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17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518篇
基础理论   128篇
污染及防治   261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ozone (O3) addition to the double bonds of gas phase keto-limonen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b initio methods. Two different possibilities for O3 addition to the double bond were considered and two corresponding van derWaals complexes (Complex 1 and Complex 2) were found for 1-endo and 2-endo. The rate constant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at the CCSD(T)/6-31G(d) + CF//B3LYP/6-31G(d,p) level. The high-pressure limit of the total rate constant at 298 K was 3.51 × 10-16 cm3/(molecule sec), which was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82.
针对日益突出的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海泡石负载纳米零价铁(S-nZVI),并研究其对Cu(II)、Zn(II)的去除效果.同时,利用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制备出的材料进行表征,研究pH、S-nZVI投加量、重金属离子溶液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拟合S-nZVI材料去除Cu(II)、Zn(II)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并对反应后的S-nZVI进行回收及再生.结果表明,液相还原法可以成功制备出S-nZVI,且颗粒分布均匀.在60 min左右,S-nZVI对Cu(II)、Zn(II)的去除达到平衡.Cu(II)、Zn(II)的去除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升高.当Cu(II)、Zn(II)溶液初始浓度为20 mg·L~(-1)时,最佳S-nZVI投加量分别为0.030、0.050 g,此时去除率分别为98.98%、98.97%.当Cu(II)浓度为90 mg·L~(-1)时,S-nZVI材料对Cu(II)的去除量最大,为127.57 mg·g~(-1);对Zn(II)来说,当浓度为110 mg·L~(-1)时去除量最大,为109.13 mg·g~(-1).去除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S-nZVI可通过外加磁场进行回收,5次再生处理后其对Cu(II)、Zn(II)的去除率仍维持在96.84%、80.25%.实验结果显示,S-nZVI在废水除Cu(II)、Zn(II)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铀矿区周边水体中典型放射性核素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对该地区周边浅层地下水及河水中放射性活度浓度进行分析测定.运用改进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放射性污染及不同年龄段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地下水与河水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活度浓度(地下水:0.012~0.102,0.013~0.036,0.002~0.033Bq/L,河水:0.001~0.066,0.013~0.034,0.001~0.013Bq/L)均未超过WHO饮用水水质准则规定的标准限值,但远远高于江西省水体背景值.河水中各核素活度浓度随水流流向呈递减趋势,地下水中各核素空间分布无明显规律性特征.河水中综合污染指数高于地下水,最高值分别为9.21和6.83,属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幼儿和少儿致癌风险要高于成人,幼儿终身致癌风险均超过ICRP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10-5,少儿和成年超标率为33.3%和16.7%,即使未超标但也高于USEPA推荐可忽略风险水平10-6,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各核素致癌风险水平呈现为226Ra > 232Th > 238U,因而对于铀矿区周边饮用水中226Ra和232Th要更加重视研究.  相似文献   
84.
85.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作物耐铝性差异及温度对作物铝毒的效应,结果表明,铝首先伤害根生长,抑制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其中对大麦和蕃茄的危害尤为明显,并导致出现缺素症。耐铝能力为水稻>大豆>大麦>蕃茄,而它们的耐铝机理不完全相同。铝对作物的毒害因温度而异,作物在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受铝伤害最明显。作物体内的铝含量有随铝处理浓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并明显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构建火山岩、砾石、沸石、椰壳活性炭、K3悬浮填料和聚氨酯泡沫为基质的6组实验室规模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比分析各湿地系统对含氨氮地下水的净化效果,同时考察不同基质湿地系统在一个水力停留时间(48 h)内氮素形态转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沸石湿地系统对氨氮、T N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39%、94.26%,聚...  相似文献   
87.
分析了当前我国安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一种企业实用的安全综合评价方法.介绍该方法的评价原理、程序和步骤,总结该评价方法的功能、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出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88.
装置核料位计放射源的监测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聚丙稀核料位计放射源的管理、维护、监测和防护改进情况,以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9.
运用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理论,对液态烃球罐的检验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重大风险,制订了防范措施,保证了安全检验.  相似文献   
90.
白渝 《防灾博览》2004,(1):31-31
人类为生存,努力征服地球,同时,也在征服其它星球。各类人造卫星不断地被发射到地球周围的太空中,而且在今后约20年里数量要增加2倍,也还会送更多的人进入太空。就在人类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时,地球周围的太空也有了“垃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