岩浆端员、基性岩浆端员、岩浆混合单位等在野外均能见及。该岩浆混合杂岩体中偏酸性端员肉红色角闪石石英正长岩中颗粒级锆石U Pb定年结果表明,其形成时代为445±4Ma,反映为加里东期产物;同时获得的残留锆石U Pb年龄值2958±62Ma,说明该岩浆混合杂岩体中存在中太古代残留锆石,该年龄值也是目前已知的江西省境内最老的残留锆石U Pb年龄值。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的生产工艺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指出进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生产工艺改进、水再生及回用、设备改造、废物回收利用及清洁生产管理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实施清洁生产的具体措施,分析了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后产生的效果,实施后达到了充分优化工艺、回收资源、降低系统能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境并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目的,对相关企业起到相应的参考作用,从而可以加快清洁生产在化工企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87.
在峡江县马埠地区进行1:5万峡江县幅区调工作中,在原石溪组之下发现一套岩性底部为灰白色石英质砾岩与灰白色含砾石英砂岩互层,下部为猪肝,土黄,青灰色粉砂岩,含粉砂质泥岩,含碳质泥岩,间夹少量薄层细砂岩,发育平行层理,中部为浅灰色石英质砾岩与灰色粗中粒长石岩屑砂岩互层,上部为紫红色含角砾硫纹质弱熔结凝灰岩组合的地层,并采获植物化石Manica。其时代属早白垩世,其岩石地层单位划归石溪组下部。  相似文献   
88.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性质随时间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上海老港填埋场不同年份渗滤液样品的分析,测定了以下参数:电导率、ORP、CODCr、NPOC、NH4 -N、TN、正磷酸盐与总磷、pH、阴离子(F-、Cl-、Br-、SO42-),并建立了各参数与时间的关系.发现不同的渗滤液指标随填埋时间延长,其变化趋势略有差异,其中NPOC、COD、N、P、pH、电导率等指标值随时间的延长,总体表现为降低趋势;而ORP则逐渐升高;阴离子等变化趋势不明显,呈现波动趋势.对于相同变化趋势的指标,其降解过程也并不一致,对于含C物质--NPOC和COD,经4a降解后分别达到<500 mg·L-1和<2000 mg·L-1;对于含N物质,则可分为3个阶段,前4a为快速降解阶段,随后3a为中速降解,最后进入慢速降解阶段稳定在500 mg·L-1以内;TP含量随填埋时间在开始的9a内降解迅速,从35 mg·L-1降到3.4 mg·L-1,此后基本维持稳定值;pH值则在开始的7a内下降较快,随后变化不大;电导率在填埋开始的7年内下降较快;而ORP则在开始的9a内上升较多.同时发现,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NPOC/TOC、NH4 -N/TN、正磷酸盐/TP比例总体表现为降低,SO42-/Cl-比例稍微有升高,最终保持在0.2左右.  相似文献   
89.
采用OTC-1型开顶式培养箱,模拟研究了CO2体积分数升高对2种小麦的生长以及根际、非根际中Cu和Cd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O2体积分数的升高显著提高了小麦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降低了小麦根际和非根际的pH值.临麦2号和宁麦8号小麦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了36.9%和25.2%,地下部干重则分别增加了55.1%和59.7%.此外,CO2体积分数升高对不同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随小麦品种和重金属种类的不同而异.在高CO2体积分数条件下,可交换态(F1)Cu和Cd含量显著提高,其中临麦2号根际土壤可交换态Cu和Cd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0.6%和29.6%,宁麦8号根际土壤可交换态Cu和Cd分别较对照增加11.0%和20.3%;碳酸盐结合态(F2)Cu和Cd均有所降低,其中宁麦8号和临麦2号根际Cu降低均达极显著(分别降低73.6%和50.0%);铁锰氧化物结合态(F3),有机结合态(F4)和残渣态(F5)Cu和Cd在CO2体积分数升高情况下变化较小.同时CO2体积分数升高还显著增加了2种小麦地上部和地下部铜累积量,增加了临麦2号地上部和地下部镉累积量和宁麦8号地上部镉累积量,但对宁麦8号地下部镉累积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0.
用HPGe-γ谱分析方法测定了阳江核电海域表层沉积物中238U、226Ra、210Pb、228Th、228Ra、40K、137Cs、134Cs、110mAg、58Co和60Co共11种核素的比活度,238U、226Ra、210Pb、228Th、228Ra、40K、137Cs等7种核素的放射性比活度范围分别为75.2~102.0、32.6~38.6、86.9~148、54.3~71.3、40.9~70.6、580~660和 < 0.16~3.82 Bq/kg干重,平均值分别为82.4±5.2、35.5±2.0、121.7±14、60.2±3.1、57.1±3.1、621±29和2.21±0.31 Bq/kg干重,134Cs、110mAg、58Co和60Co等4种核素的比活度均低于检测限。沉积物中226Ra/238U、210Pb/226Ra和228Th/228Ra比值的范围分别为0.35~0.48,2.63~4.17和0.96~1.36,平均值分别为0.43、3.43和1.06。结果显示,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210Pb相对于226Ra过剩,226Ra相对于238U亏损,而228Th与228Ra基本平衡;沉积物中γ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与粒度分布、离岸距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