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 3D -QSAR)研究是QSAR发展的前沿。笔者在对 3D -QSAR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 ,通过归纳分析其与传统QSAR的区别 ,论述了 3D -QSAR在方法学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并展望了其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TiO2与Cu2O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自制的纳米TiO2和Cu2O研究对硝基苯酚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模拟阳光条件下,100mg·l-1对硝基苯酚水溶液的氧化亚铜催化反应半衰期为20.0min,而二氧化钛不具备可见光催化能力;在SGY-1多功能光化学反应器中,TiO2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的半衰期是48.1min.产物分析表明,n-型半导体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反应存在两种降解历程,生成二羟基硝基苯或脱除硝基.而p-型半导体氧化亚铜催化的光降解反应未检出脱硝基产物,仅检出1,2-二羟基-4-硝基苯.  相似文献   
13.
受体功能区结构的分化是导致部分环境污染物内分泌干扰效应种间选择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了青鳉的雌激素受体α亚型(medERα)配体结合区的三维结构,并与人的hERα结构进行比对.在此基础上,经过分子对接分析了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含氯衍生物与两个物种ERα作用模式的差异及其分子基础,并基于此提...  相似文献   
14.
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二苯并噻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水中微量二苯并噻吩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对二苯并噻吩具有非常明显的富集作用。实验得到固相微萃取技术最佳检测条件为:吸附时间20min,解析时间3min,色谱流动相甲醇/水=90/10,方法的变异系数为2.85%,加标回收率102.4%,检测限0.03μg/mL。  相似文献   
15.
小球藻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分析了影响小球藻吸附Cu2 ,Cd2 和Zn2 三种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因素 ,并对不同金属离子之间的吸附抑制开展了初步试验研究 .结果显示 ,小球藻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速度快 ,吸附容量大 ,适宜的pH值在 3 0— 5 0之间 ,其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方程拟合良好 .另外 ,小球藻对Cd2 的吸附性能明显高于其它离子 .由于电子云分布和轨道杂化等结构因素 ,三种金属离子在小球藻上的吸附选择顺序为 :Cu2 >Cd2 >Zn2 .  相似文献   
16.
选取江苏省三处典型水源地的11个采样点,对其沉积物中的金属含量及其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了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分别探讨了其可能产生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这三处水源地目前并未存在重金属污染,但有的地点的沉积物有可能成为水体潜在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17.
植物对氮、磷去除效果及克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夏季,在实验室和莫愁湖现场,开展了苦草和美人蕉对氮、磷去除效果及克藻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实验室,苦草和美人蕉对总氮、总磷都有明显的去除效果,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去除率也随之增大。在实验与现场条件,美人蕉与苦草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苦草和美人蕉都对蛋白核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两种藻类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在实验与现场条件下,美人蕉和苦草对两种藻类的抑制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对于藻种则二者均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含硫芳香族化合物的好氧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茜  马静 《环境化学》1997,16(2):155-158
本文测定了一批苯硫基(亚砜基、砚基)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好氧微生物降解速率常数Kb,在此基础上,对这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其生物降解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苯硫基乙酸酯类化合物的降解速率大于苯磺基乙酸酯类化合物,关两类化合物的降解速率又叁于苯亚砚基乙酸酯类化合物;甲酯比异丙酯易降解;苯环上硝基与氯取代基均会降低化合物的可生化性,且对位硝基对阻碍作用高于邻位取代的硝基;另外,降解速率常数取代基数目  相似文献   
19.
以多溴联苯醚类化合物的ER亲合力为生物活性指标,运用基于配体结构信息的CoMFA/CoMSIA方法,模拟该类化合物与雌激素受体的结合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这些结构类似化合物中存在的不同受体作用模式,需要结合基于受体功能区结构的QSAR方法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磺酰脲类除草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较全面地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分析测试和降解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着重讨论了磺酰脲类化合物的结构活性相关和风险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