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17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398篇
基础理论   103篇
污染及防治   223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Temporal variations and correlations between radial oxygen loss (ROL), iron (Fe) plaque formation, cadmium (Cd) and arsenic (As) accumula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two rice cultivars at four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based upon soil pot and deoxygenated solution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OL (1.1–16 μmol O2 plant?1 h?1), Fe plaque formation (4,097–36,056 mg kg?1), Cd and As in root tissues (Cd 77–162 mg kg?1; As 49–199 mg kg?1) and Fe plaque (Cd 0.4–24 mg kg?1; As 185–1,396 mg kg?1) between these growth stages. ROL and Fe plaque increased dramatically from tillering to ear emergence stages and then were much reduced at the grain-filling stage. Furthermo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detected between ROL and concentrations of Fe, Cd and As in Fe plaque.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increased Fe plaque forms on rice roots at the ear emergence stage due to the increased ROL. This stage could therefore be an important period to limit the transfer and distribution of Cd and As in rice plants when growing in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these toxic elements.  相似文献   
132.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污染现状及减排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垃圾焚烧的二恶英污染问题在我国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分析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和我国部分焚烧厂二恶英排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污染防治和减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3.
张治宏  薛峰 《环境化学》2012,31(5):677-681
采用水溶液合成法制备了具有Keggin型结构的十一镍锆钼杂多酸盐Na6[Ni(Mo11ZrO39)].20H2O(NiZrMo),并对其进行表征及分析.元素分析表明,镍锆钼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满足1∶1∶11的关系;热重/差热分析说明合成的杂多酸盐具有比较好的热稳定性并带有20个结晶水;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紫外光谱表征充分表明合成的杂多酸盐其阴离子仍保持Keggin型结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具有比较好的大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特征和比较规则的晶体结构.以NiZrMo杂多酸盐为催化剂降解酸性绿B(AGB)染料废水,降解率最高可达95.72%.  相似文献   
134.
选取3种钝化材料(赤泥、硼泥、钙镁磷肥),通过盆栽试验,观测了在不同铜污染水平红壤上,3种钝化材料对小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L var Conmunis)吸收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铜污染红壤上,3种钝化材料降低土壤EDTA提取态铜含量的效果显著。其中,在高铜污染水平红壤上,施用高量赤泥、硼泥处理降低效果最为明显,较污染对照降低了41.48%、44.44%。在低铜污染水平红壤上,施用高量赤泥处理降低效果最为明显,较对照处理降低了35.83%。施用3种钝化材料均能促进小油菜生长,增加小油菜的生物量,降低小油菜对铜的吸收量。其中,低铜污染水平红壤上,施用高量赤泥、高量硼泥与硼泥-赤泥联合施用处理降低铜含量的效果最为明显,与污染对照相比,小油菜铜含量分别降低82.64%,72.71%,85.14%;在高铜污染水平红壤上,施用高量赤泥与硼泥、赤泥联合施用处理降低小油菜铜含量的效果最为明显,小油菜铜含量分别为36.37,36.32 mg.kg^-1。结果表明,用量为45 000 kg.hm^-2的赤泥是最佳的功能钝化材料。  相似文献   
135.
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荔浦河河流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完整性指数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主要方法之一。为评价荔浦河河流健康状况,选择鱼类作为指示生物,构建了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标体系。2017年1月、4月、7月和10月对荔浦河4次采样共采集到鱼类21 192尾,经鉴定共计94种,隶属于6目17科62属。以S1(修仁镇)、S10(马岭镇)、S11(双江镇)作为参考点,经过分布范围分析、箱体图判别能力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等指标筛选过程从25个候选指标筛选出5个指标,即鱼类总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肉食性鱼类数量百分比、敏感性鱼类数量百分比、产漂浮型卵鱼类数量百分比。将荔浦河河流健康等级分为"健康"、"一般"、"较差"、"极差"和"无鱼"5个等级。结果表明,荔浦河青山镇、荔浦县及蒲芦乡河段健康状态为"一般"水平,东昌镇、龙怀乡、杜莫镇及新坪镇河段健康状态为"较差"水平,茶城乡河段健康状态为"极差"水平。筑坝工程、架桥工程和修路工程等人类活动导致荔浦河支流上的健康状况比干流更差。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荔浦河的河流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6.
