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292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节约水资源与中水回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局部地区缺水严重,水资源浪费大,水体污染严重。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除生产中改革用水工艺,农业上实行科学灌溉外,应大力发展和推广城市污水回用技术。  相似文献   
92.
赣东北岩浆混合杂岩体的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赣东北横峰县港边岩浆混合杂岩体组成极为复杂,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特点,偏酸性岩浆端员、基性岩浆端员、岩浆混合单位等在野外均能见及。该岩浆混合杂岩体中偏酸性端员肉红色角闪石石英正长岩中颗粒级锆石U Pb定年结果表明,其形成时代为445±4Ma,反映为加里东期产物;同时获得的残留锆石U Pb年龄值2958±62Ma,说明该岩浆混合杂岩体中存在中太古代残留锆石,该年龄值也是目前已知的江西省境内最老的残留锆石U Pb年龄值。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的生产工艺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指出进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生产工艺改进、水再生及回用、设备改造、废物回收利用及清洁生产管理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实施清洁生产的具体措施,分析了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后产生的效果,实施后达到了充分优化工艺、回收资源、降低系统能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境并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目的,对相关企业起到相应的参考作用,从而可以加快清洁生产在化工企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在峡江县马埠地区进行1:5万峡江县幅区调工作中,在原石溪组之下发现一套岩性底部为灰白色石英质砾岩与灰白色含砾石英砂岩互层,下部为猪肝,土黄,青灰色粉砂岩,含粉砂质泥岩,含碳质泥岩,间夹少量薄层细砂岩,发育平行层理,中部为浅灰色石英质砾岩与灰色粗中粒长石岩屑砂岩互层,上部为紫红色含角砾硫纹质弱熔结凝灰岩组合的地层,并采获植物化石Manica。其时代属早白垩世,其岩石地层单位划归石溪组下部。  相似文献   
95.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性质随时间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上海老港填埋场不同年份渗滤液样品的分析,测定了以下参数:电导率、ORP、CODCr、NPOC、NH4 -N、TN、正磷酸盐与总磷、pH、阴离子(F-、Cl-、Br-、SO42-),并建立了各参数与时间的关系.发现不同的渗滤液指标随填埋时间延长,其变化趋势略有差异,其中NPOC、COD、N、P、pH、电导率等指标值随时间的延长,总体表现为降低趋势;而ORP则逐渐升高;阴离子等变化趋势不明显,呈现波动趋势.对于相同变化趋势的指标,其降解过程也并不一致,对于含C物质--NPOC和COD,经4a降解后分别达到<500 mg·L-1和<2000 mg·L-1;对于含N物质,则可分为3个阶段,前4a为快速降解阶段,随后3a为中速降解,最后进入慢速降解阶段稳定在500 mg·L-1以内;TP含量随填埋时间在开始的9a内降解迅速,从35 mg·L-1降到3.4 mg·L-1,此后基本维持稳定值;pH值则在开始的7a内下降较快,随后变化不大;电导率在填埋开始的7年内下降较快;而ORP则在开始的9a内上升较多.同时发现,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NPOC/TOC、NH4 -N/TN、正磷酸盐/TP比例总体表现为降低,SO42-/Cl-比例稍微有升高,最终保持在0.2左右.  相似文献   
96.
采用OTC-1型开顶式培养箱,模拟研究了CO2体积分数升高对2种小麦的生长以及根际、非根际中Cu和Cd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O2体积分数的升高显著提高了小麦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降低了小麦根际和非根际的pH值.临麦2号和宁麦8号小麦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了36.9%和25.2%,地下部干重则分别增加了55.1%和59.7%.此外,CO2体积分数升高对不同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随小麦品种和重金属种类的不同而异.在高CO2体积分数条件下,可交换态(F1)Cu和Cd含量显著提高,其中临麦2号根际土壤可交换态Cu和Cd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0.6%和29.6%,宁麦8号根际土壤可交换态Cu和Cd分别较对照增加11.0%和20.3%;碳酸盐结合态(F2)Cu和Cd均有所降低,其中宁麦8号和临麦2号根际Cu降低均达极显著(分别降低73.6%和50.0%);铁锰氧化物结合态(F3),有机结合态(F4)和残渣态(F5)Cu和Cd在CO2体积分数升高情况下变化较小.同时CO2体积分数升高还显著增加了2种小麦地上部和地下部铜累积量,增加了临麦2号地上部和地下部镉累积量和宁麦8号地上部镉累积量,但对宁麦8号地下部镉累积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7.
