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462篇
基础理论   8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31.
江西省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江西省局部河段水质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每年有近6亿t的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江河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城市生活污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2.
建立了LC-MS/MS法同时测定土壤样品中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和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s,HBCDs)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索氏抽提后,采用去活化硅胶柱进行净化.TBBPA、α-HBCD、β-HBCD和γ-HBCD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315 ng.g-1、0.767 ng.g-1、0.197 ng.g-1和0.163 ng.g-1,方法加标回收率为59.0%—69.4%,可用于土壤样品中痕量TBBPA和HBCDs的测定.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采用本方法对某郊区土壤样品进行了测定,其TBBPA和HBCDs的含量均在pg.g-1量级.  相似文献   
733.
天津市老年人PM2.5个体暴露化学组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于2011年6月13日—7月2日(夏季)和11月30日—12月12日(冬季),采用颗粒物个体暴露采样器对天津市某社区101名老年人(平均年龄67岁)的PM2.5个体暴露水平进行监测,以探讨PM2.5个体暴露化学组分的特征. 结果表明,天津市老年人夏、冬季PM2.5个体暴露浓度分别为(124.2±75.2)和(170.8±126.6)μg/m3. 斯皮尔曼相关分析表明,Si、NH4+和NO3-的暴露浓度均与PM2.5暴露浓度显著相关(P<0.01),R(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55和0.46. 富集因子分析表明,Cd、Zn和Pb 3种元素高度富集,受人为源的影响强烈. SO42-是水溶性离子中含量最高的组分,其次是NO3-和NH4+,在夏、冬季这3种离子暴露浓度之和分别占PM2.5暴露浓度的34.3%和40.6%. OC是老年人PM2.5个体暴露的主要成分之一,夏、冬季OC暴露浓度分别占PM2.5暴露浓度的19.3%和27.4%. 老年人PM2.5个体暴露化学组分浓度受气象因素、室内源和室外源的共同影响,季节变化明显. 冬季Al、Si、K、Ca和Fe的暴露浓度高于夏季,但大部分微量金属元素(V、Cr、Mn、Ni、Cu、Zn、As、Sb和Pb)的冬季暴露浓度却低于夏季. 方差分析表明,冬季SO42-、NO3-、NH4+、OC和EC的暴露浓度显著高于夏季(P<0.05).   相似文献   
734.
张萌  倪乐意  徐军  何亮  符辉  刘足根 《环境科学研究》2013,26(10):1057-1063
水位变化影响湿地水生植物群落的初级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鄱阳湖作为我国最大的吞吐型、季节性浅水通江湖,其水位季节性变化显著. 通过对2009—2010年鄱阳湖3个水情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湖泊生态学调查,分析水位波动对鄱阳湖植物群落及植物的影响特征. 结果表明:丰水期鄱阳湖高水位导致草滩湿地植被被完全淹没,潜水型湿生植物受高水位胁迫,多采取休眠或耐受的生存策略度过不利时期. 该时期沉水和浮叶植物占优势,优势种为竹叶眼子菜、微齿眼子菜、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和荇菜.2009年枯水期鄱阳湖低水位创历史新低且提前近1个月到来,湖洲滩地的湿生植被也提前近1个月萌发,洲滩以虉草、灰化苔草、蒌蒿、水蓼、千金子和蓼子草占优势,中高位草滩以中生-湿生植物类群占优势. 平水期鄱阳湖洲滩部分被淹没,形成较明显水位梯度,优势湿生植物苔草属植物和虉草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在水位梯度上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735.
论文以四川省石棉县为例,对空间数据库支持下的树种分布知识的发现进行了研究。利用GIS技术建立相关空间数据库,主要有森林资源二类调查GIS数据库、树种GIS数据库,以及10 m分辨率的DEM、多年平均大于10 ℃的年积温和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等栅格数据库。利用GIS的叠加统计分析等方法,发现了各树种分布的的海拔、年平均大于10 ℃的积温、年平均降雨量等带谱知识。利用GIS的拓扑空间分析方法,挖掘了各树种间的空间配置知识。该知识可用于退耕还林、造林绿化中,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以及配置树种。该知识对于辅助数据协同下的各树种遥感识别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其他区域也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736.
