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2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984篇
安全科学   424篇
废物处理   95篇
环保管理   248篇
综合类   2169篇
基础理论   444篇
污染及防治   373篇
评价与监测   213篇
社会与环境   216篇
灾害及防治   1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进行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比率时间变化的i AWBM模拟和比较,有助于评估模式在不同区域的适用性,改善对水循环过程中水稳定同位素变化规律的认识.本文利用i AWBM的模拟数据,分析了GNIP代表站降水中δ18O的时间变化特征、降水中δ18O与温度和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区域大气水线,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9个GNIP代表站的降水同位素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点均能被模拟出;各代表站模拟与实测的降水同位素长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的信度(p0.001),均方根误差在一个合理的估计范围;i AWBM很好地再现了出现在维也纳、雅库茨克和渥太华站的显著温度效应,出现在香港、波哥大、昆明、哈拉雷和拉罗汤加岛站的降水量效应,以及出现在曼谷站的温度效应和降水量效应共存的特点;模拟的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区域大气水线与实际大气水线相近.说明i AWBM具有模拟不同气候区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时间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2.
秦华英  韩梦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5):2099-210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不断加重,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成为各国制定碳减排措施的核心问题.传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模型是基于同频数据进行的,高频数据必需处理为低频数据,这样不仅忽略了高频数据携带的有效信息,还影响了模型预测的及时性,降低了模型预测的精度.本文将混频数据抽样模型(MIDAS)用于碳排放量预测研究,分析了高频季度GDP滞后阶数变化效应及其对低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季度GDP对碳排放量具有正负两种效应,该效应会持续6个季度且以正效应为主,碳排放量自身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该影响会持续4年之久,这与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相吻合,说明混频数据抽样模型(MIDAS)对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的合理性.此外,混频数据抽样模型(MIDAS)在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短期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实时预报方面具有显著的可行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993.
为分析东平湖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吸收特性、来源和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分别于2013年8、12月以及2014年3月采集了35个表层水样,分析了各基本水质参数、CDOM吸收系数[a(440)]、比吸收系数[a*(440)]和相对分子量参数M值的分布规律及CDOM吸收系数与水质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东平湖CDOM吸收系数a(440)呈现出枯水期 > 丰水期 > 平水期的规律,空间分布与CDOM比吸收系数[a*(440)]相似.M值呈现出丰水期 < 平水期 < 枯水期的变化趋势.丰水期CDOM吸收系数与叶绿素a(Chla)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丰、平水期两季CDOM吸收系数与DOC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丰水期CDOM同时受外源和内源输入的影响,但以内源输入为主,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降解产物;老湖镇湖区外源特征明显.平水期CDOM亦受内源和外源输入的双重影响,但浮游植物的腐烂降解不是CDOM的主要来源;北部湖区以外源输入为主.枯水期CDOM整体表现出较强的自生源特征,但相关分析显示,浮游植物降解并不是CDOM的主要来源,自生源特征可能与挖沙活动导致的悬浮物浓度增高有关;东南湖区因大汶河输入的影响呈现出较强的外源特征.利用东平湖丰、平水期两季CDOM浓度反演DOC浓度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4.
应用一种改进的二维气流可视化装置来研究影响区域(ZOI)内不同介质(粗砂和砾石)和表面活性剂(SDBS)的添加对影响区域以及气流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曝气流量下,同种介质中表面活性剂的投加会增大曝气压力.表面活性剂的添加极大地提高了空气饱和度,但在不同介质中作用机理不同.当曝气流量为1000 L/h时,表面活性剂的添加使得粗砂介质(孔道流)和砾石介质(鼓泡流)ZOI的面积分别增大了21.8%和5.2%.这说明在一定粒径范围内,介质粒径越细,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对ZOI面积的增加越明显.相同曝气流量下,表面活性剂的添加使粗砂介质中气流分布范围变大且气流分布曲线相对平缓,而砾石介质中气流分布范围不变且气流分布曲线相对陡峭;不同曝气流量下ZOI内气流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95.
