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7篇
  免费   1411篇
  国内免费   2502篇
安全科学   1373篇
废物处理   135篇
环保管理   613篇
综合类   6321篇
基础理论   1192篇
污染及防治   244篇
评价与监测   621篇
社会与环境   598篇
灾害及防治   38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582篇
  2020年   719篇
  2019年   457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476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619篇
  2012年   766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597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以腐殖酸作为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代表,研究了γ-辐照对其去除效果.结果表明,γ-辐照对水中腐殖酸具有较好的去除作用.腐殖酸初始浓度为10mg·l-1时,在1.0kGy的辐照剂量下,腐殖酸去除率为88.6%,总有机碳减少62.8%,色度去除率为76%.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氧化还原电位先增大后减小,而电导率则相反.在相同的辐照剂量下,初始浓度较低的腐殖酸去除率较高.碳酸盐对辐照去除腐殖酸具有抑制作用,中性条件有利于γ-辐照对腐殖酸的去除.辐照去除腐殖酸的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描述.  相似文献   
942.
闻胜  惠阳  张晓岭  徐盈  金士威 《环境化学》2007,26(6):823-827
研究了烧结厂烟道烟尘和静电除尘器灰尘中二噁英的浓度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烧结台车机头烟道烟尘和机尾烟道烟尘中二噁英的总含量分别为867.49±215.41和170.35±51.12 pg·Nm-3,毒性当量分别36.53±4.47和9.13±2.40pg WHO-TEQ·Nm-3;机头静电除尘器灰尘和机尾静电除尘器灰尘的总含量分别为2423.59±100.01和157.29±36.83 pg·g-1 dw,毒性当量分别71.67±0.62和7.50±1.08 pg WHO-TEQ·g-1 dw.烧结中二噁英的分布以PCDFs为主,而且PCDFs各同系物的浓度与Cl原子取代数目呈负相关(r2=0.98).在WHO-TEQs中2,3,4,7,8-PeCDF的贡献最大,占总TEQ值的45%左右.  相似文献   
943.
上海地区河流健康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界定了河流健康的概念,基于对国外河流健康表征指标的剖析,尝试从河流水文、河流形态、河岸带状况、水质理化参数以及河流生物5方面对河流健康进行评价,初步提出由5个1级指标、17个2级指标架构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体系.通过国际调研、标准对照、专家咨询等方法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基于简明的评价模型将河流健康状况划分为很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和病态5个等级.以上海中心城区某河流为例,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44.
几何法测定生物栅中美人蕉根系面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1种测定生物栅中水生植物根系面积的方法.通过分别测定美人蕉(Canna indica)3级根平均直径和2级根平均直径计算得到植物根系总面积.这种方法比常用的不分级测定植物根系直径及表面积的方法准确度高1个数量级,可以应用于大根系植物的根系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栅装置中美人蕉根系总面积39.4 m2,3级根系面积是2级根系的22.2倍,而体积比接近2:1,3级根和2级根平均直径比小于1:10.应用生物栅技术处理富营养化水体时,表面积占绝对优势的3级根系在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作为微生物附着的重要载体及加强植物与填料的固着能力,改善根系与填料的空间结构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5.
河北省曲周县盐渍土区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北盐渍土区河北省曲周县 79个土壤样点 1 980年和 1 999年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1 999年与 1 980年相比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 41 % ,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 1 0 2 %和 351 % ,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则下降了 38%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的原因是秸秆还田量增加 ,土壤中全氮、速效磷含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土壤中氮肥、磷肥投入量增加 ,而土壤速效钾下降的原因则是钾肥的施入量不足。对不同质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分析表明 ,质地可控制养分的空间分配 ,但人为干预促进了土壤养分含量向均一化方向发展。对不同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表层含盐量进行相关分析表明 ,表层为轻壤时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表层含盐量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6.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得出;湘黄鸡马立克氏病(MD)的免疫以CVI988 HVT苗或Rispens CVI988苗为最佳效果,可使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分别控制在1.33%和1.67%以下,致瘤率为34%左右.用中药进行预防达不到免疫的效果.所以认为用血清I型疫苗是目前衡阳地区湘黄鸡马立克氏病(MD)的唯一有效的免疫方法.  相似文献   
947.
中国水稻土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许信旺  潘根兴 《生态环境》2005,14(6):961-966
文章首先分析了水稻土在碳循环研究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而对我目水稻土碳循环的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对其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中国大而积的水稻土自1980年以来显示出有机碳库增加现象,说明水稻田对大气CO2可能产生汇效应。水耕熟化过程足有机碳的积累过程,水稻土的碳密度是早作土碳密度的2-3倍。水稻土的同碳能力与土壤的微团聚体的粒径有关。但对于水稻土中有机碳的分布和结合状态与农业管理措施、水稻土质量变化、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仍不清楚。因而建议就这一问题从土壤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相互作朋与土壤微团聚体中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的相互结合关系的层面上进行多学科研究。同时提出了今后我困水稻土碳循环的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即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研究碳循环和平衡,从不同的时空区域来研究碳循环的过程和强度。  相似文献   
948.
球衣菌对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及其吸附能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球衣菌对重金属离子Ag 、Hg2 、Pb2 、Zn2 的耐受性及生物吸附情况,并着重对Pb2 的吸附行为及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球衣菌对 4种重金属离子均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其中对Pb2 具有较大的耐受力.不同生长阶段的菌体对重金属离子的敏感性也不同.球衣菌对Pb2 的吸附作用是一种快速而非依赖温度的过程.在ρi(Pb2 ) =5mg/L,菌体浓度ρb=0. 2g/L,θ=30 ~35℃,pH=6. 5,菌龄a=32h,吸附时间t=30min时,吸附率可达95. 6%,吸附量为 23. 9mg/g. 图 3参 10  相似文献   
949.
农药对农田蜘蛛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药对农田蜘蛛的生态效应是进行农田害虫综合防治的生态学基础.本文综述了农田蜘蛛接触和吸收农药的主要途径、农药对蜘蛛的生态效应、蜘蛛对农药的抗性以及农药对蜘蛛的致死效应等研究现状.关于农药对农田蜘蛛亚致死效应的研究,特别是分子、生化、生理、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国内外报道不多,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参47  相似文献   
950.
活性污泥运转效能的生物监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讨论了θ/℃,pH,ρ(BOD)/mgL^-1,ρ(COD)/mgL^-1,ρ(SS)/mgL^-1,ρ(N)/mgL^-1,ρ(P)/mgL^-1,w(Cu^2 )/10^-6等几个影响活性污泥状况的理化因素,认为必须调节均化进水的水质水量,并调控污泥龄,回流比,曝气量等各种运行参数,分析了活性污泥的生理,生化监测法及运用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所进行的生物监测,提出通过监测原生动物群落动态是判断活性污泥运行效能的一种较简便准确的方法,比较了斑点杂交法(dot blot hybrid-ization),最大机率法(most probable number methods,MPNM),抗体(antibody)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检测氨氧化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数量的效果,表明斑点杂交法具有高的准确度,并能检测出较低密度的细菌,MPNM低估了细菌数量,抗体法有高估细菌数的可能,FISH法对氨氮含量高的活性污泥混合液检测结果较好,但对低氨氮含量污水厂出水和河水的检测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