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262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放射性碳同位素加速器质谱(ASM14C)测年法是湖泊沉积物定年的主要方法,并且是全新世年代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对全新世古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的深入,选取不同介质定年可能对年代模型的准确性造成误差,进而影响到气候指标的解译。本文选取贵州东北部梵净山九龙池沉积物中树枝、树叶、树皮、种子等植物残体和全样有机质作为测年介质,利用ASM14C进行定年。结果表明,相比全样有机质,使用植物残体定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碳库效应的影响。但相比于原位沉积且生长年限较短的叶片,树枝的定年结果偏老,不是一种理想的定年介质。另外,根据定年结果及总有机碳含量重建了全新世九龙池的碳累积速率,发现碳累积速率可以指示该地区亚洲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历史。  相似文献   
32.
采集了4个市售飞灰螯合剂样品,分析其在20,40℃下挥发性污染物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释放的挥发性污染物主要有甲醛、乙醛、苯、异戊醛/异丙醇、甲硫醇、乙硫醇等;其中3个螯合剂样品甲醛的释放浓度在20℃为748~1325 μg/L-螯合剂,占释放的易挥发污染物的68%~96%(质量比),在40℃为4282~6822 μg/L-螯合剂,占释放的易挥发污染物的87%~95%(质量比).随着温度升高,释放的挥发性污染物种类变多,部分污染物浓度增加,40℃时,4个螯合剂样品释放的易挥发污染物浓度比20℃时增加了142%~444%.元素分析、拉曼光谱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4个螯合剂的主要有效成分相似,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物质.因此,推测这种飞灰螯合剂在稀释和飞灰稳定化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可能有潜在的危害风险,应收集释放的气体并进行处理;且在飞灰填埋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渗滤液中NH4+-N等物质的浓度升高,增加渗滤液的处理难度.  相似文献   
33.
采用硝酸氧化的颗粒活性炭浸渍制备Ag/GAC活化剂,利用N2吸附、 SEM、 FT-IR及XRD对Ag/GAC进行表征,得出Ag成功负载于颗粒活性炭上,并以Ag/GAC在常温常压下活化过硫酸钠(P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 ·)降解偶氮染料酸性橙7(AO7). 考察了Ag负载量、 PS浓度、 Ag/GAC投加量、 初始pH对AO7降解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Ag负载量为12.7 mg ·g-1n(PS) :n(AO7)为120 :1、 Ag/GAC投加量为1.0 g ·L-1,降解180 min后AO7降解率达95.0%以上. 初始pH对Ag/GAC活化PS降解AO7有较大影响,pH为5.0时降解效果最优.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 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AO7降解过程进行了探讨,在降解过程中AO7的偶氮键和萘环结构均被破坏,并检测出主要降解产物有邻苯二甲酸和乙酰苯.  相似文献   
34.
考察了磁性纳米铁(Fe3O4NPs)对厌氧颗粒污泥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疏松胞外聚合物(LB-EPS)、紧密胞外聚合物(TB-EPS)的影响,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厌氧颗粒污泥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接触实验过程中,投加Fe3O4NPs的反应器对COD去除率为83.6%,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5.7%.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厌氧颗粒污泥TB-EPS含量(以VSS计)分别为178.20 mg·g-1和138.24 mg·g-1,而SMP含量分别为34.88 mg·L-1和27.44 mg·L-1;同时投加Fe3O4NPs后,在LB-EPS三维荧光(EEM)光谱中,紫外光区类腐殖酸荧光峰消失,辅酶F420荧光峰强度有所降低.在长期接触实验后,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所占比例从76.15%增至86.76%,而甲烷丝菌属(Methanothrix)所占比例从17.1%降至7.51%,Methanothrix对于Fe3O4NPs更为敏感;总细菌群落变化明显,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比例从66.44%降至47.1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所占比例从8.97%增至17.33%,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所占比例从8.07%增至17.74%,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比例的增加对有机物的厌氧水解过程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采用热扩散管与气溶胶质谱联用系统对2014年夏季河北望都乡村点位亚微米级气溶胶进行在线测量,获取了两段污染过程的气溶胶化学组成及挥发性特征:相对低污染期气溶胶平均质量浓度为(23.3±15.1)·g/m3,有机物占主导,主要受偏北方向气团影响;重污染期平均浓度为(86.6±19.7)·g/m3,硫酸盐占主导,受偏南方向气团影响;主要化学组分挥发性顺序均为硝酸盐 > 氯盐 > 铵盐 > 有机物 > 硫酸盐;与相对低污染期相比,重污染期的硫酸盐对质量浓度贡献更高且挥发性降低,而硝酸盐表现出更高的挥发性;对有机气溶胶而言,重污染期有机物氧化态更高且挥发性更低,老化特征明显.气溶胶半挥发性特征反映了华北夏季高污染条件下区域传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太湖五里湖底泥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五里湖是太湖污染最严重的水域。为对其治理提供依据,在该湖区设置了4个采样点,对底泥的表层样、柱状样、间隙水样和上覆水体作了重金属和营养盐分布测试,并作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地积累指数评价,五里湖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轻度,总体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根据超出背景值的倍数分析,五里湖重金属含量顺序为Cu>Cd>Pb>Hg>As>Cr。重金属含量表层(0~5 cm)相对较低,第二层(5~10 cm)和第三层(10~20 cm)是主要的污染沉积层,这与底泥沉积特征是相对应的。表层底泥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介于0.757 6~0.862 2之间,显示了污染物质的同源性。表层底泥和间隙水中营养盐含量明显高于湖水,相对于湖水呈可释放状态,是湖体内源污染之一。  相似文献   
37.
于2021年3月30日至2021年4月17日利用超高分辨率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Long-ToF-AMS),对深圳城市大气中的颗粒态有机硝酸酯(pON)开展高精度分析.基于两种估算pON的方法,计算得出pON对有机气溶胶(OA)的贡献占比为5.08%~11.00%.pON的日变化特征显示,其高值主要出现在夜间时段(19:...  相似文献   
38.
通过阿尔山市2005年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的全年三个监测点的监测结果,结合采样时有关气象参数,着重对TSP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做一下分析、研讨。  相似文献   
39.
40.
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在纸类上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唐琼瑶  何品晶  邵立明  郑仲 《环境科学》2008,29(8):2282-2286
采用序批式实验,考察了报纸对双酚A(BPA)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nBP)的吸附能力,用Freundlich、Langmuir、Dubinin-Radushkevich(D-R)、Flory-Huggins(F-H)、BET、Temkin 6种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并选择了回归系数(R2)、均方根差(RMSE)和卡方检验(X2检验)3种非线性回归方法评价了模型拟合度.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Temkin吸附等温线模型能很好地描述BPA和DnBP在纸类表面的吸附,BPA和DnBP的R2均大于0.95(P<0.01),RMSE和X2分别小于0.05和0.02;吸附能力与吸附质的疏水性呈正相关.由D-R和F-H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结果可知,BPA和DnBP的吸附平均自由能分别为1.484和1.609 kJ/mol;Gibbs自由能分别为-6.559和-7.021 kJ/mol.说明BPA和DnBP在纸类上的吸附为自发的物理吸附.BPA和DnBP在纸类上的Freundlich吸附常数k分别为0.147和0.502 mg(1-n)·L"·g-1,均高于文献报道的底泥等的吸附常数,说明生活垃圾填埋场中纸类会阻碍BPA和DnBP的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