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439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在后水湾深水网箱养殖区及其邻近海域调查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四季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深水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海域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65属214种,以硅藻为主;优势种类主要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热带骨条藻(Skeletonema tropicum)和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等,优势种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季节差异较为明显,夏、秋季普遍高于冬、春季。根据相似性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季节间差异显著,养殖区和对照点间无显著差异。根据RDA分析结果,温度、盐度和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各种浮游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所不同。调查期间,后水湾海域水质较好,各季节养殖区与对照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环境因子无显著差异,深水网箱养殖未对后水湾的水质及浮游植物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目的检验车载天线在九级风作用下结构是否会发生破坏。方法以车载天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Catia软件建立天线结构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天线结构进行流固耦合分析,得到天线在空气流场作用下的气动载荷分布情况。通过耦合面节点差值算法将气动力加载到天线耦合面,对承受气动力的天线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计算天线结构在空气流场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变形结果。结果车载天线受到侧向风吹压力约为533.8 N,摆幅为186.02 mm;正向风吹压力约为514 N,摆幅为171.6 mm。结论车载天线在20 m/s(九级风)的风载荷作用下,结构不发生破坏,且摆幅不超过200 mm。  相似文献   
83.
污水微生物处理法是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物理因子诱变选育高效菌种,增强它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是水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紫外线、γ射线、离子束和激光等物理因子诱变技术的机理及近年来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生物膜技术在低污染水体净化中的应用前景,以洱海入湖河流——白鹤溪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进水和分区曝气方式强化砾间接触氧化工艺的脱氮性能,探讨HRT(水力停留时间)、O/A(曝气区和非曝气区容积比)对低污染水体中CODMn、NH4+-N、TN去除的影响. 结果显示:①HRT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在HRT为0.8、1.5、2.5、3.5 h下,CODMn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14.7%、28.6%、42.7%、48.8%;而当HRT为2.5 h时为较佳运行工况,CODMn、NH4+-N、TN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42.7%、83.6%、31.6%. ②O/A对NH4+-N的去除影响不大,在O/A为1∶1、1∶2、1∶3下,NH4+-N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86.7%、83.1%、80.5%;而当O/A为1∶3时具有较佳的脱氮除碳效果,CODMn、NH4+-N、TN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42.2%、80.5%、40.2%. ③在HRT为2.5 h、O/A为1∶3下稳定运行15 d后,对生物膜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在装置后段有脱氮微生物的富集,其优势菌为Pseudomonas、Pantoe、Synechococcus、Chloroflexi bacterium. 研究表明,砾间接触氧化工艺对低污染水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碳效果.   相似文献   
85.
高氟病区茶园土壤氟形态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连续化学提取法,测定了黔西北高氟病区茶园土壤样品氟含量及氟的形态.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全氟含量为314~3558mg/kg,平均为945mg/kg,高于全国土壤全氟平均含量(453mg/kg).不同类型供试土壤中全氟含量高低顺序为:棕壤和褐土(分别为1118和1114mg/kg)>黄棕壤(908mg/kg)>黄壤(681mg/kg).供试土壤中不同形态氟含量以残余态最高,其平均含量为940mg/kg;其次为有机束缚态氟,平均含量为7.82mg/kg,处于氟污染较高水平,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铁锰结合态氟也较高,平均含量3.99mg/kg;水溶态氟和可交换态氟均较低,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98,1.14mg/kg.由此可见,土壤中氟形态大部分均以残余态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可被茶树叶吸收的水溶态氟和可交换态氟含量均不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可交换态氟只与水溶态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59**),而水溶态氟与铁锰结合态氟、残余态氟和全氟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40*, 0.226*, 0.229*), 有机束缚态氟与铁锰结合态氟、残余态氟和全氟也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57**, 0.312**, 0.320**),水溶态氟与土壤交换性盐基含量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土壤氟形态与有机质的相关性不明显,仅有机束缚态氟与土壤有机质呈弱负相关.本研究可为该区域土壤氟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土壤氟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6.
