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329篇
安全科学   182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722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78篇
评价与监测   85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01.
102.
我国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掌握目前我国生产经营单位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现状,我们对7个省市的部分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了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管理、企业内外部资源配备、员工应急能力及应急过程控制等四方面应急现状,为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企业应急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安全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根据现行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构建.此系统可以解决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安全信息缺乏,信息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等.因此,对企业向着安全管理方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4.
105.
创伤后心理危机干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大灾难、灾害突发性强,危害严重,往往造成大量人员死亡,使经历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从而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经历者可能长期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并可能最终酿成精神疾病,影响到人生和生活.因此,重大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其他救灾抢险工作同等重要.迅速组织专业和一些具有能力的自愿人员对灾后受灾人群进行心理干预,这也是救灾取得最终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6.
施工安全生产风险是由风险事件概率和风险后果2个要素决定的。从施工安全风险后果,即潜在安全风险后果影响的人员角度,介绍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人员聚集性活动安全专项的系统管理方法。施工安全风险跟踪监控实践,表明该方法对促进安全生产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为进一步研究高温作业职业危害风险强度,探讨高温作业环境条件下环境温度与劳动强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及其联合作用。采用高温环境模拟仓实验与建筑行业露天高温作业现场调研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以高温环境和心血管体能负荷值(%CVL)作为高温作业危害风险分级的主要参照指标。提出了高温作业职业危害风险分级的技术方法和针对不同程度高温职业危害风险管理措施的具体建议,为保护高温作业劳动者安全与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生物质炭对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为了解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对生物质炭修复措施的响应,以Cd、Cu、Pb和Zn复合污染水稻土为供试土样,添加不同粒径(1 mm和0.25 mm)和不同施用量(0、1%和5%)的竹炭(BB)、稻草炭(RSB)进行为期1年的恒温((25±1)℃)培养试验后,检测土壤p H、有效磷含量及重金属DTPA有效态含量的变化,并采用BCR连续浸提法分析生物质炭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再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炭的施用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的p H值,且在RSB-5%(0.25 mm)处理下效果最显著;稻草炭的施用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的有效磷含量,且5%用量比1%用量效果更明显;而竹炭的施用对土壤p H值和有效磷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RSB-5%(0.25 mm)处理对降低土壤中Cd、Cu、Pb和Zn有效态含量的效果最佳,分别减少了34.5%、50.1%、52.5%和52.1%;在细粒径(0.25 mm)稻草炭处理下,酸溶态Cd和Cu向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转化,酸溶态Zn向可还原态转化;在粗粒径(1 mm)竹炭处理下,酸溶态Cu和Zn向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化;酸溶态Pb在稻草炭处理下向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转化,且细粒径比粗粒径效果更佳;竹炭和稻草炭的施用改变了土壤中上述重金属各形态的分配,且5%用量比1%用量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9.
土壤砷污染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有关砷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有很多研究,但对砷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以我国湖南省石门县雄黄矿地区长期砷污染土壤为例,采用PLFA及BIOLOG微平板技术考察了7个砷(As)污染程度不同的样点以及一个对照样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碳源利用特征.结果发现,雄黄矿区存在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除As含量较高以外,镉(Cd)和镍(Ni)的含量也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雄黄矿区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受到土壤有机碳(SOC)、有效磷(AP)、p H以及镁(Mg)、Cd、铁(Fe)、铜(Cu)含量的显著影响.各样点土壤微生物群落均以细菌为主,占微生物总量的71.54%~80.66%,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雄黄矿区土壤中的有效砷对微生物造成了较严重的胁迫.严重砷污染降低了微生物对于碳源利用的多样性以及均匀度.各样点微生物对于碳源的利用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1种碳源中微生物利用较多的只有7类,分别属于糖类、胺类、羧酸类与多聚物,并且以糖类为主.  相似文献   
110.
邢钰  庞伟毅  徐笠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5):2387-2394
利用拉曼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铅离子暴露时间(0.5,1.5,3,6,12,24h)、暴露浓度(0.05,0.1,0.5,1,5mg/L)下HepG2细胞的光谱数据,欲探究在不同铅暴露条件下肝细胞的分子变化及其相关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条件下各组细胞的光谱形态基本相同,但部分特征峰的吸光度强度存在差异.经多元统计分析发现,除6h外,同一暴露时间下不同暴露浓度细胞的光谱数据在LD1上均存在离散趋势,并在暴露24h时最明显.细胞内蛋白质、脂质、核酸、类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等生物分子的特征峰表现出明显差异,但不同类型生物分子发生显著变化的时间并不相同.由此可见铅暴露可损伤肝细胞蛋白质、脂质、核酸、类胡萝卜素的结构并影响其正常功能,这种毒性效应呈剂量-效应关系,且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说明拉曼光谱可以实现铅对肝细胞生物分子变化的相关检测,这不仅为之后的细胞毒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环境污染物的安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