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3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526篇
安全科学   312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155篇
综合类   1272篇
基础理论   198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139篇
社会与环境   147篇
灾害及防治   6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基于荧光素酶发光体系测试饮用水中农药的综合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药对荧光素酶催化的发光反应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甲拌磷、乐果、毒死蜱、百草枯等4种农药分别进行单一毒性和等比混合法联合毒性测试,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饮用水中农药综合毒性的生物学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单一农药乐果、甲拌磷、百草枯和毒死蜱的EC50值分别为7.56 mg/L、12.7 mg/L、19.0 mg/L和65.3 mg/L,毒性强弱顺序为乐果甲拌磷百草枯毒死蜱,相关系数≥0.995;将4种农药以等比方式配制成两两混合液后,当质量浓度为20.0 mg/L~100 mg/L时,除百草枯与毒死蜱表现为毒性协同外,其他两两混合农药的毒性以拮抗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72.
四氢呋喃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工业有机溶剂和中间体,但因其高水溶性和难生物降解性,使得四氢呋喃极容易进入水体和土壤中,造成环境污染。由于水具有流动性,污染物易随水体扩散,因此考察四氢呋喃对于水质的影响更显紧迫。选择了杭州市饮用水源——贴沙河作为考察对象,测定不同浓度四氢呋喃引起的贴沙河水短期和长期pH、溶解氧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这3个重要水质指标的变化,研究四氢呋喃对水体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四氢呋喃的添加使得水体pH随其浓度增加而显著上升;与空白对照相比,四氢呋喃使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显著下降,但在实验设定不同浓度之间差异性不显著;四氢呋喃对河水溶解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73.
974.
975.
基于碳汇效益视角的最优退耕还林补贴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当前世界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对碳汇的重视,本文基于碳汇效益内部化和农户与政府行为的相关假设,设计了一个决定最优退耕还林补贴标准的框架,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研究首先建立了碳汇效益函数,并将其纳入土地期望收益模型,计算出社会效用最大化条件下的林木最优轮伐期;同时,将造林补贴纳入农户退耕还林决策模型之中,探索激励林农在最优轮伐期内不砍伐条件下,使政府财政支出净现值最小的退耕还林补贴标准;最后用黄土高原常见的退耕树种刺槐为例进行实证模拟,实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区的最佳退耕还林补贴年限为16年,补贴标准的原则是每年给予退耕补贴3 985.93元/hm2,这说明了现有的退耕还林年限还是合理的,但其实际补贴额度则低于研究中的最优补贴额度,说明现有的退耕还林政策对于农户的激励作用有限。因此,建议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黄土高原区的补贴标准,这样从考虑碳汇效益的角度出发,可以同时实现农户、政府与社会的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976.
社会技术转型的多层视角(MLP)是转型理论的最新进展,它认为转型是由三个层面——微观层的技术利基,中观层的社会技术体制和宏观层的大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个非线性的演化过程。该思路通过分析技术和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寻求理解社会技术体制的长期变化。本文以MLP为分析思路,研究我国电力系统现行体制已经发生的动态变化;并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时间维度,对我国低碳电力系统转型路径提出一个概念性的分析框架。短期的转变路径,延续和发展现有体制结构和治理模式,通过体制内行为主体有意识地调整创新活动和发展的方向,来解决体制内部矛盾和压力,实现政府2020年的减排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目标。中期的重构路径,基本实现电源结构实质性改变,火力发电比例逐步下降,可再生能源发电对其主导地位形成冲击和挑战,电力系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态。长期的重置路径通过新的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质的突破和飞跃,实现高煤高碳的电力体系由新的低碳体制取代这一长期目标。本文从理论和方法上丰富了目前我国低碳转型的讨论,对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的行为主体也可提供一种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7.
我国中部崛起的城市群发展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经济重心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中心城市实力较弱,辐射作用不强,城市群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群间缺乏沟通与合作。针对我国中部城市群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都市圈等中部6大城市群的发展策略:尽快建成我国中部经济发展轴,壮大节点的经济实力,努力建成产业集聚的核心地区,发展传统农业,但要引导向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方向前进,强有力地提升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同时注重我国中部地区城乡统筹规划与示范区的建设,保护本区域的旅游生态区、建成重要的国际旅游区,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全面推动区域城镇化  相似文献   
978.
富集培养氨氧化细菌(AOB)可为污水处理工艺提高氨氮氧化速率、促进亚硝酸盐积累提供物质基础。在(20±2)℃下,采用底物流加-间歇运行方式进行氨氧化细菌富集培养,重点考察了游离氨(FA)、游离亚硝酸(FNA)、溶解氧(DO)等因素的影响,并对富集前后活性污泥样品中的AOB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第15天左右AOB增殖进入稳定生长期,比氨氮氧化速率由接种时的4.45 mg·(g·h)~(-1)升高至57.22 mg·(g·h)~(-1);通过pH、底物流加速率和实际反应速率关系的联合控制,可以实现整个反应过程中FA和FNA在预期范围内波动;即使在极低的DO条件下,高纯度的AOB也可进行氨氮氧化。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体系内Nitrosomonas属的AOB大幅度增长,可由0.23%上升至54.18%,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的生长得到了有效抑制,培养结束时仅为0.12%。荧光定量PCR对AOB功能基因amoA的绝对含量结果表明,富集前后平均拷贝数由2.67×10~5 copies·g~(-1)升至最大,可达9.67×10~9 copies·g~(-1),AOB成为活性污泥中的优势菌。本研究结果可为常温条件下快速富集AOB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9.
三大经济区域能源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我国总体能源利用水平.通过研究能源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关系,可以较好分析能源效率提高的原因,从丽为全国节能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本文将知识存量纳入生产函数,使用1995-2008三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选取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三大经济区域的能源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回归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的各指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能源效率普遍要高于环渤海区域;2007年经济危机导致三大经济区域能源效率降低,同时却迫使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增长较快.另外,能源效率的改善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都可导致能源效率的提高,但技术进步由于回弹效应使得影响值较小.据此,本文提出了在分解节能目标时要考虑地区差异、处理经济危机时须防止能源消费反弹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0.
内陆河流生态系统作为大气中温室气体通量交换的热点区域,对全球的碳循环有重要影响。分别于平水期(2017年5月)和丰水期(2018年7月)对长江中下游滨岸带水体两种温室气体(CH_4和CO_2)释放通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平水期时,CH_4和CO_2的释放通量分别为0.39~9 668.83 nmol·m~(-2)·h~(-1)和0.25~3 229.41μmol·m~(-2)·h~(-1),平均值为298.24±1 308.65 nmol·m~(-2)·h~(-1)和290.75±645.99μmol·m~(-2)·h~(-1);丰水期时,二者的释放通量为-22.80~329.76 nmol·m~(-2)·h~(-1)和-110.21~16.39μmol·m~(-2)·h~(-1),平均值为21.51±49.56 nmol·m~(-2)·h~(-1)和-3.63±13.25μmol·m~(-2)·h~(-1)。水体温度、pH、溶解性总磷浓度、溶解性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氮比值是影响CH_4和CO_2通量的重要因素。CH_4和CO_2释放通量还受到通江湖泊的缓冲和入江河流输入的影响,表现为河口水系高,湖口水系低的特点。由于外源污染和滨岸带土地利用的差异,城市岸带的CH_4和CO_2排放量最高,其次为自然岸带,湿地岸带和河口较低,通量最低的为化工园岸带。估算表明,长江全年碳排放以CO_2为主,年释放量约为1.93×10~7 t(C),CH_4年释放量约为2.28×10~(4 )t(C),低于世界上一些其他大型河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