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56篇
  免费   4278篇
  国内免费   7530篇
安全科学   4277篇
废物处理   519篇
环保管理   2187篇
综合类   19437篇
基础理论   3547篇
污染及防治   1097篇
评价与监测   1730篇
社会与环境   1803篇
灾害及防治   1067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642篇
  2022年   1748篇
  2021年   1750篇
  2020年   2151篇
  2019年   1412篇
  2018年   1328篇
  2017年   1475篇
  2016年   1257篇
  2015年   1604篇
  2014年   1478篇
  2013年   1853篇
  2012年   2314篇
  2011年   2243篇
  2010年   2102篇
  2009年   1942篇
  2008年   1764篇
  2007年   1766篇
  2006年   1720篇
  2005年   1252篇
  2004年   931篇
  2003年   639篇
  2002年   616篇
  2001年   517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巢湖水及沉积物中总磷的分布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导致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物质。采集大量巢湖表层水和沉积物样品,通过检测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分析巢湖水体中磷的时空变化及赋存特征。结果显示:巢湖南淝河和裕溪河河口的上覆水中总磷含量值时间变化特征为8月5月3月12月;且南淝河口总磷含量年均值超过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明显高于裕溪河口值;表层水和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西高东低趋势,最高值均出现在靠近合肥市河口处。巢湖周边土壤及湖区磷的等值线分布表明:杭埠河流域农业污染、东巢湖东南部水土流失可能是巢湖磷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巢湖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总磷的相关系数为0.515,蓝藻爆发期全湖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含量显著减少,揭示目前内源磷释放已是巢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结果将对巢湖流域的污染综合防治及蓝藻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人口时空分布研究对于城市规划管理、土地利用布局优化以及生态资源环境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南京市秦淮区为研究区,选择Google Earth平台提供的2014年空间分辨率为0.27 m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根据人们日常活动的时空位移规律,获取“人口-昼夜-土地利用”匹配关系,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建模和空间分析技术,实现100 m格网单元尺度下的昼夜人口空间分布定量模拟,并从街道和建筑斑块尺度对人口空间化结果进行验证,进而分析昼夜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和街景地图等多源数据,可有效克服城市复杂下垫面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物图斑数据较难获取的困难,提高城市人口估算的空间分辨率;(2)利用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物空间属性信息,能够合理地估算建筑物尺度上的昼夜人口空间分布;(3)由于中心城区建筑物功能布局以及城乡发展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城市中心城区昼夜人口的空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白天人口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且部分区域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而夜晚人口的高值分布则相对分散,高值集聚区向城区周边推移。 关键词: 昼夜人口;时空分布;遥感;地理信息分析;南京市;秦淮区  相似文献   
993.
为使扩散方程能够准确描述煤粒瓦斯涌出规律,首先依据相似理论和扩散第二定律建立瓦斯扩散系数计算方法,并结合试验数据得到扩散系数与时间的关系。然后基于此构建煤粒瓦斯瞬时扩散球状模型,运用分离变量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该模型的无穷级数解析解和模型系数的确定方法。最后通过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验证瞬时扩散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分析瞬时扩散模型与煤体复杂孔隙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扩散系数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幂函数递减规律;构建的瞬时扩散模型能够准确描述煤粒瓦斯扩散规律,理论计算高度反映了试验结果;瞬时扩散模型可以从时空角度体现煤粒复杂的孔隙结构。因此该模型可用于计算瓦斯预测参数和研究瓦斯动力灾害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农户采纳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技术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风险规避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苏浙皖3省596个农户样本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和是否有过特殊经历、农业从业人员占比、农户对过量施肥和有机肥的认知、政府是否对农业施肥技术进行过宣传对农户采纳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技术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了提高农户采纳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技术意愿的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其次,政府应协助相关组织解决有机肥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后,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正弦波变化振荡的辐射热流,对热厚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解和着火过程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数值模拟,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和补充。结果表明,表面温度和深度温度随着时间而增加,温度由于周期性的辐射而发生振荡,而振荡幅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衰减;表面温度与深度温度振荡存在时间延迟;着火时间随着热流振荡周期的增大而减小,主要由于平均热流密度随着周期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6.
基于PSFR(压力-状态-功能-风险)模型,选取16个分项指标、34个评估指标,建立了4层次指标体系,兼顾流域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根据环境特点及功能分区将河北省滦河流域划分为6个评估单元展开生态安全评估。结果表明: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水平位于三级到二级之间;潘大水库上游评估单元刚刚达到二级较安全水平;引滦入津、大黑汀下游和青龙河秦皇岛评估单元属于临近二级的三级水平;冀东沿海的秦皇岛和唐山评估单元生态安全指数较低,但均大于50,属于三级一般水平。研究表明,水资源过度开发是各评估单元共有的不安全因素,面源污染严重和生态风险较高也是造成流域生态安全指数不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三甲胺的分析方法。弱酸性吸收液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三甲胺,碱液中和后顶空进样气相色谱仪氮磷检测器分析。并对平衡温度、平衡时间、盐析效应、氨水和氢氧化钠条件实验进行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三甲胺的方法检出限为0. 46μg/m~3(以采集20 L空气样品计),加标回收率为97%~107%,相对标准偏差在9. 26%以下。利用该方法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厂界空气及鱼粉厂有组织废气中三甲胺进行检测分析,该方法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及上海地方标准中三甲胺排放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建筑废物红砖和工业废物煤渣用作人工湿地脱氮基质的可行性,分别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NHf—N去除效果实验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红砖和煤渣对NH4+-N最大静态吸附量分别为0.2533mg/g和0.0533mg/g,其吸附等温曲线均符合Freundlich型吸附方程,吸附常数分别为0.0419和0.0091;红砖煤渣组合对污水中NH4+-N平均动态脱除率达到41.18%,高于红砖的37.63%和煤渣的30.92%。  相似文献   
999.
One methodology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quantific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building-related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C&D) waste in a fast developing region like Shanghai, PR China. The varieties of structure types and building waste intensities due to the requirement of progressive building design and structure codes in different decades are considered in this regional C&D waste estimation study. It is concluded that approximately 13.71 million tons of C&D waste was generated in 2012 in Shanghai, of which more than 80% of this C&D waste was concrete, bricks and blocks. Analysis from this study can be applied to facilitate C&D waste governors and researchers the duty of formulating precise policies and specifications. As a matter of fact, at least a half of the enormous amount of C&D waste could be recycled if implementing proper recycling technologies and measures. The appropriate managements would be economic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beneficial to Shanghai where the per capita per year output of C&D waste has been as high as 842 kg in 2010.  相似文献   
1000.
This paper's survey of the pollution of the Wujin'gang River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one of the main rivers flowing into Meiliang Bay of Lake Taihu in eastern China. Trace metals (TMs) in this paper are d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ir pollution index (P i). Cluster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are utilized for group sites and to assess co-contamination. Toxicity effect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individual 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 quotients (SQGQs) and mean SQGQ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diment from the Wujin'gang River basin was affected by nutrients, heavy metal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which are an essential contamination source for both Meiliang Bay and Zhushan Bay of Lake Taihu. The discharge of TMs h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to total nitrogen (TN)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however,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content of PAHs and TMs. Toxicity effect results show that sediment in the Wujin'gang River basin threatens sediment-dwelling organisms. The harmful effect was mainly caused by heavy metals especially Cd, Cr, Ni, and Cu. Sediment dredg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pollution from internal rivers especially for the pollution of TN and heavy metals in the Wujin'gang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