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Cupriavidus necator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胞内代谢物的变化,寻找影响Cupriavidus necator合成聚-3-羟基丁酸酯(PHB)的生物标志物并探讨代谢机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不同pH (6、7、8、9)条件下培养Cupriavidus necator的代谢产物,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代谢网络图分析影响PHB合成的代谢途径。PLS-D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pH条件下,鸟氨酸、延胡索酸、β-D-葡萄糖、戊二酸、肌醇、丁酸、甘氨酸、L-天冬酰胺、d-葡萄糖、L-苏氨酸和缬氨酸11种物质表现出显著差异性。结合PLS-DA和代谢途径分析得出:甘氨酸、鸟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和延胡索酸是影响PHB合成的关键代谢物,这些物质通过TCA循环途径、氨基酸合成代谢以及丙酮酸合成降解等途径影响Cupriavidus necator合成PHB。  相似文献   
12.
13.
快速城市化地区地表水资源生态结构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北部新区高新园这一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区域为例,研究了地表水资源的生态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对水资源的系统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快速城市化区域水资源变化的分析应该关注自然和人工的双重干扰,把河溪、塘库等地表水体作为区域的重要自然元素,不但要有效保留,而且要从空间结构、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保证快速城市化区域的水环境系统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废水中Cr(Ⅵ),以市政脱水污泥为原料,通过液相还原技术成功制得纳米铁改性污泥基生物炭(nZVI/BC),并考察了nZVI/BC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和可能的吸附机理。表征结果表明,零价铁颗粒成功负载到生物炭表面且无明显团聚现象。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初始pH、溶液初始Cr(Ⅵ)质量浓度对Cr(Ⅵ)的去除效果均有显著影响。nZVI/BC对Cr(Ⅵ)的吸附过程可以使用伪二级(PSO)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吸附等温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nZVI/BC对Cr(Ⅵ)的吸附性能优于nZVI和BC。Cr(Ⅵ)的去除机制可能涉及其在nZVI/BC表面的化学还原,此外,nZVI/BC抗氧化性较强,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再生处理。总体而言,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nZVI/BC的应用为废水中Cr(Ⅵ)的去除可提供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