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85篇
  免费   7825篇
  国内免费   28677篇
安全科学   5344篇
废物处理   722篇
环保管理   2960篇
综合类   41543篇
基础理论   5552篇
污染及防治   5920篇
评价与监测   2630篇
社会与环境   1907篇
灾害及防治   1309篇
  2024年   214篇
  2023年   693篇
  2022年   1869篇
  2021年   1911篇
  2020年   2690篇
  2019年   2658篇
  2018年   2696篇
  2017年   2886篇
  2016年   2460篇
  2015年   3274篇
  2014年   3795篇
  2013年   4290篇
  2012年   4752篇
  2011年   4285篇
  2010年   4006篇
  2009年   3714篇
  2008年   3283篇
  2007年   3280篇
  2006年   2734篇
  2005年   2036篇
  2004年   1630篇
  2003年   1176篇
  2002年   1010篇
  2001年   986篇
  2000年   1013篇
  1999年   744篇
  1998年   474篇
  1997年   437篇
  1996年   470篇
  1995年   424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291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全面了解北京城市湿地的现状及近年来的动态变化情况,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综合运用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方法,定量分析了北京市6环内的湿地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北京6环内城市湿地以河流湿地和湖库湿地为主;2016—2018年间湿地面积有所下降,2年间减少了126.58 hm2,主要转化为草地,少量转化为建设用地和林地;由于城市外围的开发建设强度较大,5-6环湿地被侵占面积相对较大,而4环内湿地面积的波动较小;2016—2018年,北京城市湿地的斑块密度增加,平均斑块面积有所减小,表明湿地斑块随时间变化呈破碎化的趋势,且从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湿地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22.
市政排污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易积聚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环境。结合排污空间的特殊环境条件,采用Fluidyn-MP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20 L球形爆炸罐分析模型,通过改变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对排污空间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燃特性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温度升高导致甲烷-空气混合物最大爆炸压力降低,缩短了到达最大爆炸压力的时间;初始压力增加导致最大爆炸压力急剧升高,并延长了到达最大爆炸压力的时间;最大爆炸压力对初始压力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初始温度的影响。此外,随着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的升高,爆炸火焰平均传播速度增加,而火焰传播速度对初始温度较敏感。  相似文献   
23.
24.
纳米铁氧化物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用于吸附重金属的主要纳米铁氧化物的种类及其吸附效果,介绍了常见的纳米铁氧化物制备方法及改性方法,讨论了影响纳米铁氧化物吸附重金属的主要因素,并对纳米铁氧化物在水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如发展绿色、高效的纳米铁氧化物制备工艺,探讨纳米铁氧化物结构调控和表面功能化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5.
从欧盟空气质量监测政策和监测网络建设现状两个方面描述了欧盟空气质量监测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空气污染现状和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欧盟的经验,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力度、逐步健全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研究、完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库、开展能力建设、提高公众参与度等加强我国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
以天津市河道、水库为研究对象,在藻类增殖期采用连续流动法与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对水体中总氮进行比对监测,同时分析水中藻类分类和藻细胞密度。试验表明:虽然两种方法测定总氮的结果精密度基本相同,但二者之间的系统误差存在显著差异,连续流动法较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的测定结果低5.4%。两种方法测定总氮结果的相对偏差与水体中藻细胞密度呈正相关性,当水体中藻细胞密度﹥2.41×108L-1时,对连续流动法测定总氮的结果产生显著影响,相对偏差超过标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7.
建立了土壤和沉积物中8种多溴联苯醚(PBDEs,BDE-28、BDE-47、BDE-99、BDE-100、BDE-153、BDE-154、BDE-183和BDE-209)加速溶剂同时萃取和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ASE-GC-MS-MS)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加速溶剂萃取与弗罗里硅土在线净化和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的条件,较好地去除基质干扰,并提高了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定性的准确性及定量的灵敏性。该方法采用改进的色谱柱能同时分析包括高溴代联苯醚BDE-209在内的8种PBDEs,其浓度范围为1~100 ng/mL(BDE-209为10~1 000 ng/mL),线性良好,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7。方法检出限为0.004~0.1 ng/g,方法回收率为75%~110%,方法精密度为2.4%~15.6%。适于批量处理土壤和沉积物中含有多组分痕量PBDEs的样品。  相似文献   
28.
冻融循环作用下尾矿砂抗剪强度和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冻融循环后尾矿物理力学特性的变化特征,使用高低温试验箱和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力仪对处于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尾矿砂进行不排水不固结试验,揭示了尾矿砂的抗剪强度参数、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变形模量与冻融循环次数、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含水率条件下,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尾矿砂黏聚力先减小后趋于稳定,内摩擦角先增大后减小,围压100 k Pa和200 k Pa时变形模量逐渐减小,围压300 k Pa时变形模量呈现先减小后缓慢增大的趋势;相同冻融循环次数条件下,随尾矿砂含水率增加,其黏聚力先增加后减小、内摩擦角不断减小;不同围压条件下变形模量在总体上均呈现出不断减小的变化趋势,围压200 k Pa时变形模量总的衰减量最大,100k Pa次之,300 k Pa最小。  相似文献   
29.
珠江口表层水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于2015年2、5、8、11月在珠江八大入海口采集表层水体样品,应用固相萃取富集法对该区域表层水体中16种US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终生致癌风险增量模型(ILCR)对该区域的饮水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4个季度所采集的水样中,∑15PAHs的浓度范围为18.0~50.3 ng/L,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其中7种强致癌性∑7PAHs的浓度范围为1.53~3.73 ng/L,占∑15PAHs的5.89%~11.1%,∑15PAHs和∑7PAHs在枯水期(2、11月)样品中明显高于丰水期(5、8月)。就组成特征而言,各采样点PAHs以3、4环为主。珠江口表层水中非致癌类PAHs的危害商数值为0.99×10~(-5)~2.73×10~(-5),远低于USEPA规定的阈值(1);致癌类PAHs产生的健康风险为6.50×10~(-8)~2.37×10~(-7),其中Ba P导致的饮水途径健康风险最高,所有点位致癌类PAHs的健康风险均低于USEPA推荐的对致癌物质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6)),表明珠江口表层水中PAHs尚不具备严重的致癌风险,但是仍然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需要重点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30.
利用TSI公司的APS和SMPS系统,于2017年4月在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点位连续一个月进行大气颗粒物数谱观测,结果表明,南京市春季典型月份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和体积浓度均值分别为1.64×104cm~(-3)和1.65×106μm~3/m~3;核模态、爱根核膜态、积聚模态和粗粒子模态数浓度占比分别为22.72%,53.52%,23.72%和0.05%,体积浓度占比分别为0.01%,1.76%,55.82%和42.41%;颗粒物数浓度平均日变化呈现双峰结构;PM_(2.5)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具有高度相关性;存在明显的新生粒子事件,3~10 nm颗粒物数浓度小时均值短时7 500 c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