Phthalate esters(PAEs) are widely used as plasticizers in consumer products. PAEs are a group of environmental hormone which disrupts human and animals' endocrine systems. Different occupational groups are exposed to various levels of PAEs. In the present study, four typical occupational groups were chosen, including doctors, college teachers, college students, and drivers who worked in public traffic syste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xposure levels to PAEs via inhalation, ai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multiple microenvironments including indoor and outdoor in Hangzhou to measure the gas and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of six PAEs, together with time spent in different microenvironments of these four groups. A comprehensive PAEs exposure model was built to estimate the daily PAEs exposure through inhalation, oral and dermal pathways.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doctors were exposed to the highest level of PAEs, and consequently had the highest health risk among these four occupational groups. In contrast, college students had the lowest health risk. By setting the exposure level of staying in residences as the baseline, doctors and drivers were two occupations exposed to high PAEs health risk. 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 was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among the six phthalates, posing moderate health risk(10-5–10-6) to every occupation. For traffic microenvironments alone, the total exposure levels for different transportation modes were in the descending order of busses, cars, cabs, tubes, motor bikes, and walking.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掌握输气管道在城市综合管廊舱室泄漏扩散的基本规律,采用FLUENT软件,针对管廊正常通风—泄漏报警—事故通风—警报解除的全过程进行动态分析。首先在正常通风速度建立的稳态风场中,模拟天然气在不同管输压力下发生小孔泄漏后的报警时间,根据首个响应的报警器的位置判断泄漏源位置。结果表明,当泄漏孔径为20 mm,通风速度为1.92 m/s,且泄漏源处于2个报警器中间时,管输压力为200,400,800 kPa时对应的报警时间分别为10.4,6.7,4.5 s。事故通风速度下,对不同管输压力的天然气扩散进行分析,当天然气朝逆风侧扩散时,随动量逐渐减小而到达不同的边界坐标。同时,环境大气压的降低不仅会缩短报警器的首次报警时间,还能延长总扩散距离。预测所得的天然气爆炸上下限浓度区移动速度有助于动态了解处于爆炸上下限浓度之间气体的实时位置。解除报警时间与进风口风速呈近似线性关系,可为现场救援队伍选择经济通风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7.
于2012年枯水期、丰水期与平水期(2、8、11月)在西枝江全流域开展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研究,并分析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枝江流域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98种,其中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为流域全年常见种,西枝江流域浮游植物种类数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且支流淡水河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高于干流;西枝江流域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密度变化范围为2.2×104~6.72×106cell·L~(-1);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西枝江流域部分点位浮游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西枝江流域平水期总氮浓度显著高于枯水期、丰水期(p0.05);西枝江干流总磷全年差异不明显(p0.05),支流淡水河总磷在枯水期显著高于丰水期、平水期(p0.05).氮磷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为淡水河高于西枝江下游高于西枝江中游,西枝江上游水质最优,且浮游植物指示种的演替与流域内水质变化情况相吻合;RDA分析结果表明,氮磷营养盐、T以及CODMn是西枝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98.
2013年3月,以青岛近海为研究区域,分析了过剩224Ra(224Raex)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以之为示踪工具对水体的混合过程和营养盐来源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224Raex的比活度范围为1.30.2 dpm/100 L到10.21.3 dpm/100 L,并呈现出近岸高、远岸低和低潮时高、高潮时低的时空分布特征。224Raex-盐度对研究区域的水体混合状况的指示作用明显优于温度-盐度指标。2013年3月青岛近海溶解无机磷(DIP)和溶解硅(DSi)浓度的主控因素是潮汐作用,而溶解无机氮(DIN)的来源组成较为复杂,可能包括河流输入、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潮汐混合、地下水排放等。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垃圾转运、焚烧处理设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现状,采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方法分析了垃圾处理设施不同采样点臭气中物质组成及主要组分含量。在所采集的样品中定量分析了111种物质,从中筛选21种物质并根据其归一化浓度建立了各采样点的指纹谱图。结合物质嗅阈值和指纹谱分析,初步识别了不同处理设施采样点的典型恶臭污染物,其中垃圾转运站站内包括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二甲基二硫醚,站外包括甲苯、乙苯、二硫化碳、甲硫醇;垃圾焚烧厂渣坑为甲硫醚,渗滤液为硫化氢。  相似文献   
1000.
以中压汞灯为光源,研究环境浓度范围内硝酸根对甲芬那酸(MEF)光降解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甲芬那酸在不同浓度硝酸根溶液中的光解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其降解速率常数随硝酸根离子浓度增大而增大,当硝酸根离子浓度由0增至1 mmol·L-1时其速率常数由0.00627 min-1增至0.0232 min-1;以异丙醇为分子探针检测到羟基自由基存在于MEF光解过程中;光解过程中产生亚硝酸根,其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而不断增大;碱性水环境对硝酸根敏化甲芬那酸的光解反应有利;碳酸盐、氯离子、三价铁对硝酸根敏化甲芬那酸光解产生抑制作用.采用UPLC/MS/MS对硝酸根敏化MEF光降解产物进行鉴定,并提出3条可能的光解路径.毒性研究表明,在硝酸根敏化甲芬那酸光降解过程中,生成了具有较甲芬那酸而言更高风险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