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7篇
  免费   640篇
  国内免费   1494篇
安全科学   529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340篇
综合类   3272篇
基础理论   648篇
污染及防治   220篇
评价与监测   222篇
社会与环境   237篇
灾害及防治   15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385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ntifouling biocides are used to prevent the settlement and growth of organisms on submerged surfaces. Irgarol 1051 is currently among the most widely used organic booster biocides worldwide. This study reports Irgarol 1051, its major metabolite M1 (aka GS26575), and diuron concentrations found in selected California marinas. Seasonal water samples (n = 46) were collected during the summer and fall of 2006 from eleven marinas throughout Southern and Northern California.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us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analysed utiliz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All three compounds were detected in all samples, representing a 100%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and indicating widespread use around the sampled marinas. Irgarol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12 to 712 ng L(-1) (average 102 ng L(-1)), M1 concentrations were 1-217 ng L(-1) (average 31 ng L(-1)), and diuron concentrations were 5-27 ng L(-1) (average 13 ng L(-1)). In general, concentrations of both Irgarol (15-712 ng L(-1)) and M1 (1-217 ng L(-1)) were greater in samples collected during the summer, corresponding to the peak of the boating season. The detected diuron concentrations in most cases were greater for fall samples (7-27 ng L(-1)), and probably represented a combination of non-agricultural (rights of way) and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of diuron in California. The maximum Irgarol concentration detected in California marinas in summer 2006 (712 ng L(-1)) was five times greater than the Irgarol concentration suggested as the plant toxicity benchmark (136 ng L(-1)). Twenty three percent of samples from California marinas in this study exceeded this benchmark, suggesting that detected Irgarol concentrations may be high enough to cause changes in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in the sampled marinas.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原理阐释了社会和谐的内涵,指出社会和谐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和同合作为表征,其构建与实现应遵从人类社会的演化规律,依赖予在把握人类社会需求演绎、协同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推动生产力的高效有序发展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支持.进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双剩余理论",以揭示其间的供瓣枧理和协同准则;推导出了社会收益分配的相对公平系数,以衡量人与人公平要求下的社会和谐.针对国情和战略目标要求,提出了以加强小城镇建设为轴心的城市、小城镇与农村人流、物流、财流和信息流合理聚散的"三元结构"发展模式,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序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甘孜州草地退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草地退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模型,结合理塘县的实际对草地退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及驱动力的大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牲畜数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草地保护政策执行情况、草场围栏面积以及牧民入均纯收入是草地退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防止草地进一步退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丹巴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丹巴县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该县近年来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对丹巴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表明,该县地质灾害具有爆发频率高、突发性强、危害大、隐蔽性强的特点,其分布发育与区内独特的自然地理格局和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且近年来该县地质灾害的爆发处在一个活跃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青岛地区主导工业对资源的依赖状态及不同工业行业之产出对各类资源投入的反应程度,以灰关联树反映工业经济与资源复合系统之整体及不同层次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定量揭示工业经济效益主导变量与各类资源变量的动态联系,从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探讨了青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及区域经济与环境效益相协调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实施生态旅游认证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界定生态旅游认证、分析建立生态旅游认证体系意义的基础上.对绿色环球21、澳大利亚的NEAP、厄瓜多尔的Smart Voyager等目前国际知名的认证体系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中国实施生态旅游认证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我国建立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的必要性及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与人口暴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导致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不断恶化,已经引起学术界广泛的关注.为了揭示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状况,本研究基于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发布的PM_(2.5)、PM_(10)、SO_2、CO、NO_2和O_3_8 h_max长期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2014—2018年京津冀13个市这6种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各城市人口数据,评估了在此背景下该地区PM_(2.5)和O_3_8 h_max的人口暴露风险.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PM_(2.5)、PM_(10)、SO_2、CO和NO_2近年来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而O_3_8 h_max则呈上升趋势.总体而言,PM_(2.5)、PM_(10)、SO_2、CO和NO_2表现为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的特征,而O_3_8 h_max则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特点,并在月变化上呈倒"V"型,从1月份开始逐渐上升,在6月份达到峰值,而后又逐渐下降.空间上,PM_(2.5)、PM_(10)、SO_2、CO和NO_2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而O_3_8 h_max在2014—2016年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但在2017—2018年则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此外,京津冀北部地区PM_(2.5)的来源主要是一次气溶胶,而二次气溶胶是中部地区PM_(2.5)的主要来源.除秦皇岛、承德和张家口外,其他城市细粒子在颗粒物中占的比重较大.随着近年来PM_(2.5)浓度的降低,暴露于高浓度的PM_(2.5)中的人口比例逐年减少,但距离年平均浓度限值还相差很远.除2014年外,暴露在O_3浓度超标情况下的人口在2015—2017年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市秸秆焚烧大气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近些年哈尔滨秋末冬初大气污染程度增加的溯源问题,基于静风污染气象及降雪对秸秆焚烧的影响等基本假设,采用箱式模型和优化拟合的方法对秸秆焚烧产生污染物的源强及其负荷进行了估算.通过对2015年和2017年典型时段数据的优化拟合得到降雪前重污染天气下PM10排放源强分别为20.16、21.83 μg·m-2·s-1,CO的排放源强分别为149.32、138.65 mg·m-2·s-1;降雪后重污染天气下PM10排放源强分别为15.98、7.09 μg·m-2·s-1,CO的排放源强分别为122.91、89.21 mg·m-2·s-1.由降雪前后各污染物的源强差得到2015年和2017年秸秆焚烧产生的PM10的排放源强分别为4.18、14.74 μg·m-2·s-1,负荷分别为20.73%、67.52%;CO的排放源强分别为26.41、49.44 mg·m-2·s-1,负荷分别为17.69%、35.66%.本文为相关清单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校核方法,具有重要的社会、环境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河流水污染应急响应过程中污染源排放历史迟知、未知的问题,结合多种群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利用一维河流水质模型和水质监测数据,研究建立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河流水污染定量源反演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污染源排放历史的识别与重构.将该方法应用于美国特拉基河流的3个不同流量下的示踪剂实验中,对示踪剂排放历史进行定量源反演分析.结果表明:IGA算法对高、中、低不同流量下的3次示踪剂实验均可以很好的重构和识别示踪剂排放历史,对于实际河流水污染源反演分析的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IGA算法在河流水污染源反演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为河流水污染精准溯源与治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