在不同比例空心莲子草粗根(TR)和细根(FR)分泌物均质化条件下,研究膨润土和高岭土对四环素(TC)的等温吸附特征,并分析pH值、温度和离子浓度对TC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泌物均质化后黏土对TC的吸附符合Henry模型,FR均质化对TC吸附的促进作用比TR均质化更强,高岭土对TC吸附的增长幅度比膨润土更大;在pH值2...  相似文献   
87.
施肥对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引起太阳辐射加强,导致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农田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探讨不同氮肥类型与施氮水平对华南稻田甲烷(CH4)与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分别(以N计)为U6(90 kg·hm-2),U10(150 kg·hm-2),U12(180 kg·hm-2),SR10(150 kg·hm-2,缓释肥),CR10(150 kg·hm-2,控释肥)。各处理磷钾肥用量一致,分别为45 kg·hm-2(以P2O5计)和127.5 kg·hm-2(以K2O计)。研究结果表明:稻田CH4与N2O排放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晚稻CH4排放呈单峰型,其峰值出现在水稻移栽后16~23 d,N2O排放并未出现明显的排放峰。CH4累积排放主要发生在返青-分蘖初期和分蘖盛期-幼穗分化期两个时段,而N2O的累积排放主要集中在灌浆-成熟期(U6处理除外)。不同氮肥类型处理CH4季节排放总量与平均排放量表现为:处理SR10〉处理U10〉处理CR10,其中,控释肥处理甲烷排放总量较常规尿素处理减少了11.3%;而N2O季节排放总量与平均排放量表现为:处理CR10〉处理U10〉处理SR10。综上,初步认为氮肥的施用能够促进CH4与N2O的释放,缓释肥处理能有效减少稻田N2O的排放,而控释尿素处理能明显降低稻田CH4气体的排放,且稻田CH4与N2O的排放存在一定的互为消长关系,因此如何平衡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释放,使稻田增温潜势最小化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88.
于2008年2、5、8及11月对珠江口进行了水、沉积物和生物体As含量的调查,分析其分布特征以及进行生态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水体中As含量平均值为2.88μg·L-1,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11月份显著高于其它3个月份(P <0.05)。全年珠江口水体八个河口在地域分布上As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虎门、鸡啼门、磨刀门、崖门、洪沥门、蕉门、横门、虎跳门。表层沉积物As含量平均值为38.73 mg·kg-1,沉积物中As含量均超过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但均未超三类标准。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横门含量最高,为(70.5±2.0) mg·kg-1,显著高于其它7个口门(P <0.05),而其它7个口门差异不显著。各口门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横门、洪沥门、鸡啼门、虎门、崖门、磨刀门、虎跳门、蕉门。表层沉积物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与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评价结果一致,横门为中等污染水平,其余站点均为低污染水平。采集代表性生物样品,其中11种鱼类As平均含量为0.587 mg·kg-1,部分受检鱼类超出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超标率为37.8%,肉食性鱼类平均含量要略低于杂食性鱼类,但不同食性和不同生活水层的鱼类As含量差异不显著(P >0.05)。受检生物样品虾的含量为0.314 mg·kg-1,符合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与历年比较发现珠江口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As含量有上升的趋势,与其它河口相比较发现珠江口As污染在对比的河口和海湾中受污染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89.
碳定价机制是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碳减排、减缓气候变化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等措施。尽管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经济发展节奏,但是中国主动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积极推进战略提升与政策强化。本研究构建并运用"碳定价机制模型"模拟涵盖不同主体范围及政策组合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情况,分析评估碳减排效果及经济影响,为丰富完善我国实现碳达峰的政策工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0.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分析水体中痕量氨基甲酸酯农药,在5min之内完成15种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分析,回收率为80.4%-120.7%,相对标准偏差为0.7%-12.0%,检测限为0.005ng·1-1 -0.2 ng·1-1.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浙江省市级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氨基甲酸酯农药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涕灭威、灭多威、克百威检出率较高,浓度分别为O.86ng·1-1-29.0ng·1-1、<0.1ng·1-1 -170ng·1-1、<0.01ng·1-1-14.0ng·1-1.河流型水源地水体中氨基甲酸酯农药污染比水库型水源地严重.饮用水源地氨基甲酸酯农药污染最大个人平均年风险为1.4×10-11a-1,涕灭威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