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1篇
  免费   1405篇
  国内免费   2502篇
安全科学   1370篇
废物处理   135篇
环保管理   613篇
综合类   6321篇
基础理论   1193篇
污染及防治   244篇
评价与监测   621篇
社会与环境   598篇
灾害及防治   38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582篇
  2020年   719篇
  2019年   457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476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619篇
  2012年   766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672篇
  2009年   597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51.
利用生物电化学系统处理地表水时,弱电压不但会刺激电活性菌的呼吸作用,而且会引起氧化胁迫导致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过量分泌.为确认在地表水处理中弱电压对膜污染和净水效率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外加1.0 V直流电压(记为"BES系统")和无外加电压(记为"CK系统")的两组平行对照生物活性炭-超滤系统.经过50 d的运行,BES系统(36.1 kPa)相比CK系统(19.1 kPa)跨膜压差(Trans Membrane Pressure,TMP)增加更为显著,膜污染更严重.电路电流、电极电势和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曲线显示,随着装置运行,两系统生物膜逐渐稳定,并且产生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EPS导致阳极电容增加.相比之下,BES系统产生了更多EPS,具有更高的阳极电容.水质指标显示,BES系统中比紫外吸光度(Specific Ultraviolet Absorbance,SUVA)、NH4+-N和PO43--P的去除增强但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去除减弱;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Matrix,EEM)和尺寸排阻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分析结果表明,BES系统膜池中产生了更多的生物聚合物,但腐殖质类有机物明显减少.活性炭表面EPS含量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的测试结果证实,弱电压刺激了生物膜的生长,同时增加了氧化还原活性EPS的含量.对膜表面累积多糖、蛋白质含量的测试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多糖类大分子生物聚合物在膜表面的累积是导致严重膜污染的直接原因.研究可为生物电化学系统在微污染水处理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2.
采用偶联剂法制备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对染料废水进行脱色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将废水pH值控制在10~11,通过曝气、添加H2O2、Fe^3 等措施能有效提高废水脱色效果,脱色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53.
利用1995~1997和2000年资料,统计分析了呼市边界层气象条件和影响呼市地区的天气系统,寻找出了城市污染与天气的关系,据此研究制定了有利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形势和气象要素指标,给出了不同污染物的空气质量等级判据,从而建立了呼市污染潜势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54.
建筑物尾流区气流与污染物扩散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了细网格非静力能量闭合边界层模式和随机游动模拟方法建立了一套分析建筑物尾流流场和污染物扩散的数值模拟系统.作为应用研究的例子,在对某城市地下交通隧道排废气的风井塔尾流区流场和浓度场进行风洞流体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所建的模拟系统对风井塔尾流区气流和污染物扩散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的模拟系统的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的结果吻合较好,对一些小尺度带有明显湍流不均匀性的流场和局地空气污染物散布的情况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5.
为了探究"引江济太"工程对太湖水体的交换范围及能力的影响,本研究耦合对流扩散及水体交换模型,依据不同流量与常规风场共设置10种工况,对太湖水体的交换区域及交换周期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流量是影响水体交换率的主要因素,200m3/s下贡湾的半交换周期与常规风场联系不大,稳定在8~9d左右;(2)常规风场对局部交换区域的空间分布有着明显影响,在北风和西北风条件下,太湖水体的交换区域主要集中在东湖区,东风和东南风条件下,太湖水体的交换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湖区;(3)为降低长江水体对太湖水质的不利风险,"引江济太"工程引水时间/方案应结合太湖区域气象预报,尽量选择在以东风或者东南风为主的条件下进行引水工作.  相似文献   
156.
157.
以蝌蚪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霸螨灵和Cu^2+对蝌蚪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霸螨灵对蝌蚪的毒性大于Cu^2+,且两者对于蝌蚪均属高毒物质。  相似文献   
158.
首先介绍了潜艇舱室主要气态污染物,分析了其主要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然后基于潜艇大气控制系统、供氧系统、二氧化碳清除装置、空气净化装置、通风系统、应急供氧、潜艇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等方面简述了潜艇舱室环境空气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关注了低温冷冻技术、光催化净化技术、等离子体催化净化技术、活性炭纤维吸附技术等一些具有开发应用潜力的监测和净化新技术.最后指出我国在潜艇大气环境领域的研究发展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及时跟踪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应注重该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9.
光合细菌和螺旋藻对啤酒废水的净化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应用PSB将啤酒废水中的有机质降解处理为无机质,用甲壳絮凝沉降除去PSB后加入螺旋藻进行培养。小型动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PSB和螺旋藻不仅能高效地净化啤酒废水。  相似文献   
160.
GIS/ES技术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探讨了GIS/ES技术应用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的可行性及途径,指出利用GIS/ES技术建立的事故应急管理系统有效地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智能化管理和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