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10篇
  免费   2169篇
  国内免费   10020篇
安全科学   2753篇
废物处理   1699篇
环保管理   2632篇
综合类   18001篇
基础理论   4649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8453篇
评价与监测   1489篇
社会与环境   1298篇
灾害及防治   1323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480篇
  2022年   1464篇
  2021年   1379篇
  2020年   1199篇
  2019年   940篇
  2018年   1156篇
  2017年   1375篇
  2016年   1278篇
  2015年   1714篇
  2014年   2316篇
  2013年   2978篇
  2012年   2599篇
  2011年   2680篇
  2010年   2301篇
  2009年   2225篇
  2008年   2316篇
  2007年   1929篇
  2006年   1851篇
  2005年   1263篇
  2004年   942篇
  2003年   1025篇
  2002年   935篇
  2001年   761篇
  2000年   843篇
  1999年   699篇
  1998年   631篇
  1997年   611篇
  1996年   535篇
  1995年   406篇
  1994年   301篇
  1993年   274篇
  1992年   246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2 毫秒
91.
止咳精浆制药废水经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其出水中COD、BOD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质均不能达标排放.在实验室中采用陶粒过滤-陶瓷膜组合对经一体化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制药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陶粒柱反应器选用粒径为1~2 mm的陶粒滤料,陶瓷膜反应器选用孔径为2~3/μm陶瓷膜的条件下对水样进行测试.废水经陶粒过滤-陶瓷膜组合处理后,其BOD、COD、SS和氨氮指标均可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2.
微生物絮凝剂PF-2的成分分析及絮凝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筛选得到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产生的絮凝剂——PF-2在处理高岭土悬浊液时,具有用量少、絮凝效果好等优点,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6.5%.呈色反应和紫外扫描的测定结果表明,PF-2大部分为胞外分泌的多糖,含有少量的核酸,提取后每升发酵液可制得絮凝剂粗品2.3 g;ζ电位测定及氢键和离子键检验结果表明,PF-2与高岭土颗粒之间的作用力为离子键;红外光谱扫描分析PF-2中含有O-H、C-H、C=C和C-O-C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絮体形态表明,絮体结构密实,其絮凝机制为PF-2和高岭土以离子键的形式结合,之后通过架桥作用絮凝沉淀.  相似文献   
93.
GHS化学品危险性分类及其公示要素(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的产生背景、推行GHS的重要意义,介绍了GHS关于化学品危险性分类和公示要素的主要内容,评估了我国现行化学品危险性分类与GHS分类的差异点,并对我国全面实施GHS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矿区塌陷土地复垦潜力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生产率、改善矿区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对矿区塌陷土地复垦潜力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并以南票矿区为例,选择了塌陷土地复垦潜力评价的二层树状结构因子,确定了隶属度函数、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集,得出了塌陷土地复垦潜力的评价结果。为其他矿区塌陷土地复垦潜力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日益突出。正是这种清醒,推动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反思和变革,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一个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是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的保障者,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的塑造者,是日益完善的政治文明的体现者。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又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强化政策支撑,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必须强化执法监督,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环保执行力;必须强化生态补偿能力,构建最具活力的绿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6.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对吡啶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焦化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对溶液中吡啶具有降解效果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考察了吡啶初始质量浓度、初始pH、降解温度、振荡速度等对吡啶降解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该菌降解吡啶的动力学与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吡啶有很强的耐受力,能以吡啶为惟一碳源和氮源生长。链霉菌在初始pH=8、降解温度30℃、振荡速度100r/min的条件下培养7d后,吡啶的质量浓度从250mg/L降至6.6mg/L,吡啶降解率达97.4%。该菌对吡啶的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时的吡啶降解速率常数为0.4011d^-1。紫外一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吡啶经该菌降解后的特征环被破坏。  相似文献   
97.
Toxic trace elements emitted during coal combustion are the main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They are released into the atmosphere mainly in the forms of fine ash, smoke and flue, and thus adversely affect plant, animal and human health. Selenium is one of toxic and the most volatile in coal. Large amount of atmospheric emission of selenium, as well as selenium present and scrubber stockpiles in ash may creat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paper,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selenium in plant-rings during recent 20 years, the bioaccumulation of selenium is explained that selenium in plant, which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village of selenium-rich coal combustion,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plants collected away from the village of selenium-rich coal combustion. The main origins of selenium are selenium-rich coal combustion and high-selenium rock weathered. The selenium recycle by food chain and selenium will accumulate and redistribute in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98.
钯离子液相催化氧化低浓度磷化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d^2+液相催化氧化低浓度PH3,考察了Pd^2+浓度、O2体积分数、PH3质量浓度、混合气流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Pd^2+吸收液去除低浓度PH3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0mL Pd^2+浓度为0.112mol/L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净化含低浓度PH3的混合气,在反应温度22℃、O2体积分数5%、PH3质量浓度850mg/m^3、混合气流量190mL/min的条件下,印min之内PH3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Pd^2+浓度越高、O2体积分数越大、反应温度越高,PH3去除率越高;混合气流量越大,PH3去除率越低;反应温度越低、O2体积分数越大,PH3去除率的下降速率越小。  相似文献   
9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ICP-MS技术的使用特点及其近年来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进行综合阐述,并对ICP-MS技术的发展前景作出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00.
固定化混合菌修复油污染地表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辽河油田受石油污染的河床底泥中筛选出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和一株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采用二次交联化学方法对2株细菌单独及混合固定,分别进行了不同接种量的固定化细菌对油的降解,以及固定化混合菌对环境的耐受性和在自然地表水中对油的降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固定化混合菌对油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固定化单株菌,而且都优于游离菌。固定化混合菌pH在6~10、温度在20~40℃范围内能保持较好的活性。在120 h时,固定化混合菌对自然地表水中油的降解率达94.5%,对地表水中COD的去除率达89.6%。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固定化载体的微观结构适合细菌的生长,固定化混合菌在载体内部形成高密度的菌群。以上的研究为固定化微生物应用于油污染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