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铁的质量控制指标,全国共12个省份的46家实验室参加测定工作,提供了具有全国性指导意义的工作参考数据.研究结果为:标准样品在0.2~4.0mg/L浓度范围内的RSD≤3.0%,RSD'≤10.0%,室间标准偏差≤0.10mg/L;浓度≤2.0mg/L时,RE≤±10.0%,2.0~4.0...  相似文献   
52.
目前的水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建立统一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这对于各级、各地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信息的规范化录入和分级汇总统计、信息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目前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网络服务、地理信息等技术,设计实现了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各级、各地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能够进行监测机构、持证人员、监测项目、仪器设备等信息的录入和定期维护,同时共享监测方法、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标准物质等信息.同时上级管理部门能够查看、统计所辖部门的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信息,从而为流域水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资源调配、辅助决策等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53.
吹扫捕集- GC/MS法测定水中卤代烃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通过实际样品测试及全国多家实验室测定数据统计两种方法,针对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仿、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8种卤代烃的平行样测定相对偏差、空白加标回收率及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等3个指标,研究了每种卤代烃的质控指标评价标准,提出其平行样测定...  相似文献   
54.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质量管理体系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发布并逐步实施的形势下,综合目前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建设和质量控制技术内容,结合我国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实际状况和需求,研究并提出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该框架包括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两部分。  相似文献   
55.
以降低成本、减少二次污染、提供多元化实验条件为主要出发点,开展GB 11914-89中氯离子掩蔽剂加入量和催化剂种类等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按比例加入的方式可以降低硫酸汞使用量,m[HgSO4]:m[Cl-]=10∶1即可达到有效掩蔽效果;在标准样品、地表水和一般废水的COD测定中,硫酸镍、硫酸铝钾和磷酸二氢锰作为硫酸银的替代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建议最低加入量为4g/L。  相似文献   
56.
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有机污染土壤治理技术。本文系统分析了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结了估算污染物净化时间的数学模型 ;概括了影响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净化时间的主要因素 ,包括土壤透气率、含水率、有机污染物气体饱和蒸气压、抽排流速、环境温度 ;本文还对目前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需要研究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为满足国家土壤样品制备与流转中心(华北分中心)及北京市土壤样品库的流转与存储需求,采用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土壤样品库建设方案.通过射频识别、气动传输、智能存取、信息关联与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除可满足国家土壤环境监测样品制备、流转和质量控制的基本需求外,实现了对暂存土壤样品和长期保存土壤样品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58.
南昌市周边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南昌市周边三个县的18个农田表层土壤样品,采用液固萃取-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土壤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类物质的含量和组分特征,运用主成分因子荷载方法分析了其污染来源,并初步评价了其风险水平。结果表明,该区域内农田土壤33.3%轻度污染,最高污染样点PAHs含量为422.8ng/g,最低污染样点PAHs含量为75.2ng/g,平均含量为197.9ng/g,且远离城市的农田土壤残留水平明显低于靠近城市的农田土壤;PAHs的组分特征为以毒性水平较低的低环化合物为主;其污染来源主要是煤、天然气和汽油燃烧组成的混合源。  相似文献   
59.
重铬酸盐法测定水中COD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的大量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COD测定的质量控制指标,并与GB/T 11914—1989和ISO6060—1989进行了比较,旨在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质量控制依据和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表明,标准样品RSD的质量控制范围:≤3.5%,实际样品:≤5.5%。实验室间标准偏差为3.0~6.0mg/L,RSD′可根据浓度水平和数据质量目标在3%~10%之间进行选择。相对误差一般在10%左右,低浓度可以控制在20%以内,高浓度时在5%以内。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8%~110%。  相似文献   
60.
环境空气质量新旧评价体系及评价结果差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的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实际监测数据说明评价体系变化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NO2和PM10的年平均二级浓度限值收严,用新标准评价全国325个地级以上城市2012年的达标情况,将有164个城市由达标变为不达标;参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评价2012年度地级以上城市的达标情况,达标率由91.4%降为41.8%;不同时段O3的1 h平均浓度值对计算其8 h滑动平均浓度值的贡献不同,可能引起8 h滑动平均浓度值计算结果的差异;由于在计算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时PM10和PM2.5使用24 h滑动平均浓度值,当空气质量突变时会出现评价结果与实际污染状况不符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