赵鹏宇  李毳  柴宝峰 《环境科学》2018,39(8):3876-3884
随机过程和确定过程的权衡作用对群落构建的影响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也是目前群落生态学最具争议的问题.本研究以关帝山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林土壤真菌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确定过程和随机过程的权衡作用在局域尺度对土壤真菌群落构建的影响机制.通过土壤理化因子和优势真菌门的相关分析、冗余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土壤理化因子和地上植被多样性对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并且林下植被多样性对真菌群落结构的直接影响最大(1.185 8).由此推断确定过程对真菌群落的构建有一定的影响.真菌群落的β多样性表现为距离衰减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由此推断随机过程(扩散限制)对真菌群落的构建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通过构建零模型分析,表明确定过程对真菌群落演替的贡献远大于随机过程,是本研究区真菌群落构建的主要驱动因子.并且确定过程的相对重要性随着海拔梯度而动态变化.由于零偏差值在本研究区都为负值,观测值的相似性小于期望值的相似性,由此推断生境过滤是群落构建的驱动因子.综上,确定过程和随机过程的权衡作用驱动了本研究区真菌群落的构建过程,且确定过程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8.
用HPGe-γ谱分析方法测定了阳江核电海域表层沉积物中238U、226Ra、210Pb、228Th、228Ra、40K、137Cs、134Cs、110mAg、58Co和60Co共11种核素的比活度,238U、226Ra、210Pb、228Th、228Ra、40K、137Cs等7种核素的放射性比活度范围分别为75.2~102.0、32.6~38.6、86.9~148、54.3~71.3、40.9~70.6、580~660和 < 0.16~3.82 Bq/kg干重,平均值分别为82.4±5.2、35.5±2.0、121.7±14、60.2±3.1、57.1±3.1、621±29和2.21±0.31 Bq/kg干重,134Cs、110mAg、58Co和60Co等4种核素的比活度均低于检测限。沉积物中226Ra/238U、210Pb/226Ra和228Th/228Ra比值的范围分别为0.35~0.48,2.63~4.17和0.96~1.36,平均值分别为0.43、3.43和1.06。结果显示,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210Pb相对于226Ra过剩,226Ra相对于238U亏损,而228Th与228Ra基本平衡;沉积物中γ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与粒度分布、离岸距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
密闭培养对纤细角毛藻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碳源对赤潮藻生长的影响,以赤潮藻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为研究对象,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培养,模拟赤潮发生时碳源缺乏的生长环境;分析碳源不足对纤细角毛藻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影响,采用密闭培养的方法,分别在正常组和缺氮组的营养条件下培养纤细角毛藻,测定生物量、营养盐浓度和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等重要监测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条件对纤细角毛藻的生物量存在显著影响.在正常组,c(NO3--N)(NO3--N为硝酸盐)随着培养时间呈下降趋势,ρ(NO2--N)(NO2--N为亚硝酸盐)和ρ(NH4+-N)(NH4+-N为铵盐)与藻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ρ(PO43--P)(PO43--P为磷酸盐)和c(SiO42--Si)(SiO42--Si为硅酸盐)与藻类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在缺氮组,c(NO3--N)、ρ(NO2--N)、ρ(NH4+-N)、ρ(PO43--P)和c(SiO42--Si)均与藻类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整个试验周期中,正常组和缺氮组δ13C和δ15N值越来越正.其中,正常组的δ13C值比缺氮组的更正,平均高2.286‰;缺氮组的δ15N值比正常组的更正,平均高3.307‰.正常组和缺氮组的δ13C、δ15N值与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研究显示,碳源和氮源的不足分别会导致更正的δ13C和δ15N值,推测赤潮发生会导致δ13C和δ15N值偏正,赤潮藻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赤潮监测的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0.
以上海市餐饮企业为例,研究了餐饮企业PM_(2.5)排放特征以及排放测算方法.按照单位灶头、单位时间、单位就餐人次这3种计算基准,获得了不同类型餐饮企业PM_(2.5)的排放因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2014年上海市餐饮企业活动水平测算了PM_(2.5)的排放清单.结果表明,餐饮企业排放PM_(2.5)的浓度范围0.1~1.8 mg·m~(-3),甚至超过国家饮食业标准中关于油烟1mg·m~(-3)的排放限值;PM_(2.5)中OC质量贡献超过50%,OC/EC比值的变化范围为58.8~752.3,平均值为128.4,可作为餐饮排放的示踪特征.企业规模是影响餐饮企业PM_(2.5)排放因子的重要因素.按照灶头活动、餐饮作业时间以及就餐人次这3种方法计算得出的餐饮企业PM_(2.5)排放因子均表明,大型、中型企业明显高于小型和微型企业(食堂、快餐).基于上述3种排放因子,计算2014年上海PM_(2.5)排放量相对一致,表明本研究获得基于3种活动水平的排放因子比较可靠,未来可应用于其他城市餐饮企业排放清单的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