贸易隐含CO2测算及影响因素的结构分解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中国2002年、2005年和2007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OECD的国外投入产出表和GTAP Version 7.0的CO2排放强度等数据,利用多国投入产出模型方法测算了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CO2,分析了隐含CO2在主要贸易伙伴国中的贸易流向,并通过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了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投入产出表中间结构变化及单位产值CO2排放量三大因素对出口贸易隐含CO2的贡献.结果表明:2002—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创造了巨大贸易顺差,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隐含CO2顺差,2007年CO2顺差达1 381.06×106 t;迅速增长的贸易规模是出口贸易隐含CO2增加的主要因素,CO2排放强度下降带来的技术效应是抑制出口贸易隐含CO2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7.
Fe和Al对湖泊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东部平原4个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磷的赋存特征,探讨了Fe、Al对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富营养化程度越重的湖泊,其w(TP)(527.35~1 432.80 mg/kg)较高,w(TFe)和w(TAl)(分别为8 496.63~23 071.35和6 219.20~14 164.46 mg/kg)也较高.w(Fe)与w(Al)对各形态磷含量及分布的影响有所不同,其中对w(Fe-P)和w(Al-P)及其分布影响较大.w(Fe-P)、w(Al-P)和w(BD-Fe)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这主要与Fe、Al吸附部分沉积物释放的磷有关;w(Fe)与w(Al)对NH4Cl-P的含量及分布影响较小,而对NaOH85-P的含量及分布影响较大,w(NaOH85-P)与w(NaOH85-Fe)和w(NaOH85-Al)显著相关(P<0.01),这可能与NaOH85-P的形成机理有关.沉积物中w(TFe)/w(TP)、w(TAl)/w(TP)、Fe/P和Al/P等比值可能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有关,比值越小,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738.
大气氮湿沉降对青山湖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婉敏  朱蕊  张建英 《环境化学》2012,31(5):631-635
针对大气湿沉降氮的区域通量问题,通过2008年春、夏季对临安青山湖区湿沉降中氮素化学形态的分析,揭示了大气氮湿沉降的时间分布特征,通过估算大气氮湿沉降的输入通量,研究湿沉降对湖区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结果表明,春季青山湖降水总氮浓度范围为(1.30±0.02)—(9.80±0.85)mg.L-1,其中铵态氮占总氮比例最高,为40.7%,硝态氮和有机氮的比例分别为33.5%和25.8%;雨水氮浓度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呈显著下降趋势,铵态氮和硝态氮所占的比例随着降雨的进行会逐渐升高,而有机氮的比例却有不断降低的趋势;青山湖春季大气氮沉降负荷为6.64 kg.hm-2,雨水中平均的氮浓度为(4.86±0.65)mg.L-1,严重超过了水体富营养化0.2 mg.L-1的阈值,对青山湖水生生态系统造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739.
杭州气候条件下城市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温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杭州气候条件下城市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变化的实际测试,分析沥青路面温度变化的形成机理,对比了普通沥青混凝土和透水沥青混凝土对路面温度的变化。实际测到透水沥青路面夏季极端高温为62.5℃,普通沥青路面极端高温为67.9℃。研究表明,相同气候条件下,透水沥青路面的热传导能力强于普通沥青混凝土;透水沥青路面是一种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环境友好型路面形式。  相似文献   
740.
苯醚甲环唑降解菌B2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长期生产苯醚甲环唑的农药厂污泥中分离到1株能以苯醚甲环唑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命名为B2.根据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剑菌属(Ensifer sp.).菌株B2在24h内降解100mg/L的苯醚甲环唑的效率达85%以上.该菌株降解苯醚甲环唑的最适pH值为7.0,最适温度为30~35℃,降解速率与初始接种量呈正相关,与初始农药浓度呈负相关.基础盐培养基中,B2对初始浓度>400mg/L的苯醚甲环唑几乎无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