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作为海洋中一种新型的污染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塑料在全球多个海域均有检出,根据其来源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由人工直接制造所得,常见于日常生活用品中;次生微塑料由大块塑料制品长期风化、磨损和光解形成。塑料自身含有多种有机添加剂,不断向环境中释放,污染海洋环境;微塑料表面还可吸附有机污染物,此吸附作用受两者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影响,吸附污染物后的微塑料生物毒性增强。另外,聚合物复合光催化材料可加快有机污染物如染料的光降解反应速率,因而微塑料可能会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光解。针对目前微塑料对有机物光降解的贡献、机理鲜见研究的问题,未来应加强以下3方面的研究:(1)微塑料对不同有机污染物光降解是否存在影响?(2)微塑料类型、尺寸以及反应条件对有机污染物光降解如何影响?(3)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光降解影响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7.
以北京市3种典型土著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狐尾藻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构建模拟水生生态系统,研究3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NO3-和PO43-的耐受性并确定其耐受范围.同时,对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叶绿素和蛋白质4种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轮叶黑藻对NO3-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耐受浓度可达8 mg·L-1,金鱼藻和狐尾藻次之,耐受浓度为3~5 mg·L-1;狐尾藻对PO43-的耐受性最差,耐受浓度约为0.2 mg·L-1,轮叶黑藻和金鱼藻的耐受性相当,当PO43-浓度达到0.4 mg·L-1时开始出现显著胁迫.因此,在本研究的实验条件下,当水体NO3-浓度<5 mg·L-1、PO43-浓度<0.2 mg·L-1时,建议3种沉水植物同时种植;当NO3-浓度>5 mg·L-1时,建议种植轮叶黑藻;当PO43-浓度为0.2~0.4 mg·L-1时,建议种植轮叶黑藻和金鱼藻.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再生水补给河湖水库的水生态修复及其沉水植物群落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8.
电化学氧化杀灭水库原水中藻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Ti/RuO2棒为阳极、不锈钢管为阴极组成电氧化管式反应装置,对电氧化杀灭水库含藻原水中的藻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处理累积停留时间20 min后,叶绿素a去除率达100%,对浓缩10倍水样,藻毒素MCLR的去除率达98%以上。细胞的死亡及胞内物质的损失,导致溶液DOC值从32 mg/L上升至50 mg/L,但在电氧化作用下,可下降至12 mg/L。氧化降解产物使溶液UV254值上升,从0.09 cm-1上升至0.14 cm-1,溶液UV410值没有太大变化。处理过程中pH值从8.4迅速下降至7.4后,基本维持稳定,电导率以21μS/(cm.min)速率呈线性下降趋势,溶液离子浓度改变较大。  相似文献   
139.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中的五氯苯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饮用水中五氯苯酚(PCP)。选用ZORBAXXDB-C18柱(50mm×2.1mm,3.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V(甲醇):V(纯水)=88:12,流量为200μL·min-1;质谱条件选用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源(ESI),检测方式为负离子多离子反应检测(MRM);PCP标准曲线线形范围为0.1~100μg·L-1;方法加标回收率达到9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为2-31%-2.92%(n=5);方法检测低限为0.1μg·L-1。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特异,适用于饮用水中PCP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0.
程建中  李心清  唐源  周志红  王兵  程红光  邢英 《生态环境》2010,19(11):2551-2557
为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CO2体积分数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不同深度空气CO2体积分数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平均CO2体积分数影响较大,其次序为:次生林(0.35%±0.06%)〉草地(0.34%±0.05%)〉人工林(0.27%±0.03%)〉农田(0.16%±0.03%)。次生林、草地与农田之间土壤CO2体积分数差异性显著,而人工林与农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CO2体积分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比较一致:从春季到夏季逐渐增加而从秋季到冬季又逐渐降低,与该区域的温度和降雨量变化趋势一致。同时随着土壤剖面深度增加CO2体积分数逐渐增大,但在土层12 cm处有突然降低现象(农田除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空气CO2体积分数变化与大气、土壤温度密切相关(r=0.602~0.886,P〈0.05),土壤温度升高会导致土壤CO2体积分数上升。土壤湿度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剖面CO2体积分数,但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并不显著(r=0.105~0.393,P〉0.05),说明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温度对土壤空气CO2体积分数的影响大于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