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3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1911篇
安全科学   486篇
废物处理   281篇
环保管理   465篇
综合类   3697篇
基础理论   95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85篇
评价与监测   369篇
社会与环境   514篇
灾害及防治   19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358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growth and lipid accumulation properties of two oleaginous microalgae, namely, Scenedesmus sp. LX1 and Chlorella sp. HQ, under different nutrient conditions. Both algal species obtained the highest biomass, lipid content and lipid yield under low-nutrient conditions (mBGll medium). The biomass, lipid content and lipid yield of Scenedesmus sp. LX1 were 0.42g·L^-1, 22.5% and 93.8mg·L^-1, respectively. These values were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hlorella sp. HQ (0.30g·L^-1, 17.1% and 51.3mg·L^-1, respectively). These algae were then cultivated in an SE medium that contained more nutrients; as a result, the biomass and lipid yield of Scenedesmus sp. LX1 reduc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of Chlorella sp. HQ. Opposite results were observed in lipid and triacylglycerols (TAGs) contents. The cell sizes of both algal species under low-nutrient conditions were larger than those under high-nutrient conditions. Chlorella sp. HQ cells did not aggregate, but Scenedesmus sp. LX1 cells flocculated easily, particularly under low-nutrient conditions. In summary, low-nutrient conditions favour the growth and lipid production of both algae, but Scenedesmus sp. LX1 outperforms Chlorella sp. HQ.  相似文献   
992.
城市重大危险源分布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积极采用的一种发展生产和经济建设的社会模式,它在谋求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更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了城市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合理性,目的是能够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南京市的重大灾害,提供可行的建设性方案,使经济损失和对社会心理创伤降低到最低限度,有力地推动南京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3.
综述了国内外布袋收尘穿漏监测及漏袋定位主要技术现状,预测了该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4.
2005年2月22日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发生里氏6.4级地震,造成几个村庄房屋被毁,5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995.
余良旺 《安全》2005,26(2):54-55
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污水处理厂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使用的机电设备也越来越多.为了使污水处理厂发挥良好的处理效果,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是实现其、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安全管理涉及到设备的设计、制造、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因此,只有实施设备的全面安全管理,才能保证设备的本质安全.在全面安全管理中,设备的选购、使用和维修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息息相关,因此着重谈谈设备在这几个方面的安全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996.
天津地区人群对六六六的暴露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天津地区六六六(HCH)各介质浓度的实测数据和文献中相关参数为基础资料 ,采用多介质暴露模型,估算了天津地区人群对环境中HCH的暴露水平 .计算结果说明 ,该地区人群的终身日均暴露量为0.05μg·(kg·d)-1,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亚群的暴露水平分别为 0.10、0.06和0.04 μg·(kg·d)-1.膳食摄入占总暴露量的 87%以上 ,是最主要的途径 ;其次是呼吸暴露 ,对总暴露的贡献达5%~10%.各项参数中,膳食结构和食品、气相HCH残留水平是影响暴露的重要因素 .  相似文献   
997.
磷元素在饮用水生物处理中的限制因子作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应用细菌生长潜力(BGP)法,考察了磷元素在淮河流域某地面水厂饮用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的限制因子作用原水添加50μg·L-1KH2PO4-P后,BGP可以提高54%,添加其它无机元素和添加磷元素对BGP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原水添加20mg·L-1C6H12O6对BGP的影响要小于添加50μg·L-1KH2PO4-P的影响;原水添加磷后生物滤池对CODMn的去除率比对照生物滤池提高了7.5%,其出水明显表现为碳限制型,对照生物滤池出水则为磷限制型.结果说明磷元素是该水厂饮用水生物处理的限制因子,且限制作用强于碳元素,可以通过外加磷源的方法提高饮用水生物处理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998.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磷素随暴雨径流的迁移特征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选择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最具代表性的5种土地类型,利用野外人工降雨装置(3m2),模拟天然大暴雨(降雨强度2 nm·min-1),研究了不同形态磷素随暴雨径流水相及沉积物相的迁移过程,对比了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条件下磷素的迁移特征并估算流失速率.3次平行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中总磷的流失量桑林最大,高出水田和松林的5倍.地表径流水相中的悬浮颗粒态磷占水相总磷的绝大部分,溶解态磷的流失量菜地和桑林接近,高于松林,且远大于水田和竹林;地表径流水相溶解态磷主要以溶解态无机磷的形式流失,松林的流失量和流失速率远高于其他4种土地类型.各土地类型的地表径流沉积物相总磷流失量都随时间段的推移呈近似线性的下降趋势,桑林、菜地和竹林的流失量相对较大,松林最小.单位面积、表层10cm土壤的总磷流失量界于2.57~4.89g·m-2.地表径流水相总磷流失速率为0.45~4.11mg·(m2·min)-1,沉积物相高达72.82~135.96 mg·(m2·min)-1,桑林流失速率最大,松林最小.  相似文献   
999.
Water-insoluble organic compounds(WIOCs) are an important fraction of atmospheric fine particulate matters(PM2.5), which could affect the climate system and threaten human health potentially. In this study,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WIOCs in PM2.5 were investigated by 15 T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FT-ICR MS) with atmospheric pressure photoionization(APPI) source in positive ion mode. A total of 2573 and1875 molecular formulas were iden...  相似文献   
1000.
在双搅拌反应釜中研究了位阻胺2-氨基-2-甲基-1-丙醇(AMP)与甘氨酸钠(SG)混合溶液吸收CO2的性能.实验温度293~313K,混合溶液的浓度为AMP(1.5kmol/m3)+SG (0.2,0.4,0.6,0.8kmol/m3),SG浓度每增加0.2kmol/m3,200min内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提高11.47%,10.07%,9.18%和5.33%.与AMP单一溶液相比,混合溶液在200 min时的吸收容量增加了11.5%~41.1%.在293~313K,吸收速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使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再生实验,得到1.5 kmol/m3 AMP + 0.6 kmol/m3 SG混合液的最适再生温度为378K.AMP + SG混合溶液的再生效率高于单一SG溶液及AMP + MEA/DEA混合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