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6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985篇
安全科学   155篇
废物处理   137篇
环保管理   207篇
综合类   1540篇
基础理论   40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78篇
评价与监测   114篇
社会与环境   105篇
灾害及防治   1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2篇
  1918年   1篇
  1917年   1篇
  19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安全流变理论及其在煤矿事故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提出了“安全流变理论”,分析了事物“安全流变”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基础 ,描述了煤矿事故的安全流变特性 ,同时指出煤矿事故的发生和发展可以用“安全流变理论”进行解释 ,进而说明“安全流变理论”是符合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针对国高校大学生素质不全面的问题,指出了我国目前教育方式的两种弊端和教育理念上的两个误区,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3.
可见光均相氧化法降解吖啶橙染料的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种难降解的染料吖啶橙 (AO)在可见光照射下的 photo-Fenton降解实验结果表明 ,在三价铁离子和双氧水存在下吖啶橙可以被降解 ,且可见光可以极大地加快降解的速度 .另外 ,还对降解过程中的 pH、Fe2+以及草酸盐和表面活性剂对降解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发现草酸盐的加入降低了降解速度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DBS)提高了降解的速度 .  相似文献   
994.
北京市机动车污染分担率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研究建立了以GIS为平台的北京市机动车排放清单,获得了北京市规划市区内分车型以及分区域的机动车排放分担率.在此基础上,采用修正的ISCST3模型模拟了1995年规划市区CO和NOx浓度的时空分布情况,并分析了机动车排放对北京市大气浓度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95年北京市规划市区CO和NOx的年排放分担率分别达到了76.8%和40.2%;相应的年浓度分担率则分别为76.5%和68.4%,在城市中心区以及道路边2种污染物的浓度分担率则更高.因此,在北京市对机动车排放污染实施控制是有效削减CO和NOx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5.
甲苯对塿土脲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脲酶受甲苯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甲苯对洋刀豆脲酶活性的影响极其微弱,但可显著增强土壤的脲酶活性,7个土样的增幅为1.48~3.96倍,且甲苯在较低浓度和较短处理时间内可完成对土壤脲酶的作用,灭菌土壤吸附洋刀豆脲酶后活性变幅小于3.98%,这主要是由于甲苯可能将土壤微生物毒害或致死后,释放胞内脲酶,并将脲酶等固定在土壤有机-无机胶体上所致.同时揭示出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土壤pH等理化性质及其造成的微生物区系不同.  相似文献   
996.
多食鞘氨醇杆菌共代谢降解五氯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一株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的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multivorum)对五氯酚(PCP)的共代谢降解.比较了细菌分别以苯酚和葡萄糖为生长底物时对PCP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苯酚对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葡萄糖支持细菌共代谢降解PCP,葡萄糖和非生长底物PCP之间不存在底物竞争抑制现象.蛋白质电泳结果表明,葡萄糖为生长底物时,PCP的降解酶是由PCP自身所诱导;GC-MS分析PCP共代谢降解中间产物时检测到苯酚的存在,说明在好氧降解情况下,PCP的共代谢降解可能也存在渐次脱氯生成苯酚并最终被矿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7.
美国杏李园主要害虫与天敌类群间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典范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美国杏李园丰要害虫与天敌间的相互关系,在未受干扰的自生园中.害虫亚系统与天敌亚系统间第一典范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天敌亚系统中瓢虫类、草蛉类与主要害虫蚜虫类,螨类的数量变动规律一致.而蜘蛛类与主要害虫的数最关系不密切,化防园内主要害虫与天敌间的典范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永平,这表明未受干扰的自生园和生防园内,害虫与天敌亚系统间存在着有效的数量反馈机制,天敌对害虫具有一定的自然抑制作用,而化防园内,害虫与天敌间的数量反馈机制因农药干扰而失调,生态平衡受破坏.自生园和生防园害虫与天敌主要类群间具正相关关系.害虫亚系统中,蚜虫类贡献最大,其次为山楂叶螨和李小食心虫:天敌亚系统中蜘蛛和瓢虫贡献最大,其次为瓢虫类和草蛉类,草蛉类贡献最小.说明蜘蛛类、瓢虫类与主要害虫的数量变动规律一致.而草蛉类与美国杏李园主要害虫的数量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998.
硫脲用量对菠菜生理指标及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硫脲不同用量(0%、1%、3%、5%、7%)对菠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土壤氮含量及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硫脲用量对菠菜的单盆重、株高均有提高.随硫脲用量的增加,菠菜叶绿体色素含量均有提高;硫脲能显著降低菠菜硝酸盐含量,随着硫脲用量的增加,降低效果提高,其中硫脲用量为7%时,降低效果达极显著水平.硫脲对土壤硝态氮累积的抑制作用随硫脲用量的增加而增强,硫脲用量达7%时,抑制作用表现为极显著.  相似文献   
999.
降雨作用下的坡面侵蚀不仅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也可能诱发严重的重力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研究其发生发展的机理以及内部理论规律对减灾防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水动力学公式为基础,从坡面颗粒侵蚀的水分环境角度入手,分析了浸泡状态下松散颗粒和固定颗粒的侵蚀机理,揭示降雨作用下坡面水流与坡面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给出各类型侵蚀发生所对应的临界降雨强度.最后,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00.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methanol into methane is the main process in anaerobic treatment of methanol containing wastewater. However, acetic acid can also be produced from methanol theoretically, which may probably result in an abrupt pH drop and deteriorate the anaerobic process. Therefore, it is interesting to know what would really happen in an anaerobic reactor treating methanol wastewater. In this study, an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 (UASB) reactor treating methanol wastewater was operated.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cetic acid and pH of the effluent were monitored at different loadings and influent alkalin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aerobic reactor could be operated steadily at as low as 119 mg/L of influent alkalinity and high organic loading rate with no obvious pH drops. Volatile fatty acids accumulation was not observed even at strong shock loadings. The microorganisms in the sludge at the end of the test became homogeneous in morphology, which were mainly spherical or spheroidal in sha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