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640篇
基础理论   8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961.
青藏高原天然草地载畜能力及草畜平衡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和牲畜是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 研究此两项因素及 其之间的关系, 对于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 论文利用 2003-2004 年青藏高原天然草地产草量观测资料, 经过GPS 定位, 与NOAA/AVHRR 植被指数建 立了天然草地产草量反演模型及不同区域尺度天然草地年最大产草量、载畜量估算模型; 同时, 利 用粮食、油菜、青饲料等农业产量和林地面积等资料, 估算了青藏高原精、粗饲料的载畜能力, 分别 建立了天然草地以及考虑补饲后的草畜平衡监测模型, 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其县、地、省等不同区域 天然草地以及区域总体牲畜承载能力和草畜平衡状况。结果表明: 青海和西藏在天然草地和农业等 其它补饲共同承载下, 2003-2004 年年平均最大载畜能力分别为3 140×104、2 865×104 只标准羊单 位, 超载率分别为16%、78%, 两省平均超载率为45%。分地州来看, 两省除青海的果洛州和玉树州 实际牲畜数量没有超过当地的最大承载能力、青海海西州和西藏林芝地区草畜基本平衡以外, 其余 地州均有不同程度的超载, 其中果洛州和玉树州天然草地牲畜超载率分别为- 11%、- 26%, 利于“三 江源”地区天然草地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青海黄南州、海北州、海南州、西宁市、海东地区 和西藏昌都、那曲、阿里地区牲畜超载率为45%~97%, 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山南地区达115%~ 153%, 这些地区应适当降低牲畜数量或加大补饲力度, 以减轻对当地生态承载的压力。青海牲畜超 载的县主要位于东部, 西藏超载的县主要位于西部和南部大部地区。  相似文献   
962.
应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温州河流底质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温瑞塘河底质重金属污染比瓯江严重,新桥站位重金属污染最严重,龙湾站位重金属污染最轻.因子分析法得出的河流站位底质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名次排序为新桥>东水厂>白象>仙门>清水埠>杨府山>小旦>龙湾,除清水埠与仙门的排序不一致外,评价的结果与综合污染指数法一致,利用因子分析法比较城市水流域底质重金属污染程度是可行的,并且因子分析法优于综合污染指数法.  相似文献   
963.
毛海英  徐章法 《环境科技》2007,20(A01):66-68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综述分子监测技术,尤其是应用于环境监测中的各种分子技术.如电泳分离纯化技术,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分子标记物,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阐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分子监测技术的开发方向和其他技术相结合,探索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64.
根据无氨水的特殊性,提出2种无氨水的替代方法①实验室级超纯化水机二级水(电导率<1μS/cm);②新制一次蒸馏水(电导率≤7μS/cm).通过实验证明这2种实验用水完全可作为无氨水使用,其性能和使用时限符合规范要求,其中超纯化水机二级水性能更优于标准方法制备的无氨水.  相似文献   
965.
全国非点源污染分区分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非点源污染产生和迁移的水文过程机理出发,结合中国<水资源分区>和<中国水文区划>,提出了全国非点源污染分区分级体系;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库支持下,基于非点源污染负荷产生和迁移的规律分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非点源污染分区分级,进而初步绘制全国非点源分区分级图,确定了全国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的空间框架.全国非点源污染分区分级体系包括5级,非点源污染一级区为中国主要十大流域;主干河流自然流域分区作为非点源污染的二级区,共80个;在二级区基础上,依据非点源污染产生的水文气候特征,划分三级区共214个;在三级分区内,以影响非点源污染产生、迁移和转化的产汇流条件、社会经济结构、地形条件等为指标,划分非点源污染的四级分区322个;五级分区以非点源污染类型为标准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966.
席冬梅  邓卫东  毛华明 《生态环境》2007,16(4):1294-1298
土壤缺钴导致的饲料钴含量低是家畜钴缺乏的主要原因。文章对云南省主要家畜饲养基地巍山、洱源、丽江、永胜、元江、通海、陆良、宜良和昭通9个县(市)的147个土壤钴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为评价区域性饲料及家畜钴的营养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样品钴的分析测定采用ICP-AES法。结果表明:云南省主要家畜饲养基地147个表层土样含钴量变异较大,变辐在6.50~23.87mg·kg-1之间,平均值为12.49mg·kg-1,略低于全国钴背景值,属中等含钴水平。钴含量最高的土壤为玄武岩红壤和碳酸盐岩红壤。成土母质和土壤铁、锰、铜、硒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对土壤钴含量及分布的影响较为突出,而土壤有机质、pH与土壤全钴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7.
简要论述了利用改进的灰色识别法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计算原理、方法和步骤。改进的灰色识别法以灰色关联法为基础,针对运用灰色关联法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关联离散度和隶属度算法加以改进,并将水环境质量标准等级与相应的隶属度加权平均求得精确水质类别,进一步提高了分辨率和实用性。以北京市石景山区莲花河新开渠为案例,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确定其水质等级以及变化趋势,为水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识别法可比性强,分辨率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8.
探索了《生药学》辅助教学软件的制作,阐述了该软件制作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制作,软件编制,描述了其应用特点,操作主界面简洁,按照《生药学》教学特点,编制了笔划、药用部位、科名、拉丁药名四种查询方法,不但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效果佳,而且还用于实验教学.进行CAI系统设计,动态组织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加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能力,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课程网络教学辅助方式.图2,参5.  相似文献   
96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家颁布文件要求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要逐步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培养公众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生态学在城市社区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为社区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在全国已经蔚然成风,关于绿色社区的研究在国内外逐渐兴起,成为建筑界、城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由于它平衡了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发展中有效可行的具体应用。本文分析了绿色社区的基本内涵,指出绿色社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具有整体性、长期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进而阐明长沙市芙蓉区绿色社区的创建情况,最后探讨了绿色社区的创建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970.
对山西省境内野生鳖资源的分布区域和范围、品种类型和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分析了野生鳖资源的状况和消长原因,对现存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野生鳖资源的繁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